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瑞化解了南衙贱儒的种种攻势,并且当着所有人的面,进行了表态,这一次,一步不退,死也要把未竟之事做完,按照陈末的想法,海瑞这种高价值目标,应该尽量避免在公开场合露面,甚至减少不必要的各种会面,来提高安全性。
有人跑到府衙门前,要认海瑞当亲爹,这种事儿,缇骑来化解就可以了,而且海瑞做的部署,也没有自己要出面的部分,但海瑞思前想后,还是出现在了百姓面前,讲出了这番话来。
因为他不出现的话,就不够圆满,似乎是缇骑们用手段化解了这场危机,而海瑞就像是个馁弱的小人一样躲在缇骑的背后,不敢直接面对这些风风雨雨。
海瑞从来都是勇敢的。
海瑞再次回到南衙,整顿南衙吏治,切入点仍然是反腐抓贪,有些东西就是如此,不抓不行,一抓就灵。
人都是有自己的局限性的,这一点海瑞也不例外,他处理问题的方式,过于直接,即便是曲则全了十二年,他依旧选择正面应对。
而南衙贱儒的局限性,也表现在这里,他们习惯了一成不变的世界,面对这个日新月异的大明,就显得手足无措,做出来的事儿,就显得格格不入,十分的愚蠢。
他们希望世界永远是他们熟悉的那个世界,拒绝任何的改变,拒绝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
而大明明公们,也有自己的局限性,即便是强如张居正本人,他其实一直对自己的新政、对万历维新非常的悲观,他不认为万历维新有什么大的成就,就像是一个人带着镣铐跳舞,大明沉重的历史负担,让万历维新举步维艰才对。
但现实就是:当年种下的种子,已经在生根发芽,在茁壮成长,在开花结果。
万历二年的时候,大明皇帝为了保证丝绸的利润,禁止了丝绸的原材料生丝的出口,禁止的理由,甚至都有些可笑,夷人拿去了织造,却织不好,浪费生丝,而后开始鼓励国内丝绸庄、织造局的扩张,将所有的生丝,都变成了丝绸。
这只是万历维新里,一个小到不能再小的事儿,但是其结果,让张居正足够的瞠目结舌。
“臣不得不承认,还是低估了万夫一力之伟力。”张居正这个新政的首倡者、践行者,对自己进行了一番批评,他太保守了,以至于现在有点像新政褒姒派,这很滑稽,但也是现实。
扬州府织造局是整个大明最为庞大的织造局,光是织娘就有一万余人,整个织造局,绵延数里,十八个工坊日夜不休的织造着绫罗绸缎。
“这一点朕也犯了唯经验论的错误。”大明皇帝朱翊钧站在扬州的正衙钟鼓楼的高塔上,看着扬州府的街道,由衷的说道。
扬州的正衙钟鼓楼相比京师而言,就小了很多,但足够登高望远。
徐州府让皇帝多么的失望,扬州府就让大明皇帝多么的满意,甚至为了多看几眼,大明皇帝故意多逗留了一天的时间。
烟花三月下扬州,三月的扬州是极美的,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烟雨朦朦,花香扑鼻。
扬州已经把全部的城墙拆除了,即便是倭患的威胁之下,嘉靖年间,扬州起了一段土墙,但随着万历年间的海疆稳定,这段土墙也被拆的一干二净,四通八达的道路、运河和长江,如此交通之下,铸造了扬州今日的繁华。
扬州地方,每年三月份都会在瘦西湖举行一次经贸踏青会,这是一种惯例,自两宋时候就存在,以前是人牙行的狂欢,但现在逐渐变成了百货的博览会,柴米油盐、鲜鱼、瓜果、竹木、伞、箩匾、漆器、糖坊、玉器、鞋袜等等,二里长街,商货种类就超过了三百种,琳琅满目。
最让皇帝意外的就是,随着手工工坊的不断兴起,人牙行的生意似乎越来越难做了,扬州瘦马,正在静悄悄的退出历史舞台,或许是因为手工工坊的兴起,代替了人牙行的生态位,或许是因为扬州不够繁荣,烟花世界总是如此追逐着金钱,上海县正在成为新的烟花世界的中心。
或许是因为百姓们终于能在万历维新之下,喘上一口气,卖儿卖女的变少了许多。
扬州瘦马,这种畸形的经济产物,的确在快速消亡。
皇帝放出去的缇骑,没有查到人牙行的痕迹,和徐州府遍地都是人贩子不同,扬州只有一些个案,比如家里孩子实在是太多,实在是养不了,将孩子卖给没有子嗣的亲戚或者同乡,对于这种案子,缇骑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扬州府是南衙十三府之一,出于风力舆论的影响,扬州知府也不敢过分的谄媚,就是把扬州里里外外,包括沟渠之内的垃圾清理干净,牌坊全都重新上了漆,道路进行了重新平整,府衙的砖缝清理了一遍,养济院的孩子换了身新衣服,仅此而已。
