织田信长一直被刺杀。
朱翊钧忽然从织田信长的身上看到了道爷的影子,或许就是这种层出不穷的刺杀,最终让道爷彻底绝望,躲在了西苑里,做起了垂拱天子。
倭国的大名们不断的因为各种目标刺杀织田信长,其实这些目标就只有一个,让织田信长停下脚步来。
织田信长的安土幕府,损害了多数大名的利益,因为织田信长从头到尾都在推行他那套两公一民,这个织田信长一直坚持的政令,就是他被刺杀的根本原因。
倭国这个地方位于环太平洋造山带,多山少地,再加上倭国有八百万人,人多地狭的矛盾格外的突出;而又因为战乱,生产秩序被严重破坏,粮食产量进一步下降;而倭国的田产完全集中在了各大名的手中,这进一步加剧了粮食危机。
倭国的大名们、家臣们、武士们都是统治阶级,他们都不纳税,导致税基的萎缩,从统治阶级身上收不到税,而战乱又需要大量的粮食,最终造成了八公二民,甚至是九公一民的现状。
动粮食的分配,就等于要大名们的命。
织田信长的政令,两公一民,不仅包括了税率的调整,也包括了生产资料的再分配,织田信长一直想要将武士集中在城里,将农民放归乡野,武士不掌田土,作为军士存在,而农民掌田土,供应武士保卫家园。
这触及到了所有大名的利益。
“如果织田信长愿意放下他的政令,他就可以做个高高在上、受人尊敬,而且非常安全的幕府将军了,就像足利义昭这個幕府将军一样。”朱翊钧看着手中徐渭的奏疏,面色复杂的说道。
织田信长没有选择放弃他一贯的主张,而是选择了变本加厉。
在徐渭的奏疏里,织田信长也在探索一种更好的办法,来实现他的主张,农民掌田土。
织田信长提出了《田土协同组合令》,就是将个体的农户联合起来,集中起来持有田土,以村寨为基础,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织田信长就组建了超过300个田协,超过三万人加入了田协,在协同会之上,则是联合会,一共有三个,直接对织田信长负责。
但凡是拥有土地超过一公顷的地主,都会被直接白没。
但很快,织田信长的田土协同组合令,就破产了,因为织田信长的家臣团大老,柴田胜家带头反对这一政令,织田信长家臣团之首反对这条政令的同时,被白没了田土的武士,开始武力收回属于自己的田土,乱糟糟的情况之下,织田信长无奈宣布撤回了田土协同组合令。
在倭国,农民是不得拥有任何武器的,所以武士可以轻而易举的拿回自己的土地,并且对这些胆敢冒犯自己的农民,进行非人的惩戒。
这无疑是一次勇敢的尝试,但以失败而告终,而织田信长这一次被刺杀,和田土协同组合令有极大的关系。
“他这个田土协同组合令,是从哪里学到的?”朱翊钧看着这个协同组合令,有一种莫名其妙的熟悉感。
“军屯卫所、官厂团造和工兵团营。”冯保刚拿到奏疏的时候,也觉得熟悉,仔细一想,大约抄的是大明的军屯卫所制。
大明军屯卫所制的确败坏了,在大明的腹地,早已经名存实亡,但是在九边,军屯卫所制普遍存在,因为九边都是战区,需要军兵。
显然织田信长想抄太祖高皇帝的作业,结果没抄明白。
朱元璋的作业,朱翊钧这个大明皇帝都抄不明白,他一个倭奴奴酋,想抄明白,完全是白日做梦。
织田信长没有放弃倭国版的军屯卫所制,他求到了长崎行都司和总督府的头上,希望皆由大明推行,而长崎总督府给出的意见是,不予同意。
长崎总督府,根本没那个实力去推行涉及到了生产资料再分配的政令,一切都只能靠织田信长自己努力了。
大明皇帝朱批了徐渭的奏疏,认可徐渭等人的判断和决定。
朱翊钧拿起了第二本奏疏,来自松江巡抚申时行。
“嗯?”朱翊钧坐直了身子,松江府有了新的情况,面对大明朝廷的集体所有制经济探索,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工匠集体所有,势要豪右给出了自己的办法。
那就是充分利用大明匠人的雁行的特点,在用工急的时候,广招工匠,在用工不太急切的时候,则遣散匠人,以达到一个目的,那就是工坊不养工匠,以此来规避朝廷公证劳务合同、集体所有制经济的探索。
我工坊里一个工匠都没有,朝廷你总不能让我去公证不存在的劳务合同吧。
这其实是从耕种的生产模式里学来的,地主把持田亩,将田亩租给没有土地的人,叫佃户;在农忙的时候,短期雇佣力夫抢收,叫短工;长期雇佣在家做事的叫长工。
显然,现在工坊主们,将工坊的长工变成了短工,以此来规避可能的政治风险。
“不是,穷民苦力给他们干活,他们给报酬,朕推行这个公证劳务合同的目的,就只是劳有所得而已,对于势要豪右而言,给工钱,就这么难吗?”朱翊钧心头一股郁气在酝酿。
朱翊钧要求高吗?公证劳务合同,就是在律法上赋予了肉食者和生产者之间平等的法律地位,保证劳务合同的执行,干了活拿钱,这不是天经地义的吗?
宏源大染坊的教训已经足够了,匠人们的怨气不是袁慎出入书寓,谁关心袁大善人今天睡哪个娘们的炕头?!匠人们内心的怨气,是因为不发工钱,是袁慎明明有钱,却不发工钱。
如此简单的政令执行起来,反反复复,让朱翊钧心生厌烦,升起了一股戾气,天生万物以养民,民无一善可报天,杀杀杀!
