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沃利斯黑着脸望向远处那座简陋的堡垒,足足半分钟之后,才终于朝一旁的参谋抬手示意:
“传令,留下一个营继续围攻,其他部队绕过这个该死的东西!”
重新整队并绕路可能会耽误一两天时间,但总比被那个破“谷仓”恶心要好。
然而,仅仅一个半小时后,几队骠骑兵便先后传回消息,在那“谷仓”南侧不到三英里外,又发现了两個类似的建筑。
而在更远处,似乎还有更多……
这些防御工事密密麻麻地扼守住了几乎所有交通要道,重要的战略节点位置甚至交叉建了三座!
若是策略游戏中,或许可以微操军队从两个堡垒间挤过去,毕竟那上面的火炮不可能覆盖两三英里的范围。但在实际作战中,这是完全不可能的。
数万大军行军时,队列可能会有十多公里长,敌人不时从堡垒里冲出来突袭你一下,行军状态的队列可是毫无抵抗能力的。
到时候敌袭可能杀不了你几个人,队列混乱导致的踩踏却能造成严重的伤亡,而且极为打击士气。
所以至少要拔掉几个防御点,清理出至少七八英里宽的道路,用部分兵力沿两侧列阵防御,其他人才敢从中间通过。
其实即便如此都不能保证安全,毕竟行军队列太长,很可能出现防守漏洞。
康沃利斯看着参谋在地图上标注出来的红圈,拼命压抑着胸中怒气,咬牙喝道:
“把所有的大炮都给我调来!给我轰碎那个‘谷仓’!”
参谋一愣:“谷仓?”
“就是高地上的那东西!该死的,随便叫什么吧!不惜一切代价攻下它!”
“是,将军!”
马拉塔和海德拉巴的仆从军被拉了上来,开始一拨一拨不停地涌向土丘上的“帕”,但却被一次次地挡了回来。
在焦躁的等待中一连过了9天之后,有一门英军的12磅炮准确地击中了“帕”顶部的防守火炮——这种几率在滑膛炮时代,基本上和买中大乐透头奖差不多。
随后康沃利斯的精锐掷弹兵不惜伤亡,终于攻破最后一道围墙,涌入了“帕”中间的高塔里。
康沃利斯顿觉浑身畅快,如同便秘了9天之后终于排了出来,用手杖指着“帕”对参谋道:
“把守军的指挥官带来,他们的顽强值得我称赞。”
那参谋还未离去,就见“帕”上的高塔一震,大量黑烟喷涌而出,随即便是“轰”一声巨响。
很快,传讯兵将前方的消息送来,迈索尔人在堡垒里埋了火药,炸死了30多名掷弹兵,同时只抓到了5名受伤的俘虏。
康沃利斯脸色铁青地看着那土丘上的废墟,又向南望去,心知在那里还有好几座这种“谷仓”等着自己,顿觉胃里一阵痉挛,差点儿吐了出来……
实际上,玛古努斯已经带着迈索尔农奴在整个曼加洛尔修筑了超过70座“帕”,并且还在不断施工中。每座“帕”只储备25天的粮食和饮用水——对它们的防守要求就是这么久,之后守军就能撤退了。
而英国人至少要拔掉其中的四分之一,才能顺利通过曼加洛尔地区。
就算他们每次都能鸿运当头,直接命中守军的大炮,也得耗费9天时间,那么搞定曼加洛尔就需要160天……
而这只是迈索尔西北部一个不大的省而已,后面的塞林伽巴丹和迈索尔城的面积更为广阔,没有两三年时间,基本上不可能打穿迈索尔。
这就是约瑟夫为迈索尔量身定制的防守策略。
“帕”这种东西在人力资源比较珍贵,且建筑技术发达的欧洲几乎没有任何价值,投入一些钱修建棱堡才更划算。但在可以免费征调大量农奴进行劳役的印度,“帕”却显得极为合适。