不是特别恭顺,和用毛刷把地砖缝儿刷的干干净净的北镇抚司,还是有些差距。
“万历维新,其实证明了一件事,庙堂之高,即便是再相信民为邦本,但总是在低估四方黎民的合力对天下的影响,对人力定能胜天无法充分理解,这是庙堂之高的局限性,而且无论立场如何,当观念被傲慢所裹挟的时候,距离出错就不远了。”张居正颇为恳切的说道。
张居正是个儒生,吾日三省吾身,他善于自我批评,他就是庙堂之高的一部分,他认为南巡的意义极为重大,意义就在于,让明公们清楚的知道,天下究竟是什么。
包括这次南巡的所有明公,包括张居正,都普遍存在着一种傲慢,那就是改变大明现状的是‘我’,而不是万方黎民,这是一种错谬。
只有看到壮丽山河的那一刻,才会理解什么叫万民的力量。
济宁以北的运河,就是观赏性的运河,航运的确有,因为冰冻、流量等等原因,让济宁以北的运河,运力不足,但从徐州开始,朱翊钧、张居正、王崇古等人,才真正看到了什么叫首尾相连、络绎不绝、日夜不休的漕船。
张居正看到,自然要改变这种傲慢,因为傲慢就会犯错,高高在上的只是神佛,失去了万民供奉的神佛,一文不值。
江山社稷,万民的主要矛盾,还没有转移,但正在悄然发生着新的变化,大明朝堂,必须要看到这种变化。
“陛下,车驾准备好了。”冯保小心提醒着陛下今日的行程,拜祭扬州抗倭忠勇祠。
大明皇帝之所以要多停留一日,一来是贪恋扬州盛景,二来是为了去拜祭忠勇祠。
嘉靖倭患,扬州一共有两次大规模倭患入寇的经历,第一次是嘉靖三十三年,第二次是嘉靖三十六年。
嘉靖三十三年,四月初二,倭寇入寇扬州门户,南通州。
一旦南通州被倭寇攻下,整个扬州府都会变得岌岌可危起来,一如当初浙江岑港被倭寇占了去,整个浙江被倭寇荼毒,直到戚继光、俞大猷等人收复岑港。
南通州守城的参将解明道,全城抓捕倭寇的内应,并且亲自登城防守,军民一心,誓与城池共存亡,但围攻倭寇众多,当时由兴化驰援的大明军,被倭寇伏击,全军覆没,南通州人心震荡。
四月初三,扬州府同知唐维闻讯,作为书生文官,非但不避倭寇锋芒,反而带着扬州兵,直扑南通州驰援,星夜疾驰,赶到的时候,是四月十三日,这一天,也是兴化援军中了埋伏,全军覆没之日。
唐维进不去南通州,倭寇围城,他只好领兵驻扎在城外,终于在四月二十二日这天,唐维和城中参将解道明取得了联系,而后开始了里应外合,倭寇阵势大乱,唐维率扬州兵开始入城。
倭寇趁着扬州兵入城的时机,再次开始攻城,唐维、解道明在城墙上坚守了四个时辰,击退了倭寇,不顾疲惫和其他驰援而来的大明军一道,将倭寇赶下了海。
嘉靖三十六年,倭寇再犯江北,胡宗宪、石茂华、唐维、解道明等人,相继在湾头、扬子桥、王家庄、淮安庙湾、蛤蜊港海口连战告捷,彻底击退了倭寇,至此倭寇不敢再犯扬州。
在战后,胡宗宪为英勇奋战军兵请功,设立忠勇祠纪念,胡宗宪将二百三十六名阵亡军兵的名字都写在了奏疏上,可最终朝廷只核准了七十二人。
大明皇帝的车驾抵达了忠勇祠,让朱翊钧意外的是,位于城外的忠勇祠,可不是什么人烟稀少之地,甚至朱翊钧还看到了数间不弱于龙凤呈祥的大厝,就是类似于京师百望山的大厝,势要豪右之家才能置办的奢侈产业!
“这忠勇祠周围为何如此多的别墅?”朱翊钧有些好奇的询问着随行的扬州知府赵知节。
赵知节面色古怪的说道:“忠勇祠周围的地价比城里都要贵些,可是越贵,越有人买,因为有忠勇祠在,所以反而心安。”
“原来如此,为了图一个心安啊。”朱翊钧了然。
万历年间的大明,还是比较迷信的,越有钱有势的人,就会越迷信,建在忠勇祠旁边,连镇宅都省了,还有什么比忠勇祠更加能够震慑邪祟?睡觉都踏实。
扬州忠勇祠建的不算多么宏伟,就是个普通的正房加两间偏房,占地也就一亩左右,但就看门前石砖略显光滑的痕迹,就知道这地方,平素里香火非常鼎盛。
忠勇祠里比较静谧,朱翊钧从冯保手中接过了点好的香,插在了香炉之上。
忠勇祠只有牌位,没有塑像,两侧是一些壁画,有些地方的色彩很鲜艳,显然是为了迎检专门补过。
朱翊钧拜祭忠勇祠是临时起意,是临时安排,在皇帝有这个想法后,缇骑们就立刻清街,显然是之前就补过的,赵知节预判了皇帝的行程,没有让陛下看到斑驳的壁画。
扬州府在开海的东风中,收益极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发展的快,能够解决很多的问题,一些棘手、原先无法处置的问题,在发展的过程中,就会得到解决,比如扬州瘦马,就是历任知府的老大难,屡禁不止的风潮。
