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一清早。

    张周作为兵部尚书,与兵部的“熊大、熊二”,也就是左侍郎熊翀和右侍郎熊绣,一起出现在了奉天殿的朝议上。

    张周回朝之后第一次与众人面前露脸,自然是吸引了太多的目光,从朝议之前一堆人就对他评头论足的,大概都觉得,以后这朝堂上应该是不太会消停了。

    但张周始终也是进士出身,跟一些儒臣之间还是有沟通的方式和渠道,况且在朝中与他为敌的人也是“越来越少”,对他态度转向缓和,甚至是选择中立或是倾向于他的人,愈发增多。

    朝议开始。

    朱祐樘先是让萧敬当众宣布了以张周为兵部尚书之事,因为事情已经提前于朝堂上商议过,所以并未遭遇到任何的阻力。

    “秉宽,你先奏禀一下山东地面剿灭盗寇之事。”

    朱祐樘先想让张周在人前“露脸”。

    张周亲自参与的战事太少了,好像山东钟十二一伙贼寇,能被张周亲自围剿,那简直是他们八辈子修来的福气。

    再加上这场战事还有太子朱厚照参与,朱祐樘明知道不过只是一次普通的剿匪行动,也会拿出来大书特书。

    张周随即便以兵部尚书,前线剿匪副帅的身份,向皇帝表明了此战的过程:“……太子审时度势之后,认为后山或是贼寇逃窜之途径,遂亲自引兵数百,截于道旁,待贼寇车马经过之时以兵拦截,以兵不血刃将贼寇倾覆。太子勇猛果敢,本要亲自上前与贼寇拼杀,是臣阻拦了他未让他亲身犯险。”

    这话若是以奏疏的方式呈递上去,或也没什么。

    可张周好似说故事一般,在朝堂上讲出来,大臣们听了差点没当场炸锅骂人。

    闹着玩呢?

    带太子去剿灭盗寇就算了,居然还让太子亲自上阵?

    听你小子的意思,如果你不阻拦,太子还打算去跟贼寇拼命是吧?

    朱祐樘道:“太子一向受西北军政之事的影响,耳濡目染之下难免会有一些孩童的稚气和无畏,朕也曾多次指点过他,让他不要意气用事。秉宽,你阻拦得很好,未让他犯险,但他策划此战也是居功的。”

    在场大臣听了都汗颜。

    很多人在想。

    陛下,难道您听不出来,其实张秉宽就是在糊弄您?什么太子亲自策划的,根本就是张秉宽把功劳往太子身上推而已,一个十岁的熊孩子,能有多少见识?

    这思路谁都能理清,但话却不好说,唯独只有喜欢调侃的谢迁走出来笑道:“蔡国公果真是善于教导太子,竟在此等时候,以太子的策略为先?”

    张周道:“谢阁老说得正是,其实本来我也打算自行领兵的,但奈何贼寇来势汹汹,截于运河周边两岸,地方官府无所作为,这时候我与太子北上,也是被逼着没法。可别小瞧了太子,太子在军政方面的见地,很多时候也是让人称道的,既然太子的策略得当,我为何不听呢?”

    言外之意,我们作战完全是被迫的。

    敌人就挡在面前,我们又没跟钟十二的主力正面硬拼,只是去端了钟十二的老巢,随后也不恋战就北上了。

    用太子的策略……围个山寨而已,还需要计较到底是谁的策略吗?结果是胜,那就行了。

    谢迁耸耸肩,也懒得说什么了。

    ……

    ……

    山东剿匪的事说完,朱祐樘心情倒也不错。

    本来他还想在朝堂上,就太子南下南京这件事,好好抨击一番,甚至对东宫讲官也进行一番惩戒,毕竟是东宫讲官平时没把他儿子教好。

    奈何因为张周是东宫讲官一员,皇帝竟好像忘了这回事一般,就好像太子外出是他准许的一般,这件事就算是如此揭过了。

    私下里……

    大概朱祐樘还是会教训儿子的。

    随后由李荣,将皇帝差遣张周、陈宽二人,配合对京营士兵进行淘汰和更换之事,当众宣布。

    此消息一出,朝堂上登时感觉到一股压抑的氛围,尤其是西班武勋那边,明显能感觉到极大的压力。

    动京营,相当于动大明的根本,京师戍卫军队的稳定,也涉及到方方面面,毕竟大明的勋臣多半都是在京营中供职的,这也等于是动了大明勋臣的利益……涉及到的事情太多,以往大明不是不想改革,最后一直到正德时期才完成初步改革,还是通过中原叛乱等外部因素所催生。

    说白了,都知道弊端很多,但都不敢动。

    “臣领命。”张周最后走出来,显得意气风发态度坚决。

    兵部右侍郎熊绣走出来道:“启禀陛下,在京三大营等将士革操等事,关乎数万将士及百姓福祉,牵一发而动全身,还请陛下三思而定。”

    不是旁人出来反对,而是张周的属下出来,有点兵部衙门后院起火的意思。

    朱祐樘道:“只是因为有牵连,就要有病而不医吗?京营自成化初年以来,可说是一潭死水,往年以都督府、兵部详查冗官之相,每次都是不了了之。如今大明边政锐意进取,若是朕的脚底下都要死水一片,让朕如何放心把京畿的戍卫交到他们手上?英国公!”