游街的手段还是太温和了。
“下章松江府,任何人胆敢以短代长,则以违抗圣旨论,抄没家产!流放边方!”朱翊钧拿起了朱批,写下了一个杀字。
以短工的名义代替长工,但凡是为了规避律法张冠李戴,统统抄家,全家流放爪哇炼油。
大明轻油不够用,爪哇有石油,到爪哇去炼油去吧!
这毫无疑问是严刑峻法,但朱翊钧的耐心已经被势要豪右们给消磨光了,有的时候,不用雷霆手段,一些政令终究是镜花水月,空中楼阁。
“臣遵旨。”冯保拿过了奏疏,送去了内阁。
张居正、王崇古、王国光、万士和都在内阁坐班,收到了奏疏的第一时间,张居正就让所有人停下了手中的事儿。
“要反对现在就反对,还能封驳,下章到六科廊、都察院和松江府就是覆水难收了。”张居正将奏疏传阅四位阁臣开口说道。
“我不反对。”万士和看完了奏疏,怒不可遏的说道:“欺人太甚!就公证个劳务合同,按约支付劳动报酬都不肯,从穷民苦力身上,能榨出多少点油水来!”
万士和非常愤怒,这是文华殿形成的决议,就代表着各大明公都认可了这个政令,这哪里是不遵皇帝的圣旨,分明打的是廷臣们的脸!
“我不反对。”王崇古看完了奏疏,给出了答案,他摇头说道:“宏源大染坊,匠人都操戈索薪了,这帮势要豪右,非要匠人们拧了他们的脑袋当球踢,才知道什么叫劳有所得吗?”
“陛下这是为了势要豪右们好,非要匠人们心中的怨气堆积到无法收拾的地步,恐怕谁都没有好下场。”
王崇古作为大司寇,他对这件事就一个态度,陛下心善。
简直是胡闹,穷民苦力自然是好欺负的,但没有这么欺负人,朝廷要是不调节这里面的矛盾,那才是失职。
“抄家好啊,就一个宏源大染坊,还是太少了些。”王国光兴高采烈的说道,这不是瞌睡送枕头吗?正愁实验样本过少,不具备参考意义的时候,势要豪右愿意拿出自己的家产来,成为制度探索的代价,简直是妙哉。
有本事就造反!大明朝廷就在北衙,有本事就打到北衙来!
“那就通过吧。”张居正不会反对,他的耐心也被消磨的差不多了,要是还田令这种白没田土的政令,如此反对也就罢了,劳有所得,天经地义,这是信赏罚的一部分。
一定要清楚的知道劳动报酬不等于匠人们生产的价值,而是朘剥之后剩下的一部分价值,市场的价格并不公允。
“这个大明教,真的是…唉。”万士和说起了大明教朝圣之事,自从陛下答应了开个口子,已经过去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八月十五中秋节,廷臣们按制只坐半天的班就可以阖家团圆了,但万士和手头有事。
他的事儿很简单,安排朝贡团。
大明朝廷收了近一百万两白银的朝圣费,就要安排妥当,这一百万银拿的心亏啊,大明也就安排了朝圣团到南衙见识了一下大报恩寺的琉璃塔,随后朝圣团由南向北,从松江府乘坐快船,抵达了天津卫。
整个大旅行活动,持续仅仅十五天,北衙是最后一站。
“有什么困难吗?”张居正疑惑的问道。
“他们太狂热了。”万士和十分明确的表示了其中的难点,他颇为无奈的说道:“恐怕,和他们心目中那个圣地,有很大的不同。”
万士和终于明白为何陛下会觉得天朝上国是骂人的话,甚至是指责皇帝这个社稷之主无能了,肯付这么多钱,甚至愿意耽误海贸,也要等在吕宋马尼拉,等待朝贡的信徒,全都是狂热信徒。
期待越大,则失望越大。
“钱是不能退的。”张居正斟酌了一番说道:“钱都进了内帑,要退钱,就要过内帑的帐,就不退了,觉得失望,以后就不要再来了。”
能骗一个是一个!一百万银,国帑和内帑都已经五五分了,退钱是不可能退钱的。
“好吧。”万士和吐了口浊气,下章礼部、鸿胪寺搞好接待之事,这一共二十人的朝圣团,可是付了足足一百万两白银的朝圣费!
一共二十条商舶朝贡,其中每条船,只能有一个人,可以到南衙大报恩寺的琉璃塔瞻仰,到北衙来面圣,其余的船员,只能留在松江府的万国城内,顶多到松江府看一看繁华。
大明不是完美无缺的,相反大明也有很多的问题,朝圣团的信徒们,恐怕会非常失望。
朝圣团已经抵达了通州会同馆驿,等待着礼部的公文,才能从通州赶到京堂的四夷馆下榻,等待皇帝陛下的召见。
和万士和想象的失望不同,朝圣团的信徒们,在见识到真正的大明之后,变得更加狂热了起来。
“我们,是第一批踏上圣地的人。”一个身穿素袍的女人,攥着拳头大声说道:“我们就是圣徒!”
