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不说话,我们就当你同意了!”
于是两个姑姑很愉快的商定好了,端午节去看龙舟,大侄子陪同。
说完了正事,惜春笑道:“蓉哥儿,今儿下午秦姑娘来过,可惜你又来晚了。”
“是很可惜呢。”
林黛玉斜着眼撇了贾蓉一眼。
贾蓉吃了口茶,淡淡一笑。
“哪有什么可惜的,我不信有人能比两个姑姑还漂亮。”
“嘻嘻。”
惜春果然又眉开眼笑起来。
林黛玉眸子看向远处,仿佛什么也没听见,只是面上微微红了一点点点……
惜春怕林姐姐又生气,忙笑道:“今儿晚上咱们一起吃饭吧?我做东道,庆贺蓉哥儿中案首。”
贾蓉自然不推辞。
林黛玉半推半就的被惜春拉着,三人在惜春院子里的廊下摆了一桌,十几个小菜,时鲜果盘,另外两壶果酒。
入画,紫鹃,萧萧在一旁倒酒伺候,巧画,琥珀,晴雯,雪雁在外面院子里说笑。
惜春摆了摆手道:“这里不用你们几个伺候了,下去吃饭吧,喜欢吃什么就去问厨房里要。”
入画等人皆笑道:“前儿姑娘已经赏红包了,今天又赏我们席面。”
惜春笑道:“今儿高兴,替蓉哥儿赏你们的。”
众丫头忙行礼:“谢姑娘,谢大爷。”
说完,你推我我拉你嘻嘻哈哈的去外面吃酒玩闹去了。
入画道:“我要吃红烧驴鱼。”
萧萧道:“我要吃老鸭煲!”
琥珀道:“我想吃肘子火腿!”
紫鹃弱弱道:“我吃……豆腐皮吧。”
巧画嗤嗤笑道:“看她没出息的样儿,点个豆腐皮儿,这可是大姑娘,蓉大爷赏的席面,大胆点儿——我要吃鹅掌鸭信!”
晴雯暗自庆幸,还好没去西府的破落户,“我吃清蒸螃蟹!”
……
院试以后,各奔前程。
没有中榜的学子大部分都选择留在书院继续苦读,期待下一科院试。
中榜的秀才有留下来继续苦读的,有外出游历增长见闻的,有去国子监的,也有衣锦还乡的,不一而论。
“顺之,继文,你们俩都决定去国子监吗?”夜梦书语气里有一些惆怅。
谢继文听了苦笑道:“我不想去啊,听说内监管的极严,不能轻易外出,只是没办法,老爷子一定要我去。”
贾蓉笑道:“何必如此惆怅,国子监也好西山书院也罢,都在京都,离得也不远,想见面不也容易?”
“说的也是。”夜梦书举起酒杯:“咱们兄弟今日一醉方休!”
“请!”
“请”
酒过三巡,宋玉姗姗来迟。
“酒都吃完了,你才来!”
“先自罚三大海!”
“认罚!认罚!”
宋玉坐下,“咕嘟咕嘟”的连干了三碗,“哗啦”就歪桌子底下去了。
三人,无语。
“我天,你来干什么的?”
“是不是撞客了?”
“不!”
宋玉从桌子底下爬了起来,摇摇晃晃,声音却坚定道:“我已经决定,去江南求学!
“江南文风鼎盛,有传闻那边的儒童在咱们这里能中举人!”
夜梦书摇头道:“不至于,你也太涨南人志气,灭我们北人威风了,南北差距确实有,但近些年我北方士子多有翘楚,像顺之,继文,张明等人,绝不比他们差多少的!”
……
金陵,秦淮河畔,花锦楼上。
一群手拿折扇,风度翩翩,英俊潇洒的公子哥正在楼顶的雅间饮着酒,高谈阔。
“前些日子听闻北地有人差一点中小三元,你们听说没?”
“那个国公府的贾顺之么?听说了一些。”
“呵呵,他们那边也配叫案首么?我江南随便找个儒童去都能在那边中个案首。”
“也不能这么说。”
一名被众星捧月般围在中间的英俊少年,脸上带着几分玩味的轻笑,时不时的动手摇两下扇子,十分潇洒。
正是李敏之孙子,今岁金陵应天府院试案首:李春。
此时,李春轻轻摇了下扇子,笑道:“能中案首,还是有一些本事的。只是……不多。”
“哈哈哈……”
众人都笑了起来。
一人笑道:“听闻这位贾案首还是当朝兵部尚书贾大人的嫡孙。”
“呵。”
又有人轻笑了一声:“兵部尚书?不过是半个武夫罢了,李兄祖父这次进京最少也是礼部尚书起步吧?”