赵知节感激皇帝的开海政策,这都是他升转的政绩,所以就喜欢揣摩皇帝的心意,这忠勇祠,他就揣摩的非常精准。
朱翊钧站在院子里,院子正中间有个亭子,里面有块碑文,上面记录着扬州抗倭的种种事迹。
大明皇帝左看看右看看,笑着说道:“这胡宗宪也不是什么老实人嘛,你看,朝廷核准了七十二人,这忠勇祠,正堂的确只有七十二人的姓名,可这左右偏堂,共计二百三十六人,一个不少。”
“取十枚铜钱来。”
朝廷核准了七十二名忠勇之士勒石以铭,胡宗宪不能违背,但他报上去的人,一个都没少,都在忠勇祠内,不过是在左右偏堂供奉祭祀,上面有令,他要执行,下面人心也要安抚。
朱翊钧之所以要取铜钱,是因为这院子正中间的圆池有一只石刻的乌龟,投币扔进了乌龟的嘴里,会有好运气,这只是一种美好的自我安慰,但池子里堆积的铜钱,证明大家都想讨个好彩头。
朱翊钧拿起了十枚铜钱,开始一个一个往池子里扔,作为一个虎力弓可以十矢皆中的锐卒,大明皇帝让随行之人大开眼界,十投十中,引发了阵阵喝彩,马屁连连。
“先生试试?”朱翊钧笑着说道。
张居正连连摆手,摇头说道:“还是让戚帅来吧。”
戚继光接过了十枚铜钱,开始往里面投,每投中一次,都会引发一次喝彩,最后一枚铜钱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正正好好的落在了乌龟嘴边,打了个转,没有落进乌龟的嘴里,而是落在了池中。
“哎呀,真的是可惜,差一点就进了。”戚继光看起来颇为懊恼,这十投九中,最后一个没扔进去。
“是呀,很可惜。”朱翊钧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他的武艺大部分都是跟戚继光学的,戚继光这最后一下,根本就是故意不扔进去,恰好差那么一点,让皇帝显得无所不能。
该配合演出的时候,戚继光不会选择视而不见,大明朝堂,人均影帝。
朱翊钧站在池边,看向了正堂内的那一排排的牌位,露出了一个阳光明媚的笑容,扬州现在的繁荣盛景,对得起这些勇士们当年无畏的付出。
“扬州虽好,但现在该去南衙给我们的海总宪站台了。”朱翊钧贪恋扬州的盛景,但真的不能再停留了。
海瑞在南衙‘孤军奋战’,大明皇帝要赶紧前往支援才是。
当然这是皇帝的自己的看法,在南衙士大夫眼里,海瑞是一个人?!海瑞的背后是南巡的皇帝、朝廷、随扈京营;在南衙,海瑞有水师总兵首里侯陈璘、两万水师军兵、魏国公徐邦瑞拱手让出防务、巡抚李乐帮衬,南衙缇帅骆秉良配合工作;
在海瑞的身边,还有两名素衣御史,提刑千户陈末、四百名缇骑随扈协理。
这就是皇帝理解的孤军奋战。
皇帝害怕海瑞被人欺负,但是南衙的贱儒们有话要说,到底是谁在欺负谁!当年海瑞要是有这种力量,什么做不成?!
朱翊钧终于见到了那艘造价不菲的封舟,营造费用高达十五万银,让大明皇帝心疼的昂贵,看到的一瞬间,朱翊钧就直呼浪费!
封舟是快速帆船改建的,因为是河船,所以底部比较平整,而并非为了过洋的尖底船设计,去掉了桅杆,换成了比较奢侈的楼船造型,一共四层,而且加了摇橹,动力只是人力,连螺旋桨都没有,这就注定了这艘封舟,只能在河上行驶。
可内河运输用不了这么大的船,所以这十五万银,就只有一个作用,那就是为皇帝过江使用,连动力都选择最可靠的人力,而不是已经验证成功的螺旋桨。
更让朱翊钧心疼的就是,这艘船过于奢侈了,十五万银,主要花在了装潢之上,就这船奢靡到,只要它出现,所有人都知道,皇帝在此。
这就是松江府造船厂造这艘船的目的,就是让所有人都知道,陛下来了,要不然这船不是白建了吗?
大明皇帝在三月的最后一天,登上了前往南京的船只,船队至秦淮河,再到莫愁湖,抵达莫愁湖畔行宫,南湖别苑。
朱翊钧的船驶过了长江,所有人都知道,大明皇帝来了,巨舶的航行速度并不是很快,在第三天,大明皇帝的船队抵达了不太忠诚的应天府,整个过程,没有出现任何的意外,比如起火,比如落水,当年道爷南巡的种种危险,没有落到朱翊钧的身上。
潞王朱翊镠在北衙的胡闹,大明百官都看在眼里,相比较让朱翊镠当权,还不如朱翊钧这个可以商量的皇帝,来的可靠。
皇帝禁止了任何人来到码头接驾,因为他其实不在封舟之上,而是在一艘特殊加固后的马船上,就是为了防止意外的发生,如果有人要刺杀皇帝,费尽心机的闯到富丽堂皇的封舟上,甚至把封舟给烧掉,皇帝也不会有事。
“极为顺利,顺利的超过了朕的预料。”朱翊钧从马船上下了船,脚踏实地的时候,颇为感慨的说道。
反贼出身的王崇古一言不发,他其实很想说:玩心眼儿,谁能玩得过你大明皇帝!