这个女人叫马丽昂·德·蒙莫朗西,这个姓氏来自于当维尔领主蒙莫朗西公爵,而她的父亲是法兰西现在的陆军元帅,朗格多克总督。
家族的荣耀随着法兰西国势的衰微,变得风雨飘摇了起来,在泰西大旅行游学的大环境下,马丽昂游学到了里斯本,第一次接触到了大明教,而后成为了一名虔诚的信徒,甚至为此付出了昂贵的代价,让葡萄牙的船长,带她来到了遥远的东方。
“可是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繁荣,还有一些肮脏的角落。”一个信徒眉头紧锁说道。
马丽昂立刻大声说道:“这才是真实的!矛盾说告诉我们,事物是矛盾的,如果只有美好的一面,必然是虚假的!”
“你说得对!”这名信徒恍然大悟,果然是对教义参详的不够深入,才有这种迷茫。
“中国人相信,真正的智慧来自天地,而非神的赐予!”
“日月山川给了先民启示!阴阳两仪塑造普遍规则!”
“在蛮荒时代,天地逐渐向富有智慧的伏羲,展现出了自己的奥妙,在许多个昼夜的冥思苦想后,智慧的化身,从日月山川阴阳昏晓之中,领悟了先天八卦!”
“阴阳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马丽昂怀着极其激动的心情,对着所有同行的信徒用尽全力的嘶吼着,她的脸色涨红,情绪激动到连眼神都闪烁着狂热。
高启愚精通拉丁文,他能听得懂马丽昂在说些什么,此时此刻的高启愚,感受到了荒诞不经,事情非常的不符合常理,以致于高启愚从中原漫长的历史里,都找不到对应的典故、经验,来理解眼前这一幕。
他这个大明人,都没有马丽昂这么狂热。
“什么是太极?太极就是天地未分之前的混沌,是万事万物未曾出现时的寂静,是一切和一切的开始。”
“什么是两仪?一阴一阳,上清下浊,上为阳(—),下为阴(--),万事万物都有阴有阳,彼此对立,一如昼夜,明暗、冷热、强弱、动静,却又密不可分的、不可分离的是一个整体!”
“什么是四象?太阳初升,阳在上阴在下,则为少阳;烈日当空,则是双阳当空则为太阳;太阳落山,则阴在上阳在下,为少阴;入夜万物寂寥,则为太阴。”
“多么完美的图案。”马丽昂站在一个展板前,指着展板上的画,叹为观止的赞叹着其图形的完美。
高启愚拿着一把扇子,不停的扇动着,他是儒学士,不是阴阳家,他对这一套也有点一知半解,原来在大明教的教义里,一日的轮回,就是四象形成的过程。
谁知道这个马丽昂,到底是怎么把这么复杂而抽象的东西,理解的如此彻底。
不愧是狂热信徒!
高启愚在这一刻也理解了,为何万士和会对皇帝陛下说,大明对大明教也无能为力的原因了,自徐璠创造了这个传说之后,这些个信众,在不断的补全这个叙事,而且让理论越发的完整,理论越完整,则信众越多。
“在你们这个大明教的教理中,伏羲是人还是神?”高启愚打断了马丽昂狂热的讲解,询问了自己的不解。
马丽昂理所当然的说道:“当然是人,是智慧的化身,我不是说的很清楚了吗?真正的智慧来自天地,来自于自然。”
高启愚对这个回答是比较满意的。
无端凿破乾坤秘,始自羲皇一画时,就是儒学士对伏羲的认知,伏羲是人文肇始,而不是神鬼之说。
至少徐璠在解释伏羲的时候,没有把伏羲弄到神神鬼鬼之列,这就足够了,整体而言,这个大明教对伏羲、对天子的解释,是符合大明传统价值观的。
高启愚这才说道:“今天晚上随鸿胪寺官员到东华门外参观正衙钟鼓楼,今天有鳌山灯火会,明日早上在东华门恭候廷议结束后,等待皇帝召见,好了,行程就是这样,我不打扰你们了。”
高启愚简单告知了行程后选择了离开,将时间留给了这些信徒,无论他们的感官是好是坏,都不会退钱的。
马丽昂带着极为忐忑的心情,见到了暮色中的正衙钟鼓楼,它就静静地立在那里,秒针随着秋风滴滴答答的转动着,随着分针指向了十二,下午六点的报时开始了,钟鼓楼上的钟响了足足六下之后,鸿胪寺的官员,才带着马丽昂爬上了钟鼓楼,一览大明京都。
马丽昂不知道如何形容自己的心情,在夕阳的余晖之下,井然有序的街道,鳞次栉比的民舍,庆祝中秋节的庙会、络绎不绝的灯车,都让马丽昂恍如隔世,在这一刻,她十分确定,这里就就是圣地。
朱翊钧照例没有参加中秋节的鳌山烟火,他带着王夭灼去了文华楼,在文华楼用千里镜看完了所有的节目,次日的清晨,阳光明媚,朱翊钧一如既往的出现在了文华殿,主持廷议后,宣见了来自以法兰西马丽昂为首的朝圣团。
“拜见大亚细亚各地至高无上的宗主、由贤臣辅佐的人间执剑人、遥远东方秩序和光荣的守护者、世界光明和智慧的先知、大明皇帝陛下。”马丽昂带着一群朝圣的信徒行了五拜三叩首的大礼。
“文华殿上容不下这么多人,诸位免礼吧。”朱翊钧手虚伸,他对这些冗长的头衔非常不满意,礼部进行了大幅度的删减,才算是降低到了皇帝勉强能接受的程度,毕竟对方付过钱的。
通事翻译之后,马丽昂才站了起来,笑着说道:“陛下真的是风趣,这里富足,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挂着笑容,虽然他们生活可能有不如意的地方,但眼中依旧充满了希望。”
“希望,是多么奢侈的一个词,但是今天,我亲眼看到了。”
“你们远道而来,大明尽地主之谊,海洋充满了无数的风险,日后不要浪费如此多的白银,用在这些没有必要的事上,这些白银,足够你们在吕宋马尼拉购买足够多的货物,带回泰西了。”朱翊钧的话颇为客气,同样表示,不要再这么浪费了。
马丽昂忽然意识到了什么,有些疑惑的问道:“卑微的神仆注意到,伟大的陛下似乎不用通事翻译我们的话,就能听懂我们在说什么吗?”
