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起来,看看天还雾蒙蒙的,腿上冰凉冰凉的,我一看,哎呀,我怎么还尿床了!

    这可怎么办好,想换条裤子,可仔细一看,我是在爸妈床上,不是自己房间,旁边还睡着一个人,竟然是我小舅,我妈那边的最小的弟弟。

    以前苏北那边生活不好,人们反而特别喜欢生小孩,多个人多份力气多份力量嘛!所以我爷爷生了4个儿子2个女儿,我外公那边生了3个儿子4个女儿。

    我爬下床,刚走两步感觉大裤衩湿淋淋的,贴着肚皮屁股挺难受的,就随手拿了份报纸,往裤子里一塞,然后就跑出去了。

    刚到外面,就见爸妈已经摆好稀饭油条了,连忙让我坐下吃饭,同时小舅也被爸叫了起来吃早饭。

    吃饭的时候,爸妈都还没发现异常,倒是小舅盯着我看了会,突然哈哈大笑起来。

    只听他说“本来我就觉得你怪怪的,怎么裤子里还塞了张报纸,原来是尿床了!哈哈!”

    我羞得赶紧跑进房间,换了条裤子,然后饭也不吃了,夺门而出,直接去上学了。

    让我奇怪的是,早上雾气露水很多,我一口气跑到学校却一点不觉得冷,跑起来还很轻松一点不喘气。

    在校门口遇到好朋友就直接聊起天来,完全没感觉到累。

    这些也是我后来才感觉出来的,当时的我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同,只是突然间我就有了气感,可以让身体里一股微弱的气体,按口诀所述的路线在身体里来回游走。

    慢慢的我把这个当成了一个游戏,哪怕上课时候我也不停歇,玩的不亦乐乎。

    奇怪的事,这也同样不影响我上课听讲,老师讲的东西我很容易就记住了,期末语数都是一百分!

    爷爷对我的进步更是满意的不得了。

    除了练气,也开始教我练习站桩,练习鸣音发气,就是通过特殊的方式,运气发声或者发力,把体内的那股力量利用起来。

    因为怕弄出动静惊扰到邻居,爷爷从一直住的供销社对面的房子搬走,在农田里建了个带院子的土房子,周围一个邻居都没有。

    原来的砖瓦房子就给我爸的二弟三弟和妹妹住。

    那年冬天的时候,爸妈请了个木匠到新房子家里打柜子。

    那时候可没有成品的家具买,一般人家里用的桌椅板凳甚至床柜子都是要找木匠打的。

    普通人家穷没办法,很多时候就是凑活着用,比如找个木板,自己钉两个支架,就是凳子,在土墙上搭块木板就是桌子,睡觉的话,弄块木板上面铺点稻草也可以睡了。

    我一个小时候玩的要好的朋友,一家刚从安徽那边跑过来时,啥都没有。

    他妈妈姐姐和他就在我家后面用砖头搭了三面墙,上面盖了木板再放上成捆的稻草,门口弄块破布挡风,住了一年多。

    我们第一次认识,跟着他进去玩时,还很开心,觉得他家好特别,空荡荡的什么都没有,玩得迟迟不愿回家。

    而且他们家搭墙的砖头也不是他们的,是离我们家不远一个砖窑厂的。他们赊欠了砖头,然后要在里面干活,还砖头钱。

    他们赚的一点钱除了生活,都节省下来,甚至没有让他姐弟俩上学。

    几年之后,他妈妈又学着人家去摆摊卖菜,一点点赚钱又买了些材料,终于盖起了个属于自己家的房子。

    请木匠打家具也分几种。有的小东西,跟木匠说好了,等做好了,直接带钱去他家拿。

    也有的是要大点的,桌子床和门这种,木匠去主人家干个半天,到点回家吃饭,然后接着去做。

    我们家要做的是长条柜子,还有八仙桌和椅子,活比较多,所以就包了中饭,每天在我家干一天活。

    木匠人很高大,我却觉得人有点虚,偶尔还会手抖,后来把我家水泥地面砸了好几个坑,让我爸妈很不满。

    不过他们也就后来偶尔踩到那些坑洼的时候才会提起来,当时确是待师傅很不错,我们吃什么师傅也吃什么,工钱也一点没有拖欠。

    初次见识到那些木工工具,锯子刨子凿子墨斗等,觉得很新奇,师傅弹下墨斗线也要去试试,弄的一手黑墨。

    师傅对我也很好,老是夸我像个读书人以后一定能考上大学。不过他总是会让我不时的递这递那,跑来跑去的,让我很不满。

    那时候正是大雪纷飞的冬天,父母都去打麻将了,妹妹喜欢待在小火炉子旁边,暖暖的烤着火,偶尔放点花生或者山芋干在火上烤了吃。

    而我就喜欢坐在隔壁房间一边练气一边看些报纸杂志。

    当那股气流在身体里游走的时候,我就不惧寒冷了,只觉得暖暖的很舒服,反而在有炉子的客厅待不住。

    不过最近有点不好的是,也许是我太勤快了,总感觉气流跑的太快了,我感应穴位的速度跟不上他运动的速度。

    每当这时候我就急着想让他们停一下,结果一下子停下来了,又像河流堵了一样,迟迟不能松开,常常一口气憋得我不上不下的。

    最近有一天早上赶着去学校,从覆盖白雪的田野穿过去的时候,我和妹妹相互拉着一步一个脚印,艰难跋涉着。

    我们穿的都是高木屐棉鞋,就是普通棉鞋下面钉了块木板,底下还有两根木棍,类似日本木屐,因为离地高冬天穿了不冻脚,雪地走路也不滑,基本上家家都穿。

    高木屐鞋何时出现,有说是唐时遣唐使从日本带进我国的,也有人讲是朝鲜传入过来,到现在没有专人考证过。但我们苏北地区却有另一种民间传说,高木屐鞋是北宋沈括任沭阳主簿时发明的。

    当时洪水成灾,庄稼尽淹,沈括带领沭阳人民疏浚河道,修百渠九堰,治理水患。怎奈大雨滂沱,道路泥泞不堪,布鞋草鞋难以行走。

    一日,沈括发现一个河南来此玩耍混饭吃的小戏班,踩着高跷淌水走路,顿受启发,便命木匠们仿制一双。经过多次试验,于是高木屐鞋就诞生了。

    穿上高木屐鞋,离地有2寸之高,免受了寒湿气侵袭,遇上雨雪天又不湿鞋,且保暖性能好,因此,高木屐鞋深受男女老幼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