封舟不能说固若金汤,也可以称之为牢不可破了,十五万银的造价,大明皇帝居然拿来当饵料,谁搞刺杀,都是被陛下钓的那条鱼。
大明皇帝顺利下榻南湖别苑,他前脚刚到,一个小黄门就急匆匆的拿着一份血书,闯到了正厅,跪在地上,将血书捧在了手里,语速很快但咬字很清楚的说道:“陛下,南衙百官都到南湖别苑来哭驾了,他们说海瑞纵容奸民,鱼肉缙绅,求治过急,更张太骤,人情不无少拂。”
“诸官血书奏闻,恳请陛下,酌量而用。”
朱翊钧从冯保手中拿过了血书说道:“这江南多雨潮湿,先生年纪大了,定要找向阳的官舍安排,切记不可临水,而且一应饮食,都要仔细些。”
“臣遵旨。”冯保赶忙俯首领命,其实不用陛下提醒,冯保已经把一切都安排妥帖了,每到一处,陛下都要亲自过问张居正的水食,这个弟子,也算是尽心了。
“让朕来看看,这些个贱儒们,又搞了什么花样!”朱翊钧拿起了血书,看了半天,眉头越皱越深,神情越来越凝重,对着张宏说道:“你找个小黄门,去告诉海瑞,他想做什么,就去做!大胆一些!”
“这些个死不足惜的贱儒!”
血书里提到了一件事,隆庆四年,海瑞到任应天府三个月左右,他的妻妾在一夜之间死去,若不是这份血书,朱翊钧根本就不知道当年海瑞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海瑞有个女儿,但正妻迟迟没有为海瑞生下儿子来,按照大明律,四十无子可以纳妾,海瑞就纳了个妾室,而这一妻一妾,一夜之间就死了,就在当年海瑞对付徐阶,百官都为徐阶上奏求情的时候。
海瑞这次又来了,不过这次不同的是,为了给海瑞撑场子,皇帝陛下亲自到了。
大明左都御史海瑞抵达南京后,查清楚了前徐州知府陈吾尹的犯罪事实,而后和李乐一道推行了几件事。
第一件就是裁省浮费,就是对自万历元年起,所有的城池、道路、桥梁、沟渠修缮费用进行了全面的清查,重点方向为两个,层层分包和事后修葺。
层层分包必然滋生贪腐,而一个工程因为贪腐偷工减料,就必然会出现反复修缮,修修补补凑合用的情况,这就是个无法愈合的伤口。
这两个方向,可谓是直击这些南衙诸官的命门,南衙多鼎建,这鼎建就有油水,海瑞也不是非要水至清,但鼎建大工,绝对不能出纰漏,你拿点无所谓,但鼎建大工不能用,就会追责。
就裁省浮费,光是抓人,就抓了各级官吏一百四十三人,而且还有三十一人,正在缉拿或者抓捕的路上。
第二件事就是追缉赃款,而血书哭诉的主要是这方面。
海瑞居然和酷吏著称的稽税院一道追击赃款,除了贪赃枉法弄到的银子要追缉,所有一条线上的势要豪右都要补缴欠税,而南衙提帅骆秉良和海瑞配合缜密,狠狠的追缉了一波脏款,短短七天之内,追缉欠款已经超过了一百五十万银,而追赃的总规模超过了三百万银。
第三件事,矫正靡习,对于各级官署的铺张浪费,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冬天每署用煤多寡、出行仪仗、水食规模、欠账、宴请等等,都有了明确的细则。
比如宴请,就有八不准十二回避,这八不准非常明确:利用公帑宴请、势要豪右宴请、工坊主宴请、利害相关方宴请、执行公务宴请、公帑私客、婚丧喜宴、商会宴请,视情况严重程度进行不同程度的惩罚。
这八不准也就算了,毕竟海瑞以骨鲠廉洁著称,最让南衙士大夫们难受的就是这十二回避。
看似只是要求回避,没有硬性规定不准参加,但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八不准明确了处罚,十二回避,则没有更加详细的惩罚条文,这就导致了人人自危,能不参加的宴会,都不去参加。
防止犯错,导致仕途晦暗,就成了所有人唯一的选择。
“冯保,去传朕的旨意,若是还不肯走,还要在朕面前哭哭啼啼,就让骆秉良来,抓到南镇抚司大牢里,要是地方不够,让王次辅建个王八楼,把他们扔进去!”朱翊钧写好了圣旨。
冯保带着小黄门,来到了南湖别苑的大门前,大门前乌泱泱的跪了一群人,冯保一甩拂尘,大声的说道:“诸官听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左都御史海瑞奉旨至应天以来,裁省浮费厘革宿弊,振肃吏治矫正靡习,上合天心、下顺民意,合则顺,不合则逆,惓惓为国为民之意,朕心甚慰。”
“尔曹所泣者,非苦也,乃苦加诸尔身也。万般诸苦,昔尔加诸万民也。”
“天下之事,创始甚难,承终则易,海刚峰所行,略有求治过急,更张太骤,人情不无少拂,过激不近人情之处,但其心其行,痛惩积弊为民作主,固不去。”
“尔等不必在此聒噪,朕自有辅臣辅弼左右,且退去,不走莫对铁窗空悔恨!”
“钦此。”
搞出了血书这一出的士大夫们,万万没料到,会获得如此强硬的回答。
皇帝不仅高度肯定了海瑞的作为,还言辞训斥了他们一顿,并且严厉警告,再聒噪,就是让海瑞翻翻旧账,看看他们腚底下有没有事儿,是不是那么干净!