李春淡淡一笑,十分谦虚道:“直接入阁参赞朝政暂不敢说,礼部尚书是板上钉钉的。”
旁边众人顿时惊叹,一阵马屁拍上去。
“恭喜恭喜。”
“李大人回朝执掌礼部,我等读书人之福也!”
“皇上英明!”
“李兄这次也跟着李大人去京都吗?好让那边人见识见识,什么才是真正的案首!”
“没错,什么阿猫阿狗的称案首,岂不是玷污了这两个字?”
“哈哈李兄,你可要手下留情一些,别把人家案首吓着了。”
李春谦虚的笑了笑,说道:“贾顺之吗?我不跟他比。”
“当年他祖父就一直被我祖父压的死死的,最后勉强中了个二甲进士,而我祖父高中第一名状元。”
“我若是跟他比,岂不是坠了祖父的名头?”
众人忙道:
“这不假。”
“随便找个儒童去比也就罢了。”
“李尚书文章天下第一!”
……
傍晚,李春有些醉醺醺的回府。
李敏之见了,微微有些皱眉。
“春哥儿,今日怎么回来的这么晚?又去哪里吃酒了?”
李春喝的有些晕晕乎乎的,摇头晃脑的笑道:“回祖父的话,今日跟考中秀才的同窗一起吃酒,不自觉忘了时间,因此回来的有些晚了。”
李敏之点了点头。
“这也罢了,考完试这几天稍微放松一下也是好的。”
“只是切记不可骄傲,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远的不说,前次我进京就遇到了两个比你还小一些的少年,文章皆不在你之下。”
李敏之感觉自己的孙子考中案首之后有些骄傲自满,忍不住出言提醒。
李春忙谦虚道:“孙儿明白的。”
他更明白的是:祖父这么说只是为了激励他。
怎么可能有人能胜过他呢?
……
“你不说话,我们就当你同意了!”
于是两个姑姑很愉快的商定好了,端午节去看龙舟,大侄子陪同。
说完了正事,惜春笑道:“蓉哥儿,今儿下午秦姑娘来过,可惜你又来晚了。”
“是很可惜呢。”
林黛玉斜着眼撇了贾蓉一眼。
贾蓉吃了口茶,淡淡一笑。
“哪有什么可惜的,我不信有人能比两个姑姑还漂亮。”
“嘻嘻。”
惜春果然又眉开眼笑起来。
林黛玉眸子看向远处,仿佛什么也没听见,只是面上微微红了一点点点……
惜春怕林姐姐又生气,忙笑道:“今儿晚上咱们一起吃饭吧?我做东道,庆贺蓉哥儿中案首。”
贾蓉自然不推辞。
林黛玉半推半就的被惜春拉着,三人在惜春院子里的廊下摆了一桌,十几个小菜,时鲜果盘,另外两壶果酒。
入画,紫鹃,萧萧在一旁倒酒伺候,巧画,琥珀,晴雯,雪雁在外面院子里说笑。
惜春摆了摆手道:“这里不用你们几个伺候了,下去吃饭吧,喜欢吃什么就去问厨房里要。”
入画等人皆笑道:“前儿姑娘已经赏红包了,今天又赏我们席面。”
惜春笑道:“今儿高兴,替蓉哥儿赏你们的。”
众丫头忙行礼:“谢姑娘,谢大爷。”
说完,你推我我拉你嘻嘻哈哈的去外面吃酒玩闹去了。
入画道:“我要吃红烧驴鱼。”
萧萧道:“我要吃老鸭煲!”
琥珀道:“我想吃肘子火腿!”
紫鹃弱弱道:“我吃……豆腐皮吧。”
巧画嗤嗤笑道:“看她没出息的样儿,点个豆腐皮儿,这可是大姑娘,蓉大爷赏的席面,大胆点儿——我要吃鹅掌鸭信!”
晴雯暗自庆幸,还好没去西府的破落户,“我吃清蒸螃蟹!”