“朕对拉丁文略懂一二。”朱翊钧没有让这个误会扩大,告诉了马丽昂真相,要是马丽昂猜测皇帝掌握了什么他心通的神通,那才是闹笑话,大明始终是个世俗国家,即便是草原需要真武大帝的转世,也是官方不承认、遮遮掩掩的推行。
“伟大的陛下果然是智慧的化身,如此的博学。”马丽昂再次赞美了帝皇的博学,在大明并没有拉丁文的使用环境,陛下居然能够不需要翻译,就能听懂他们在说什么。
朱翊钧沉默了一下,他学拉丁文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不被大明的官僚系统给忽悠瘸了,到了马丽昂的眼里,就成了智慧、博学的化身。
“我们从遥远的泰西而来,一路上的艰辛,如同海洋上永不休止的风浪,而卑微的神仆,来到圣地,其实内心深处,有一个无法解开的疑惑,还请陛下圣训,大明,要成为什么样的大明?”马丽昂再次俯首,问出了此行内心深处的疑惑。
朱翊钧看着马丽昂,李贽在讨论宗教对人的异化时,也提到过,宗教塑造的彼岸,都是为了解释一个问题,归处。
显然,大明教的扩张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结舌,因为彼岸现实存在,所以不需要虚构,但归处,也就是‘要到哪里去’的问题,并没有一个明确且清晰的答案。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但朕还是可以告诉你一部分的答案。”朱翊钧思索了许久说道:“大明并不打算做世界的霸主,事实上,在朕、在大明看来,世界霸主这四个字,是一个巨大的陷阱,穷兵黩武的陷阱,一个需要支付巨大道义、道德成本的苦差事。”
“要成为世界的霸主,要用庞大的白银去维系军事霸权、要把帝国的触角伸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需要撒谎、需要刺杀去清扫反对者,这对大明传统的道德,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大明的聚谈中,对白银进行过更加精确的定义,所有的白银,都是百姓的血汗钱。
因为大明没有白银,所有的白银都依靠海外流入,而所有的海外流入,都是大明百姓用双手生产货物交换而来,用万民的血汗钱,去维系军事霸权,四处煽风点火、里挑外撅,去实现皇帝的好大喜功,这是对万民的不负责任。
“大明不同意的事儿,就会变得代价高昂,以致于几乎做不到,比如费利佩二世要吞并葡萄牙,大明就不同意,并且提供了帮助;大明同意的事儿,代价会变的极为低廉,以致于很容易成功,比如葡萄牙想要获得集散大明货物的权力。”朱翊钧更加明确的解释了下,大明要何去何从。
“大明并不打算成为日不落帝国吗?但是大明已经是日不落帝国了,葡萄牙作为大明的藩属国,葡王被大明皇帝册封,这不就是太阳不会在帝国的领土降落吗?”马丽昂不太理解,他发出了自己的疑惑。
朱翊钧立刻回答道:“葡王安东尼奥接受册封,是个意外,那是他自己争气,朕只是提供了一些帮助,在葡萄牙不需要大明帮助的时候,或许朕的圣旨对他而言,不过是一封可有可无的书信。”
“日不落帝国在朕看来,更多的是一种诅咒,大明可以用一种更干净的手段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不是通过血腥的屠杀、残暴的奴役、贪婪的掠夺。”
“一如你们这个大明教,从来不兜售赎罪券,每个人都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不是购买两张赎罪券,罪孽就能得到救赎。”
织田信长作为倭国猛男,大明没有发动过一次刺杀,要把织田信长除掉。
葡萄牙在大明的藩属国(册封)、朝贡国、友邦的外交等级中,处于友邦之上,朝贡国的边缘,和藩属国完全不同。
葡萄牙太远了,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才出现了这种特殊情况,等到葡萄牙摆脱了西班牙兼并的阴影,大明就变的不再重要了。
朱翊钧是这么认为,礼部也是这么判断。
“陛下当真是智慧的化身,这番话就是神仆此行最大的收获。”马丽昂认认真真聆听圣训之后,行了一个五拜三叩首的大礼,郑重其事的说道。
“伱真的理解了吗?”朱翊钧摊了摊手,有些无奈,自己的话,恐怕这个马丽昂又误会了,不知道想到哪里去了。
“节俭、公正、正义、谦逊、谨慎、荣誉、诚恳、怜悯。”马丽昂大声的说道:“至高无上的陛下所说的,就是这八个词语汇集而成,这是大明教信徒的信条。”
“从陛下的身上,我看到了这八个信条的践行,这八个信条,将成为照耀我余生道路的光芒和灯塔,同样,对于所有的信徒而言,都是如此。”
“嗯?”朱翊钧一愣,身体略微前倾,疑惑的说道:“这八个词语,对应的难道是八卦吗?”