虽然不像费尔南说的“零成本”——施工确实没什么费用,但大炮、火药、屯粮以及运输还是要花些钱的——一座“帕”只需提普苏丹投入约400英镑,也就是1万里弗,其中很大一部分还由地方上的贵族分担。对于迈索尔来说,几乎可以无限修建。
同时,这东西对建筑技能要求极低,太平洋小岛上的原始部落都能搞定,成熟的封建制国家更是没有问题。
最重要是的,放在其他地方,进攻方完全可以慢慢啃,早晚能把土木结构的“帕”给磨掉,但英国人劳师远征,成本极高,拖上几年时间会令他们赔到吐血。
而且,“迈索尔之虎”可不是等闲之辈,会枯坐着等英国人来打。
就在康沃利斯向第二座“帕”发起进攻之际,提普苏丹已经率领1万7千大军攻入特拉凡科。
特拉凡科根本不是对手,只得慌忙向英国人求救。
康沃利斯那边手忙脚乱地抽调了3千英军加1万多仆从军,由皇家海军运载着赶往特拉凡科。船刚离开港口三天,就传来了特拉凡科王公向迈索尔投降的消息。
至此,迈索尔南部再无任何敌对势力。
提普苏丹则在拉法耶特的建议下,立刻率主力赶往东面的卡纳提克——西北侧的战场由拉法耶特指挥2万迈索尔军队,依托“帕”防御,根本不用他分心。
如果卡纳提克被攻陷,整个印度半岛的南部便全部落入迈索尔手中,英国的战略局势将会变得极为难看。
与此同时,法国驻迈索尔领事萨拉赫与迈索尔高官沙阿正悄然赶往海德拉巴。王太子殿下说过,印度人非常爱占便宜,同时毫无信用。
如果能用利益拉拢海德拉巴反水——他们几十年前还曾和迈索尔联手对付英国——那当然最好,就算做不到,也能让英国付出更多成本用于稳住海德拉巴。
……
慕尼黑西郊。
塔列朗整了整衣衫,迈步走下马车,又回身示意随行的卫队:
“请一定看好那家伙。跟我来吧。”
3名士兵押着一个被绑成粽子的中年男子,跟在法国外交大臣身后,朝慕尼黑宫走去。
四周的乐声响起。巴伐利亚大公卡尔·奥特多尔隔着仪仗队站在宫门口,微笑着看向到访的法国人。
“传令,留下一个营继续围攻,其他部队绕过这个该死的东西!”
重新整队并绕路可能会耽误一两天时间,但总比被那个破“谷仓”恶心要好。
然而,仅仅一个半小时后,几队骠骑兵便先后传回消息,在那“谷仓”南侧不到三英里外,又发现了两個类似的建筑。
而在更远处,似乎还有更多……
这些防御工事密密麻麻地扼守住了几乎所有交通要道,重要的战略节点位置甚至交叉建了三座!
若是策略游戏中,或许可以微操军队从两个堡垒间挤过去,毕竟那上面的火炮不可能覆盖两三英里的范围。但在实际作战中,这是完全不可能的。
数万大军行军时,队列可能会有十多公里长,敌人不时从堡垒里冲出来突袭你一下,行军状态的队列可是毫无抵抗能力的。
到时候敌袭可能杀不了你几个人,队列混乱导致的踩踏却能造成严重的伤亡,而且极为打击士气。
所以至少要拔掉几个防御点,清理出至少七八英里宽的道路,用部分兵力沿两侧列阵防御,其他人才敢从中间通过。
其实即便如此都不能保证安全,毕竟行军队列太长,很可能出现防守漏洞。
康沃利斯看着参谋在地图上标注出来的红圈,拼命压抑着胸中怒气,咬牙喝道:
“把所有的大炮都给我调来!给我轰碎那个‘谷仓’!”
参谋一愣:“谷仓?”
“就是高地上的那东西!该死的,随便叫什么吧!不惜一切代价攻下它!”
“是,将军!”