……
院试以后,各奔前程。
没有中榜的学子大部分都选择留在书院继续苦读,期待下一科院试。
中榜的秀才有留下来继续苦读的,有外出游历增长见闻的,有去国子监的,也有衣锦还乡的,不一而论。
“顺之,继文,你们俩都决定去国子监吗?”夜梦书语气里有一些惆怅。
谢继文听了苦笑道:“我不想去啊,听说内监管的极严,不能轻易外出,只是没办法,老爷子一定要我去。”
贾蓉笑道:“何必如此惆怅,国子监也好西山书院也罢,都在京都,离得也不远,想见面不也容易?”
“说的也是。”夜梦书举起酒杯:“咱们兄弟今日一醉方休!”
“请!”
“请”
酒过三巡,宋玉姗姗来迟。
“酒都吃完了,你才来!”
“先自罚三大海!”
“认罚!认罚!”
宋玉坐下,“咕嘟咕嘟”的连干了三碗,“哗啦”就歪桌子底下去了。
三人,无语。
“我天,你来干什么的?”
“是不是撞客了?”
“不!”
宋玉从桌子底下爬了起来,摇摇晃晃,声音却坚定道:“我已经决定,去江南求学!
“江南文风鼎盛,有传闻那边的儒童在咱们这里能中举人!”
夜梦书摇头道:“不至于,你也太涨南人志气,灭我们北人威风了,南北差距确实有,但近些年我北方士子多有翘楚,像顺之,继文,张明等人,绝不比他们差多少的!”
……
金陵,秦淮河畔,花锦楼上。
一群手拿折扇,风度翩翩,英俊潇洒的公子哥正在楼顶的雅间饮着酒,高谈阔。
“前些日子听闻北地有人差一点中小三元,你们听说没?”
“那个国公府的贾顺之么?听说了一些。”
“呵呵,他们那边也配叫案首么?我江南随便找个儒童去都能在那边中个案首。”
“也不能这么说。”
一名被众星捧月般围在中间的英俊少年,脸上带着几分玩味的轻笑,时不时的动手摇两下扇子,十分潇洒。
正是李敏之孙子,今岁金陵应天府院试案首:李春。
此时,李春轻轻摇了下扇子,笑道:“能中案首,还是有一些本事的。只是……不多。”
“哈哈哈……”
众人都笑了起来。
一人笑道:“听闻这位贾案首还是当朝兵部尚书贾大人的嫡孙。”
“呵。”
又有人轻笑了一声:“兵部尚书?不过是半个武夫罢了,李兄祖父这次进京最少也是礼部尚书起步吧?”
李春淡淡一笑,十分谦虚道:“直接入阁参赞朝政暂不敢说,礼部尚书是板上钉钉的。”
旁边众人顿时惊叹,一阵马屁拍上去。
“恭喜恭喜。”
“李大人回朝执掌礼部,我等读书人之福也!”
“皇上英明!”
“李兄这次也跟着李大人去京都吗?好让那边人见识见识,什么才是真正的案首!”
“没错,什么阿猫阿狗的称案首,岂不是玷污了这两个字?”
“哈哈李兄,你可要手下留情一些,别把人家案首吓着了。”
李春谦虚的笑了笑,说道:“贾顺之吗?我不跟他比。”
“当年他祖父就一直被我祖父压的死死的,最后勉强中了个二甲进士,而我祖父高中第一名状元。”
“我若是跟他比,岂不是坠了祖父的名头?”
众人忙道:
“这不假。”
“随便找个儒童去比也就罢了。”
“李尚书文章天下第一!”
……
傍晚,李春有些醉醺醺的回府。
李敏之见了,微微有些皱眉。
“春哥儿,今日怎么回来的这么晚?又去哪里吃酒了?”
李春喝的有些晕晕乎乎的,摇头晃脑的笑道:“回祖父的话,今日跟考中秀才的同窗一起吃酒,不自觉忘了时间,因此回来的有些晚了。”
李敏之点了点头。
“这也罢了,考完试这几天稍微放松一下也是好的。”
“只是切记不可骄傲,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远的不说,前次我进京就遇到了两个比你还小一些的少年,文章皆不在你之下。”
李敏之感觉自己的孙子考中案首之后有些骄傲自满,忍不住出言提醒。
李春忙谦虚道:“孙儿明白的。”
他更明白的是:祖父这么说只是为了激励他。
怎么可能有人能胜过他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