“陛下的智慧如同天上的星辰一样的璀璨。”马丽昂再次清楚的认识到,陛下果然是智者,一猜就中。
朱翊钧忽然从织田信长的身上看到了道爷的影子,或许就是这种层出不穷的刺杀,最终让道爷彻底绝望,躲在了西苑里,做起了垂拱天子。
倭国的大名们不断的因为各种目标刺杀织田信长,其实这些目标就只有一个,让织田信长停下脚步来。
织田信长的安土幕府,损害了多数大名的利益,因为织田信长从头到尾都在推行他那套两公一民,这个织田信长一直坚持的政令,就是他被刺杀的根本原因。
倭国这个地方位于环太平洋造山带,多山少地,再加上倭国有八百万人,人多地狭的矛盾格外的突出;而又因为战乱,生产秩序被严重破坏,粮食产量进一步下降;而倭国的田产完全集中在了各大名的手中,这进一步加剧了粮食危机。
倭国的大名们、家臣们、武士们都是统治阶级,他们都不纳税,导致税基的萎缩,从统治阶级身上收不到税,而战乱又需要大量的粮食,最终造成了八公二民,甚至是九公一民的现状。
动粮食的分配,就等于要大名们的命。
织田信长的政令,两公一民,不仅包括了税率的调整,也包括了生产资料的再分配,织田信长一直想要将武士集中在城里,将农民放归乡野,武士不掌田土,作为军士存在,而农民掌田土,供应武士保卫家园。
这触及到了所有大名的利益。
“如果织田信长愿意放下他的政令,他就可以做个高高在上、受人尊敬,而且非常安全的幕府将军了,就像足利义昭这個幕府将军一样。”朱翊钧看着手中徐渭的奏疏,面色复杂的说道。
织田信长没有选择放弃他一贯的主张,而是选择了变本加厉。
在徐渭的奏疏里,织田信长也在探索一种更好的办法,来实现他的主张,农民掌田土。
织田信长提出了《田土协同组合令》,就是将个体的农户联合起来,集中起来持有田土,以村寨为基础,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织田信长就组建了超过300个田协,超过三万人加入了田协,在协同会之上,则是联合会,一共有三个,直接对织田信长负责。
但凡是拥有土地超过一公顷的地主,都会被直接白没。
但很快,织田信长的田土协同组合令,就破产了,因为织田信长的家臣团大老,柴田胜家带头反对这一政令,织田信长家臣团之首反对这条政令的同时,被白没了田土的武士,开始武力收回属于自己的田土,乱糟糟的情况之下,织田信长无奈宣布撤回了田土协同组合令。
在倭国,农民是不得拥有任何武器的,所以武士可以轻而易举的拿回自己的土地,并且对这些胆敢冒犯自己的农民,进行非人的惩戒。
这无疑是一次勇敢的尝试,但以失败而告终,而织田信长这一次被刺杀,和田土协同组合令有极大的关系。
“他这个田土协同组合令,是从哪里学到的?”朱翊钧看着这个协同组合令,有一种莫名其妙的熟悉感。
“军屯卫所、官厂团造和工兵团营。”冯保刚拿到奏疏的时候,也觉得熟悉,仔细一想,大约抄的是大明的军屯卫所制。
大明军屯卫所制的确败坏了,在大明的腹地,早已经名存实亡,但是在九边,军屯卫所制普遍存在,因为九边都是战区,需要军兵。
显然织田信长想抄太祖高皇帝的作业,结果没抄明白。
朱元璋的作业,朱翊钧这个大明皇帝都抄不明白,他一个倭奴奴酋,想抄明白,完全是白日做梦。
织田信长没有放弃倭国版的军屯卫所制,他求到了长崎行都司和总督府的头上,希望皆由大明推行,而长崎总督府给出的意见是,不予同意。
长崎总督府,根本没那个实力去推行涉及到了生产资料再分配的政令,一切都只能靠织田信长自己努力了。
大明皇帝朱批了徐渭的奏疏,认可徐渭等人的判断和决定。
朱翊钧拿起了第二本奏疏,来自松江巡抚申时行。
“嗯?”朱翊钧坐直了身子,松江府有了新的情况,面对大明朝廷的集体所有制经济探索,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工匠集体所有,势要豪右给出了自己的办法。
那就是充分利用大明匠人的雁行的特点,在用工急的时候,广招工匠,在用工不太急切的时候,则遣散匠人,以达到一个目的,那就是工坊不养工匠,以此来规避朝廷公证劳务合同、集体所有制经济的探索。
我工坊里一个工匠都没有,朝廷你总不能让我去公证不存在的劳务合同吧。
这其实是从耕种的生产模式里学来的,地主把持田亩,将田亩租给没有土地的人,叫佃户;在农忙的时候,短期雇佣力夫抢收,叫短工;长期雇佣在家做事的叫长工。
显然,现在工坊主们,将工坊的长工变成了短工,以此来规避可能的政治风险。
“不是,穷民苦力给他们干活,他们给报酬,朕推行这个公证劳务合同的目的,就只是劳有所得而已,对于势要豪右而言,给工钱,就这么难吗?”朱翊钧心头一股郁气在酝酿。
朱翊钧要求高吗?公证劳务合同,就是在律法上赋予了肉食者和生产者之间平等的法律地位,保证劳务合同的执行,干了活拿钱,这不是天经地义的吗?
宏源大染坊的教训已经足够了,匠人们的怨气不是袁慎出入书寓,谁关心袁大善人今天睡哪个娘们的炕头?!匠人们内心的怨气,是因为不发工钱,是袁慎明明有钱,却不发工钱。
如此简单的政令执行起来,反反复复,让朱翊钧心生厌烦,升起了一股戾气,天生万物以养民,民无一善可报天,杀杀杀!