马拉塔和海德拉巴的仆从军被拉了上来,开始一拨一拨不停地涌向土丘上的“帕”,但却被一次次地挡了回来。
在焦躁的等待中一连过了9天之后,有一门英军的12磅炮准确地击中了“帕”顶部的防守火炮——这种几率在滑膛炮时代,基本上和买中大乐透头奖差不多。
随后康沃利斯的精锐掷弹兵不惜伤亡,终于攻破最后一道围墙,涌入了“帕”中间的高塔里。
康沃利斯顿觉浑身畅快,如同便秘了9天之后终于排了出来,用手杖指着“帕”对参谋道:
“把守军的指挥官带来,他们的顽强值得我称赞。”
那参谋还未离去,就见“帕”上的高塔一震,大量黑烟喷涌而出,随即便是“轰”一声巨响。
很快,传讯兵将前方的消息送来,迈索尔人在堡垒里埋了火药,炸死了30多名掷弹兵,同时只抓到了5名受伤的俘虏。
康沃利斯脸色铁青地看着那土丘上的废墟,又向南望去,心知在那里还有好几座这种“谷仓”等着自己,顿觉胃里一阵痉挛,差点儿吐了出来……
实际上,玛古努斯已经带着迈索尔农奴在整个曼加洛尔修筑了超过70座“帕”,并且还在不断施工中。每座“帕”只储备25天的粮食和饮用水——对它们的防守要求就是这么久,之后守军就能撤退了。
而英国人至少要拔掉其中的四分之一,才能顺利通过曼加洛尔地区。
就算他们每次都能鸿运当头,直接命中守军的大炮,也得耗费9天时间,那么搞定曼加洛尔就需要160天……
而这只是迈索尔西北部一个不大的省而已,后面的塞林伽巴丹和迈索尔城的面积更为广阔,没有两三年时间,基本上不可能打穿迈索尔。
这就是约瑟夫为迈索尔量身定制的防守策略。
“帕”这种东西在人力资源比较珍贵,且建筑技术发达的欧洲几乎没有任何价值,投入一些钱修建棱堡才更划算。但在可以免费征调大量农奴进行劳役的印度,“帕”却显得极为合适。
虽然不像费尔南说的“零成本”——施工确实没什么费用,但大炮、火药、屯粮以及运输还是要花些钱的——一座“帕”只需提普苏丹投入约400英镑,也就是1万里弗,其中很大一部分还由地方上的贵族分担。对于迈索尔来说,几乎可以无限修建。
同时,这东西对建筑技能要求极低,太平洋小岛上的原始部落都能搞定,成熟的封建制国家更是没有问题。
最重要是的,放在其他地方,进攻方完全可以慢慢啃,早晚能把土木结构的“帕”给磨掉,但英国人劳师远征,成本极高,拖上几年时间会令他们赔到吐血。
而且,“迈索尔之虎”可不是等闲之辈,会枯坐着等英国人来打。
就在康沃利斯向第二座“帕”发起进攻之际,提普苏丹已经率领1万7千大军攻入特拉凡科。
特拉凡科根本不是对手,只得慌忙向英国人求救。
康沃利斯那边手忙脚乱地抽调了3千英军加1万多仆从军,由皇家海军运载着赶往特拉凡科。船刚离开港口三天,就传来了特拉凡科王公向迈索尔投降的消息。
至此,迈索尔南部再无任何敌对势力。
提普苏丹则在拉法耶特的建议下,立刻率主力赶往东面的卡纳提克——西北侧的战场由拉法耶特指挥2万迈索尔军队,依托“帕”防御,根本不用他分心。
如果卡纳提克被攻陷,整个印度半岛的南部便全部落入迈索尔手中,英国的战略局势将会变得极为难看。
与此同时,法国驻迈索尔领事萨拉赫与迈索尔高官沙阿正悄然赶往海德拉巴。王太子殿下说过,印度人非常爱占便宜,同时毫无信用。
如果能用利益拉拢海德拉巴反水——他们几十年前还曾和迈索尔联手对付英国——那当然最好,就算做不到,也能让英国付出更多成本用于稳住海德拉巴。
……
慕尼黑西郊。
塔列朗整了整衣衫,迈步走下马车,又回身示意随行的卫队:
“请一定看好那家伙。跟我来吧。”
3名士兵押着一个被绑成粽子的中年男子,跟在法国外交大臣身后,朝慕尼黑宫走去。
四周的乐声响起。巴伐利亚大公卡尔·奥特多尔隔着仪仗队站在宫门口,微笑着看向到访的法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