如果不是那么干净,还不肯走,那就只能在牢里悔恨了。
有人跑到府衙门前,要认海瑞当亲爹,这种事儿,缇骑来化解就可以了,而且海瑞做的部署,也没有自己要出面的部分,但海瑞思前想后,还是出现在了百姓面前,讲出了这番话来。
因为他不出现的话,就不够圆满,似乎是缇骑们用手段化解了这场危机,而海瑞就像是个馁弱的小人一样躲在缇骑的背后,不敢直接面对这些风风雨雨。
海瑞从来都是勇敢的。
海瑞再次回到南衙,整顿南衙吏治,切入点仍然是反腐抓贪,有些东西就是如此,不抓不行,一抓就灵。
人都是有自己的局限性的,这一点海瑞也不例外,他处理问题的方式,过于直接,即便是曲则全了十二年,他依旧选择正面应对。
而南衙贱儒的局限性,也表现在这里,他们习惯了一成不变的世界,面对这个日新月异的大明,就显得手足无措,做出来的事儿,就显得格格不入,十分的愚蠢。
他们希望世界永远是他们熟悉的那个世界,拒绝任何的改变,拒绝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
而大明明公们,也有自己的局限性,即便是强如张居正本人,他其实一直对自己的新政、对万历维新非常的悲观,他不认为万历维新有什么大的成就,就像是一个人带着镣铐跳舞,大明沉重的历史负担,让万历维新举步维艰才对。
但现实就是:当年种下的种子,已经在生根发芽,在茁壮成长,在开花结果。
万历二年的时候,大明皇帝为了保证丝绸的利润,禁止了丝绸的原材料生丝的出口,禁止的理由,甚至都有些可笑,夷人拿去了织造,却织不好,浪费生丝,而后开始鼓励国内丝绸庄、织造局的扩张,将所有的生丝,都变成了丝绸。
这只是万历维新里,一个小到不能再小的事儿,但是其结果,让张居正足够的瞠目结舌。
“臣不得不承认,还是低估了万夫一力之伟力。”张居正这个新政的首倡者、践行者,对自己进行了一番批评,他太保守了,以至于现在有点像新政褒姒派,这很滑稽,但也是现实。
扬州府织造局是整个大明最为庞大的织造局,光是织娘就有一万余人,整个织造局,绵延数里,十八个工坊日夜不休的织造着绫罗绸缎。
“这一点朕也犯了唯经验论的错误。”大明皇帝朱翊钧站在扬州的正衙钟鼓楼的高塔上,看着扬州府的街道,由衷的说道。
扬州的正衙钟鼓楼相比京师而言,就小了很多,但足够登高望远。
徐州府让皇帝多么的失望,扬州府就让大明皇帝多么的满意,甚至为了多看几眼,大明皇帝故意多逗留了一天的时间。
烟花三月下扬州,三月的扬州是极美的,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烟雨朦朦,花香扑鼻。
扬州已经把全部的城墙拆除了,即便是倭患的威胁之下,嘉靖年间,扬州起了一段土墙,但随着万历年间的海疆稳定,这段土墙也被拆的一干二净,四通八达的道路、运河和长江,如此交通之下,铸造了扬州今日的繁华。
扬州地方,每年三月份都会在瘦西湖举行一次经贸踏青会,这是一种惯例,自两宋时候就存在,以前是人牙行的狂欢,但现在逐渐变成了百货的博览会,柴米油盐、鲜鱼、瓜果、竹木、伞、箩匾、漆器、糖坊、玉器、鞋袜等等,二里长街,商货种类就超过了三百种,琳琅满目。
最让皇帝意外的就是,随着手工工坊的不断兴起,人牙行的生意似乎越来越难做了,扬州瘦马,正在静悄悄的退出历史舞台,或许是因为手工工坊的兴起,代替了人牙行的生态位,或许是因为扬州不够繁荣,烟花世界总是如此追逐着金钱,上海县正在成为新的烟花世界的中心。
或许是因为百姓们终于能在万历维新之下,喘上一口气,卖儿卖女的变少了许多。
扬州瘦马,这种畸形的经济产物,的确在快速消亡。
皇帝放出去的缇骑,没有查到人牙行的痕迹,和徐州府遍地都是人贩子不同,扬州只有一些个案,比如家里孩子实在是太多,实在是养不了,将孩子卖给没有子嗣的亲戚或者同乡,对于这种案子,缇骑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扬州府是南衙十三府之一,出于风力舆论的影响,扬州知府也不敢过分的谄媚,就是把扬州里里外外,包括沟渠之内的垃圾清理干净,牌坊全都重新上了漆,道路进行了重新平整,府衙的砖缝清理了一遍,养济院的孩子换了身新衣服,仅此而已。
不是特别恭顺,和用毛刷把地砖缝儿刷的干干净净的北镇抚司,还是有些差距。