游街的手段还是太温和了。
“下章松江府,任何人胆敢以短代长,则以违抗圣旨论,抄没家产!流放边方!”朱翊钧拿起了朱批,写下了一个杀字。
以短工的名义代替长工,但凡是为了规避律法张冠李戴,统统抄家,全家流放爪哇炼油。
大明轻油不够用,爪哇有石油,到爪哇去炼油去吧!
这毫无疑问是严刑峻法,但朱翊钧的耐心已经被势要豪右们给消磨光了,有的时候,不用雷霆手段,一些政令终究是镜花水月,空中楼阁。
“臣遵旨。”冯保拿过了奏疏,送去了内阁。
张居正、王崇古、王国光、万士和都在内阁坐班,收到了奏疏的第一时间,张居正就让所有人停下了手中的事儿。
“要反对现在就反对,还能封驳,下章到六科廊、都察院和松江府就是覆水难收了。”张居正将奏疏传阅四位阁臣开口说道。
“我不反对。”万士和看完了奏疏,怒不可遏的说道:“欺人太甚!就公证个劳务合同,按约支付劳动报酬都不肯,从穷民苦力身上,能榨出多少点油水来!”
万士和非常愤怒,这是文华殿形成的决议,就代表着各大明公都认可了这个政令,这哪里是不遵皇帝的圣旨,分明打的是廷臣们的脸!
“我不反对。”王崇古看完了奏疏,给出了答案,他摇头说道:“宏源大染坊,匠人都操戈索薪了,这帮势要豪右,非要匠人们拧了他们的脑袋当球踢,才知道什么叫劳有所得吗?”
“陛下这是为了势要豪右们好,非要匠人们心中的怨气堆积到无法收拾的地步,恐怕谁都没有好下场。”
王崇古作为大司寇,他对这件事就一个态度,陛下心善。
简直是胡闹,穷民苦力自然是好欺负的,但没有这么欺负人,朝廷要是不调节这里面的矛盾,那才是失职。
“抄家好啊,就一个宏源大染坊,还是太少了些。”王国光兴高采烈的说道,这不是瞌睡送枕头吗?正愁实验样本过少,不具备参考意义的时候,势要豪右愿意拿出自己的家产来,成为制度探索的代价,简直是妙哉。
有本事就造反!大明朝廷就在北衙,有本事就打到北衙来!
“那就通过吧。”张居正不会反对,他的耐心也被消磨的差不多了,要是还田令这种白没田土的政令,如此反对也就罢了,劳有所得,天经地义,这是信赏罚的一部分。
一定要清楚的知道劳动报酬不等于匠人们生产的价值,而是朘剥之后剩下的一部分价值,市场的价格并不公允。
“这个大明教,真的是…唉。”万士和说起了大明教朝圣之事,自从陛下答应了开个口子,已经过去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八月十五中秋节,廷臣们按制只坐半天的班就可以阖家团圆了,但万士和手头有事。
他的事儿很简单,安排朝贡团。
大明朝廷收了近一百万两白银的朝圣费,就要安排妥当,这一百万银拿的心亏啊,大明也就安排了朝圣团到南衙见识了一下大报恩寺的琉璃塔,随后朝圣团由南向北,从松江府乘坐快船,抵达了天津卫。
整个大旅行活动,持续仅仅十五天,北衙是最后一站。
“有什么困难吗?”张居正疑惑的问道。
“他们太狂热了。”万士和十分明确的表示了其中的难点,他颇为无奈的说道:“恐怕,和他们心目中那个圣地,有很大的不同。”
万士和终于明白为何陛下会觉得天朝上国是骂人的话,甚至是指责皇帝这个社稷之主无能了,肯付这么多钱,甚至愿意耽误海贸,也要等在吕宋马尼拉,等待朝贡的信徒,全都是狂热信徒。
期待越大,则失望越大。
“钱是不能退的。”张居正斟酌了一番说道:“钱都进了内帑,要退钱,就要过内帑的帐,就不退了,觉得失望,以后就不要再来了。”
能骗一个是一个!一百万银,国帑和内帑都已经五五分了,退钱是不可能退钱的。
“好吧。”万士和吐了口浊气,下章礼部、鸿胪寺搞好接待之事,这一共二十人的朝圣团,可是付了足足一百万两白银的朝圣费!
一共二十条商舶朝贡,其中每条船,只能有一个人,可以到南衙大报恩寺的琉璃塔瞻仰,到北衙来面圣,其余的船员,只能留在松江府的万国城内,顶多到松江府看一看繁华。
大明不是完美无缺的,相反大明也有很多的问题,朝圣团的信徒们,恐怕会非常失望。
朝圣团已经抵达了通州会同馆驿,等待着礼部的公文,才能从通州赶到京堂的四夷馆下榻,等待皇帝陛下的召见。
和万士和想象的失望不同,朝圣团的信徒们,在见识到真正的大明之后,变得更加狂热了起来。
“我们,是第一批踏上圣地的人。”一个身穿素袍的女人,攥着拳头大声说道:“我们就是圣徒!”