“万历维新,其实证明了一件事,庙堂之高,即便是再相信民为邦本,但总是在低估四方黎民的合力对天下的影响,对人力定能胜天无法充分理解,这是庙堂之高的局限性,而且无论立场如何,当观念被傲慢所裹挟的时候,距离出错就不远了。”张居正颇为恳切的说道。
张居正是个儒生,吾日三省吾身,他善于自我批评,他就是庙堂之高的一部分,他认为南巡的意义极为重大,意义就在于,让明公们清楚的知道,天下究竟是什么。
包括这次南巡的所有明公,包括张居正,都普遍存在着一种傲慢,那就是改变大明现状的是‘我’,而不是万方黎民,这是一种错谬。
只有看到壮丽山河的那一刻,才会理解什么叫万民的力量。
济宁以北的运河,就是观赏性的运河,航运的确有,因为冰冻、流量等等原因,让济宁以北的运河,运力不足,但从徐州开始,朱翊钧、张居正、王崇古等人,才真正看到了什么叫首尾相连、络绎不绝、日夜不休的漕船。
张居正看到,自然要改变这种傲慢,因为傲慢就会犯错,高高在上的只是神佛,失去了万民供奉的神佛,一文不值。
江山社稷,万民的主要矛盾,还没有转移,但正在悄然发生着新的变化,大明朝堂,必须要看到这种变化。
“陛下,车驾准备好了。”冯保小心提醒着陛下今日的行程,拜祭扬州抗倭忠勇祠。
大明皇帝之所以要多停留一日,一来是贪恋扬州盛景,二来是为了去拜祭忠勇祠。
嘉靖倭患,扬州一共有两次大规模倭患入寇的经历,第一次是嘉靖三十三年,第二次是嘉靖三十六年。
嘉靖三十三年,四月初二,倭寇入寇扬州门户,南通州。
一旦南通州被倭寇攻下,整个扬州府都会变得岌岌可危起来,一如当初浙江岑港被倭寇占了去,整个浙江被倭寇荼毒,直到戚继光、俞大猷等人收复岑港。
南通州守城的参将解明道,全城抓捕倭寇的内应,并且亲自登城防守,军民一心,誓与城池共存亡,但围攻倭寇众多,当时由兴化驰援的大明军,被倭寇伏击,全军覆没,南通州人心震荡。
四月初三,扬州府同知唐维闻讯,作为书生文官,非但不避倭寇锋芒,反而带着扬州兵,直扑南通州驰援,星夜疾驰,赶到的时候,是四月十三日,这一天,也是兴化援军中了埋伏,全军覆没之日。
唐维进不去南通州,倭寇围城,他只好领兵驻扎在城外,终于在四月二十二日这天,唐维和城中参将解道明取得了联系,而后开始了里应外合,倭寇阵势大乱,唐维率扬州兵开始入城。
倭寇趁着扬州兵入城的时机,再次开始攻城,唐维、解道明在城墙上坚守了四个时辰,击退了倭寇,不顾疲惫和其他驰援而来的大明军一道,将倭寇赶下了海。
嘉靖三十六年,倭寇再犯江北,胡宗宪、石茂华、唐维、解道明等人,相继在湾头、扬子桥、王家庄、淮安庙湾、蛤蜊港海口连战告捷,彻底击退了倭寇,至此倭寇不敢再犯扬州。
在战后,胡宗宪为英勇奋战军兵请功,设立忠勇祠纪念,胡宗宪将二百三十六名阵亡军兵的名字都写在了奏疏上,可最终朝廷只核准了七十二人。
大明皇帝的车驾抵达了忠勇祠,让朱翊钧意外的是,位于城外的忠勇祠,可不是什么人烟稀少之地,甚至朱翊钧还看到了数间不弱于龙凤呈祥的大厝,就是类似于京师百望山的大厝,势要豪右之家才能置办的奢侈产业!
“这忠勇祠周围为何如此多的别墅?”朱翊钧有些好奇的询问着随行的扬州知府赵知节。
赵知节面色古怪的说道:“忠勇祠周围的地价比城里都要贵些,可是越贵,越有人买,因为有忠勇祠在,所以反而心安。”
“原来如此,为了图一个心安啊。”朱翊钧了然。
万历年间的大明,还是比较迷信的,越有钱有势的人,就会越迷信,建在忠勇祠旁边,连镇宅都省了,还有什么比忠勇祠更加能够震慑邪祟?睡觉都踏实。
扬州忠勇祠建的不算多么宏伟,就是个普通的正房加两间偏房,占地也就一亩左右,但就看门前石砖略显光滑的痕迹,就知道这地方,平素里香火非常鼎盛。
忠勇祠里比较静谧,朱翊钧从冯保手中接过了点好的香,插在了香炉之上。
忠勇祠只有牌位,没有塑像,两侧是一些壁画,有些地方的色彩很鲜艳,显然是为了迎检专门补过。
朱翊钧拜祭忠勇祠是临时起意,是临时安排,在皇帝有这个想法后,缇骑们就立刻清街,显然是之前就补过的,赵知节预判了皇帝的行程,没有让陛下看到斑驳的壁画。
扬州府在开海的东风中,收益极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发展的快,能够解决很多的问题,一些棘手、原先无法处置的问题,在发展的过程中,就会得到解决,比如扬州瘦马,就是历任知府的老大难,屡禁不止的风潮。
赵知节感激皇帝的开海政策,这都是他升转的政绩,所以就喜欢揣摩皇帝的心意,这忠勇祠,他就揣摩的非常精准。
朱翊钧站在院子里,院子正中间有个亭子,里面有块碑文,上面记录着扬州抗倭的种种事迹。
大明皇帝左看看右看看,笑着说道:“这胡宗宪也不是什么老实人嘛,你看,朝廷核准了七十二人,这忠勇祠,正堂的确只有七十二人的姓名,可这左右偏堂,共计二百三十六人,一个不少。”
“取十枚铜钱来。”
朝廷核准了七十二名忠勇之士勒石以铭,胡宗宪不能违背,但他报上去的人,一个都没少,都在忠勇祠内,不过是在左右偏堂供奉祭祀,上面有令,他要执行,下面人心也要安抚。
朱翊钧之所以要取铜钱,是因为这院子正中间的圆池有一只石刻的乌龟,投币扔进了乌龟的嘴里,会有好运气,这只是一种美好的自我安慰,但池子里堆积的铜钱,证明大家都想讨个好彩头。
朱翊钧拿起了十枚铜钱,开始一个一个往池子里扔,作为一个虎力弓可以十矢皆中的锐卒,大明皇帝让随行之人大开眼界,十投十中,引发了阵阵喝彩,马屁连连。
“先生试试?”朱翊钧笑着说道。
张居正连连摆手,摇头说道:“还是让戚帅来吧。”
戚继光接过了十枚铜钱,开始往里面投,每投中一次,都会引发一次喝彩,最后一枚铜钱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正正好好的落在了乌龟嘴边,打了个转,没有落进乌龟的嘴里,而是落在了池中。
“哎呀,真的是可惜,差一点就进了。”戚继光看起来颇为懊恼,这十投九中,最后一个没扔进去。
“是呀,很可惜。”朱翊钧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他的武艺大部分都是跟戚继光学的,戚继光这最后一下,根本就是故意不扔进去,恰好差那么一点,让皇帝显得无所不能。
该配合演出的时候,戚继光不会选择视而不见,大明朝堂,人均影帝。
朱翊钧站在池边,看向了正堂内的那一排排的牌位,露出了一个阳光明媚的笑容,扬州现在的繁荣盛景,对得起这些勇士们当年无畏的付出。
“扬州虽好,但现在该去南衙给我们的海总宪站台了。”朱翊钧贪恋扬州的盛景,但真的不能再停留了。
海瑞在南衙‘孤军奋战’,大明皇帝要赶紧前往支援才是。
当然这是皇帝的自己的看法,在南衙士大夫眼里,海瑞是一个人?!海瑞的背后是南巡的皇帝、朝廷、随扈京营;在南衙,海瑞有水师总兵首里侯陈璘、两万水师军兵、魏国公徐邦瑞拱手让出防务、巡抚李乐帮衬,南衙缇帅骆秉良配合工作;
在海瑞的身边,还有两名素衣御史,提刑千户陈末、四百名缇骑随扈协理。
这就是皇帝理解的孤军奋战。
皇帝害怕海瑞被人欺负,但是南衙的贱儒们有话要说,到底是谁在欺负谁!当年海瑞要是有这种力量,什么做不成?!
朱翊钧终于见到了那艘造价不菲的封舟,营造费用高达十五万银,让大明皇帝心疼的昂贵,看到的一瞬间,朱翊钧就直呼浪费!
封舟是快速帆船改建的,因为是河船,所以底部比较平整,而并非为了过洋的尖底船设计,去掉了桅杆,换成了比较奢侈的楼船造型,一共四层,而且加了摇橹,动力只是人力,连螺旋桨都没有,这就注定了这艘封舟,只能在河上行驶。
可内河运输用不了这么大的船,所以这十五万银,就只有一个作用,那就是为皇帝过江使用,连动力都选择最可靠的人力,而不是已经验证成功的螺旋桨。
更让朱翊钧心疼的就是,这艘船过于奢侈了,十五万银,主要花在了装潢之上,就这船奢靡到,只要它出现,所有人都知道,皇帝在此。
这就是松江府造船厂造这艘船的目的,就是让所有人都知道,陛下来了,要不然这船不是白建了吗?
大明皇帝在三月的最后一天,登上了前往南京的船只,船队至秦淮河,再到莫愁湖,抵达莫愁湖畔行宫,南湖别苑。
朱翊钧的船驶过了长江,所有人都知道,大明皇帝来了,巨舶的航行速度并不是很快,在第三天,大明皇帝的船队抵达了不太忠诚的应天府,整个过程,没有出现任何的意外,比如起火,比如落水,当年道爷南巡的种种危险,没有落到朱翊钧的身上。
潞王朱翊镠在北衙的胡闹,大明百官都看在眼里,相比较让朱翊镠当权,还不如朱翊钧这个可以商量的皇帝,来的可靠。
皇帝禁止了任何人来到码头接驾,因为他其实不在封舟之上,而是在一艘特殊加固后的马船上,就是为了防止意外的发生,如果有人要刺杀皇帝,费尽心机的闯到富丽堂皇的封舟上,甚至把封舟给烧掉,皇帝也不会有事。
“极为顺利,顺利的超过了朕的预料。”朱翊钧从马船上下了船,脚踏实地的时候,颇为感慨的说道。
反贼出身的王崇古一言不发,他其实很想说:玩心眼儿,谁能玩得过你大明皇帝!