这个女人叫马丽昂·德·蒙莫朗西,这个姓氏来自于当维尔领主蒙莫朗西公爵,而她的父亲是法兰西现在的陆军元帅,朗格多克总督。
家族的荣耀随着法兰西国势的衰微,变得风雨飘摇了起来,在泰西大旅行游学的大环境下,马丽昂游学到了里斯本,第一次接触到了大明教,而后成为了一名虔诚的信徒,甚至为此付出了昂贵的代价,让葡萄牙的船长,带她来到了遥远的东方。
“可是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繁荣,还有一些肮脏的角落。”一个信徒眉头紧锁说道。
马丽昂立刻大声说道:“这才是真实的!矛盾说告诉我们,事物是矛盾的,如果只有美好的一面,必然是虚假的!”
“你说得对!”这名信徒恍然大悟,果然是对教义参详的不够深入,才有这种迷茫。
“中国人相信,真正的智慧来自天地,而非神的赐予!”
“日月山川给了先民启示!阴阳两仪塑造普遍规则!”
“在蛮荒时代,天地逐渐向富有智慧的伏羲,展现出了自己的奥妙,在许多个昼夜的冥思苦想后,智慧的化身,从日月山川阴阳昏晓之中,领悟了先天八卦!”
“阴阳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马丽昂怀着极其激动的心情,对着所有同行的信徒用尽全力的嘶吼着,她的脸色涨红,情绪激动到连眼神都闪烁着狂热。
高启愚精通拉丁文,他能听得懂马丽昂在说些什么,此时此刻的高启愚,感受到了荒诞不经,事情非常的不符合常理,以致于高启愚从中原漫长的历史里,都找不到对应的典故、经验,来理解眼前这一幕。
他这个大明人,都没有马丽昂这么狂热。
“什么是太极?太极就是天地未分之前的混沌,是万事万物未曾出现时的寂静,是一切和一切的开始。”
“什么是两仪?一阴一阳,上清下浊,上为阳(—),下为阴(--),万事万物都有阴有阳,彼此对立,一如昼夜,明暗、冷热、强弱、动静,却又密不可分的、不可分离的是一个整体!”
“什么是四象?太阳初升,阳在上阴在下,则为少阳;烈日当空,则是双阳当空则为太阳;太阳落山,则阴在上阳在下,为少阴;入夜万物寂寥,则为太阴。”
“多么完美的图案。”马丽昂站在一个展板前,指着展板上的画,叹为观止的赞叹着其图形的完美。
高启愚拿着一把扇子,不停的扇动着,他是儒学士,不是阴阳家,他对这一套也有点一知半解,原来在大明教的教义里,一日的轮回,就是四象形成的过程。
谁知道这个马丽昂,到底是怎么把这么复杂而抽象的东西,理解的如此彻底。
不愧是狂热信徒!
高启愚在这一刻也理解了,为何万士和会对皇帝陛下说,大明对大明教也无能为力的原因了,自徐璠创造了这个传说之后,这些个信众,在不断的补全这个叙事,而且让理论越发的完整,理论越完整,则信众越多。
“在你们这个大明教的教理中,伏羲是人还是神?”高启愚打断了马丽昂狂热的讲解,询问了自己的不解。
马丽昂理所当然的说道:“当然是人,是智慧的化身,我不是说的很清楚了吗?真正的智慧来自天地,来自于自然。”
高启愚对这个回答是比较满意的。
无端凿破乾坤秘,始自羲皇一画时,就是儒学士对伏羲的认知,伏羲是人文肇始,而不是神鬼之说。
至少徐璠在解释伏羲的时候,没有把伏羲弄到神神鬼鬼之列,这就足够了,整体而言,这个大明教对伏羲、对天子的解释,是符合大明传统价值观的。
高启愚这才说道:“今天晚上随鸿胪寺官员到东华门外参观正衙钟鼓楼,今天有鳌山灯火会,明日早上在东华门恭候廷议结束后,等待皇帝召见,好了,行程就是这样,我不打扰你们了。”
高启愚简单告知了行程后选择了离开,将时间留给了这些信徒,无论他们的感官是好是坏,都不会退钱的。
马丽昂带着极为忐忑的心情,见到了暮色中的正衙钟鼓楼,它就静静地立在那里,秒针随着秋风滴滴答答的转动着,随着分针指向了十二,下午六点的报时开始了,钟鼓楼上的钟响了足足六下之后,鸿胪寺的官员,才带着马丽昂爬上了钟鼓楼,一览大明京都。
马丽昂不知道如何形容自己的心情,在夕阳的余晖之下,井然有序的街道,鳞次栉比的民舍,庆祝中秋节的庙会、络绎不绝的灯车,都让马丽昂恍如隔世,在这一刻,她十分确定,这里就就是圣地。
朱翊钧照例没有参加中秋节的鳌山烟火,他带着王夭灼去了文华楼,在文华楼用千里镜看完了所有的节目,次日的清晨,阳光明媚,朱翊钧一如既往的出现在了文华殿,主持廷议后,宣见了来自以法兰西马丽昂为首的朝圣团。
“拜见大亚细亚各地至高无上的宗主、由贤臣辅佐的人间执剑人、遥远东方秩序和光荣的守护者、世界光明和智慧的先知、大明皇帝陛下。”马丽昂带着一群朝圣的信徒行了五拜三叩首的大礼。
“文华殿上容不下这么多人,诸位免礼吧。”朱翊钧手虚伸,他对这些冗长的头衔非常不满意,礼部进行了大幅度的删减,才算是降低到了皇帝勉强能接受的程度,毕竟对方付过钱的。
通事翻译之后,马丽昂才站了起来,笑着说道:“陛下真的是风趣,这里富足,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挂着笑容,虽然他们生活可能有不如意的地方,但眼中依旧充满了希望。”
“希望,是多么奢侈的一个词,但是今天,我亲眼看到了。”
“你们远道而来,大明尽地主之谊,海洋充满了无数的风险,日后不要浪费如此多的白银,用在这些没有必要的事上,这些白银,足够你们在吕宋马尼拉购买足够多的货物,带回泰西了。”朱翊钧的话颇为客气,同样表示,不要再这么浪费了。
马丽昂忽然意识到了什么,有些疑惑的问道:“卑微的神仆注意到,伟大的陛下似乎不用通事翻译我们的话,就能听懂我们在说什么吗?”
“朕对拉丁文略懂一二。”朱翊钧没有让这个误会扩大,告诉了马丽昂真相,要是马丽昂猜测皇帝掌握了什么他心通的神通,那才是闹笑话,大明始终是个世俗国家,即便是草原需要真武大帝的转世,也是官方不承认、遮遮掩掩的推行。
“伟大的陛下果然是智慧的化身,如此的博学。”马丽昂再次赞美了帝皇的博学,在大明并没有拉丁文的使用环境,陛下居然能够不需要翻译,就能听懂他们在说什么。
朱翊钧沉默了一下,他学拉丁文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不被大明的官僚系统给忽悠瘸了,到了马丽昂的眼里,就成了智慧、博学的化身。
“我们从遥远的泰西而来,一路上的艰辛,如同海洋上永不休止的风浪,而卑微的神仆,来到圣地,其实内心深处,有一个无法解开的疑惑,还请陛下圣训,大明,要成为什么样的大明?”马丽昂再次俯首,问出了此行内心深处的疑惑。
朱翊钧看着马丽昂,李贽在讨论宗教对人的异化时,也提到过,宗教塑造的彼岸,都是为了解释一个问题,归处。
显然,大明教的扩张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结舌,因为彼岸现实存在,所以不需要虚构,但归处,也就是‘要到哪里去’的问题,并没有一个明确且清晰的答案。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但朕还是可以告诉你一部分的答案。”朱翊钧思索了许久说道:“大明并不打算做世界的霸主,事实上,在朕、在大明看来,世界霸主这四个字,是一个巨大的陷阱,穷兵黩武的陷阱,一个需要支付巨大道义、道德成本的苦差事。”
“要成为世界的霸主,要用庞大的白银去维系军事霸权、要把帝国的触角伸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需要撒谎、需要刺杀去清扫反对者,这对大明传统的道德,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大明的聚谈中,对白银进行过更加精确的定义,所有的白银,都是百姓的血汗钱。
因为大明没有白银,所有的白银都依靠海外流入,而所有的海外流入,都是大明百姓用双手生产货物交换而来,用万民的血汗钱,去维系军事霸权,四处煽风点火、里挑外撅,去实现皇帝的好大喜功,这是对万民的不负责任。
“大明不同意的事儿,就会变得代价高昂,以致于几乎做不到,比如费利佩二世要吞并葡萄牙,大明就不同意,并且提供了帮助;大明同意的事儿,代价会变的极为低廉,以致于很容易成功,比如葡萄牙想要获得集散大明货物的权力。”朱翊钧更加明确的解释了下,大明要何去何从。
“大明并不打算成为日不落帝国吗?但是大明已经是日不落帝国了,葡萄牙作为大明的藩属国,葡王被大明皇帝册封,这不就是太阳不会在帝国的领土降落吗?”马丽昂不太理解,他发出了自己的疑惑。
朱翊钧立刻回答道:“葡王安东尼奥接受册封,是个意外,那是他自己争气,朕只是提供了一些帮助,在葡萄牙不需要大明帮助的时候,或许朕的圣旨对他而言,不过是一封可有可无的书信。”
“日不落帝国在朕看来,更多的是一种诅咒,大明可以用一种更干净的手段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不是通过血腥的屠杀、残暴的奴役、贪婪的掠夺。”
“一如你们这个大明教,从来不兜售赎罪券,每个人都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不是购买两张赎罪券,罪孽就能得到救赎。”
织田信长作为倭国猛男,大明没有发动过一次刺杀,要把织田信长除掉。
葡萄牙在大明的藩属国(册封)、朝贡国、友邦的外交等级中,处于友邦之上,朝贡国的边缘,和藩属国完全不同。
葡萄牙太远了,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才出现了这种特殊情况,等到葡萄牙摆脱了西班牙兼并的阴影,大明就变的不再重要了。
朱翊钧是这么认为,礼部也是这么判断。
“陛下当真是智慧的化身,这番话就是神仆此行最大的收获。”马丽昂认认真真聆听圣训之后,行了一个五拜三叩首的大礼,郑重其事的说道。
“伱真的理解了吗?”朱翊钧摊了摊手,有些无奈,自己的话,恐怕这个马丽昂又误会了,不知道想到哪里去了。
“节俭、公正、正义、谦逊、谨慎、荣誉、诚恳、怜悯。”马丽昂大声的说道:“至高无上的陛下所说的,就是这八个词语汇集而成,这是大明教信徒的信条。”
“从陛下的身上,我看到了这八个信条的践行,这八个信条,将成为照耀我余生道路的光芒和灯塔,同样,对于所有的信徒而言,都是如此。”
“嗯?”朱翊钧一愣,身体略微前倾,疑惑的说道:“这八个词语,对应的难道是八卦吗?”
“陛下的智慧如同天上的星辰一样的璀璨。”马丽昂再次清楚的认识到,陛下果然是智者,一猜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