封舟不能说固若金汤,也可以称之为牢不可破了,十五万银的造价,大明皇帝居然拿来当饵料,谁搞刺杀,都是被陛下钓的那条鱼。
大明皇帝顺利下榻南湖别苑,他前脚刚到,一个小黄门就急匆匆的拿着一份血书,闯到了正厅,跪在地上,将血书捧在了手里,语速很快但咬字很清楚的说道:“陛下,南衙百官都到南湖别苑来哭驾了,他们说海瑞纵容奸民,鱼肉缙绅,求治过急,更张太骤,人情不无少拂。”
“诸官血书奏闻,恳请陛下,酌量而用。”
朱翊钧从冯保手中拿过了血书说道:“这江南多雨潮湿,先生年纪大了,定要找向阳的官舍安排,切记不可临水,而且一应饮食,都要仔细些。”
“臣遵旨。”冯保赶忙俯首领命,其实不用陛下提醒,冯保已经把一切都安排妥帖了,每到一处,陛下都要亲自过问张居正的水食,这个弟子,也算是尽心了。
“让朕来看看,这些个贱儒们,又搞了什么花样!”朱翊钧拿起了血书,看了半天,眉头越皱越深,神情越来越凝重,对着张宏说道:“你找个小黄门,去告诉海瑞,他想做什么,就去做!大胆一些!”
“这些个死不足惜的贱儒!”
血书里提到了一件事,隆庆四年,海瑞到任应天府三个月左右,他的妻妾在一夜之间死去,若不是这份血书,朱翊钧根本就不知道当年海瑞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海瑞有个女儿,但正妻迟迟没有为海瑞生下儿子来,按照大明律,四十无子可以纳妾,海瑞就纳了个妾室,而这一妻一妾,一夜之间就死了,就在当年海瑞对付徐阶,百官都为徐阶上奏求情的时候。
海瑞这次又来了,不过这次不同的是,为了给海瑞撑场子,皇帝陛下亲自到了。
大明左都御史海瑞抵达南京后,查清楚了前徐州知府陈吾尹的犯罪事实,而后和李乐一道推行了几件事。
第一件就是裁省浮费,就是对自万历元年起,所有的城池、道路、桥梁、沟渠修缮费用进行了全面的清查,重点方向为两个,层层分包和事后修葺。
层层分包必然滋生贪腐,而一个工程因为贪腐偷工减料,就必然会出现反复修缮,修修补补凑合用的情况,这就是个无法愈合的伤口。
这两个方向,可谓是直击这些南衙诸官的命门,南衙多鼎建,这鼎建就有油水,海瑞也不是非要水至清,但鼎建大工,绝对不能出纰漏,你拿点无所谓,但鼎建大工不能用,就会追责。
就裁省浮费,光是抓人,就抓了各级官吏一百四十三人,而且还有三十一人,正在缉拿或者抓捕的路上。
第二件事就是追缉赃款,而血书哭诉的主要是这方面。
海瑞居然和酷吏著称的稽税院一道追击赃款,除了贪赃枉法弄到的银子要追缉,所有一条线上的势要豪右都要补缴欠税,而南衙提帅骆秉良和海瑞配合缜密,狠狠的追缉了一波脏款,短短七天之内,追缉欠款已经超过了一百五十万银,而追赃的总规模超过了三百万银。
第三件事,矫正靡习,对于各级官署的铺张浪费,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冬天每署用煤多寡、出行仪仗、水食规模、欠账、宴请等等,都有了明确的细则。
比如宴请,就有八不准十二回避,这八不准非常明确:利用公帑宴请、势要豪右宴请、工坊主宴请、利害相关方宴请、执行公务宴请、公帑私客、婚丧喜宴、商会宴请,视情况严重程度进行不同程度的惩罚。
这八不准也就算了,毕竟海瑞以骨鲠廉洁著称,最让南衙士大夫们难受的就是这十二回避。
看似只是要求回避,没有硬性规定不准参加,但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八不准明确了处罚,十二回避,则没有更加详细的惩罚条文,这就导致了人人自危,能不参加的宴会,都不去参加。
防止犯错,导致仕途晦暗,就成了所有人唯一的选择。
“冯保,去传朕的旨意,若是还不肯走,还要在朕面前哭哭啼啼,就让骆秉良来,抓到南镇抚司大牢里,要是地方不够,让王次辅建个王八楼,把他们扔进去!”朱翊钧写好了圣旨。
冯保带着小黄门,来到了南湖别苑的大门前,大门前乌泱泱的跪了一群人,冯保一甩拂尘,大声的说道:“诸官听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左都御史海瑞奉旨至应天以来,裁省浮费厘革宿弊,振肃吏治矫正靡习,上合天心、下顺民意,合则顺,不合则逆,惓惓为国为民之意,朕心甚慰。”
“尔曹所泣者,非苦也,乃苦加诸尔身也。万般诸苦,昔尔加诸万民也。”
“天下之事,创始甚难,承终则易,海刚峰所行,略有求治过急,更张太骤,人情不无少拂,过激不近人情之处,但其心其行,痛惩积弊为民作主,固不去。”
“尔等不必在此聒噪,朕自有辅臣辅弼左右,且退去,不走莫对铁窗空悔恨!”
“钦此。”
搞出了血书这一出的士大夫们,万万没料到,会获得如此强硬的回答。
皇帝不仅高度肯定了海瑞的作为,还言辞训斥了他们一顿,并且严厉警告,再聒噪,就是让海瑞翻翻旧账,看看他们腚底下有没有事儿,是不是那么干净!
如果不是那么干净,还不肯走,那就只能在牢里悔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