    张懋立在那,本来还在摇头晃脑听热闹。

    突然被皇帝点名,他睁开眼缓步走上前,一副老态龙钟的模样道:“老臣在。”

    朱祐樘厉声道:“你对于此事,有如何的见地?”

    张懋回头瞅了张周一眼,这才道:“老臣也认为京营之中弊端甚多,只是因为长年累月所成,以至于积弊难消,对于革除弊政之事,老臣本是义不容辞,奈何老臣如今已经是年老昏聩,只怕难以承担此职责。”

    换了别人,若是在皇帝面前这么叫苦,必然被皇帝厌憎,甚至直接将其扫地出朝堂。

    但张懋就是有此底气这么叫苦。

    甚至以此来表明,他不想趟浑水,革除弊政啥的,让张秉宽自己去,休想让我张老头为此得罪那么多人。

    “你年老了,的确在很多事上力不能及。”朱祐樘道,“但你要为此出一份力,你儿子张锐,在军中一直有威名,之前你也屡次跟朕提出,想让他在军中多有历练,那就趁此机会,让他跟秉宽一起执行此事!你有问题吗?”

    “啊?”

    张懋一听,这叫什么事?

    我没亲自上,让我儿子张锐上?那小子……

    “陛下,犬子他病情刚好……”张懋的意思,我不上,我儿子也不能上啊。

    朱祐樘道:“你儿子的软脚病,秉宽早就给他治好了,先前宫廷宿卫选拔时,他的表现朕看在眼里,难道你认为朕眼瞎吗?就这么定了!”

    此话一出,不但是文臣,连武勋很多人也都在偷笑。

    分明在笑张老头偷鸡不成蚀把米。

    一边想抽身事外隔岸观火,结果把儿子给搭进去,你张老头亲自上或还有威名撑着,下面的勋臣和将领、士兵对你不敢乱来,但若是你儿子往上冲,怕是不死也要脱层皮吧?

    谢迁又走出来道:“陛下,此事既事关重大,是否先以兵部、都督府探个底?待来年春暖花开之后,再行拟定淘汰和更替的方案?”

    这也说明,内阁并不反对改革。

    只是认为应该一步步来,若是把京营中人逼得太狠,容易激发哗变之类的,那就不好了。

    朱祐樘道:“朕不过是要将京营中的老弱、冗员和名不副实的一群人给淘汰下来,还用如此大费周章?还是说诸位卿家认为,此事放秉宽去做,对他来说难以完成?”

    谢迁侧目看了张周一眼道:“蔡国公刚接掌兵部,如今又正值年关,很多事当缓步推进为好。”

    “不用了。”朱祐樘道,“任何的脓疮挑破,都需要一次根除,越是缓,越容易出现挤不完挑不净的状况,朕对秉宽是有信心的。”

    谢迁回过头看了李东阳一眼,大概是想让李东阳这个智囊出来反对一下。

    这就体现出内阁的“大格局”。

    看起来不太反对,只是提议要缓,但谢迁都能看出来,皇帝是想借张周改革的手,让张周把京营、兵部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

    在淘汰冗余的同时,张周必然会把一批新锐提拔起来,甚至从九边各处调遣不少的亲信到京营中来,到那时大明的军政就近乎被张周所掌控了,等张周事成之后,再想反对就难了。

    但无论是刘健,还是李东阳,在面对此等问题时都选择了沉默不言。

    看是能看得懂的,但大方向能变得动吗?

    ……

    ……

    京营改革的事完成,随后朱祐樘提到了大明户籍统计之事。

    以大明的传统,每过几年,都会统计大明的户数、人口、田亩数量等事,而恰恰当年就是统计年。

    历史上弘治十三年年底前所统计的,“……是岁,天下户一千四十万二千五百一十九户,口五千八十五万八千九百三十七口,田八百二十六万九千九百八十一顷……”

    也就是说,到大明弘治十三年,人口已经过五千万了。

    这是在红薯、玉米正式进入华夏之前……而张周的目的,就是把这两种作物引进华夏,至于土豆……这种作物于土地贫瘠的地方很难广泛种植,就好像几百年后,基本上对于普通人来说,穷困的吃地瓜,条件稍微好一些的吃窝窝头……这两种粗粮近乎贯穿一个人饮食的一生,土豆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仍旧是奢侈品。

    因为当年各省统计的结果尚未完全汇报上来,且因为有了张周的存在,其实大明人口方面已比统计数字有所增长。

    张周也没法以历史所知晓的知识,做完善的总结。

    说白了。

    就是他所产生的蝴蝶效应,已经让很多历史知识变得不再有绝对的权威性,如今也只有天灾方面的事情,大抵还会按照历史记录所发展。

    如今让张周再去推测鞑靼人几时寇边……那跟胡说八道没什么区别。

    人事上,一切都因为张周影响力的扩大,而走上了岔路。

    ……

    ……

    朝议结束。

    张周作为兵部尚书,自然是有人过来道贺的,甚至最先过来道贺的,就是先前跟张周有言语上争执的谢迁。

    谢迁笑道:“秉宽,从此以后,朝堂共处,你可要用心为朝廷做事。”

    张周心说,这算是没有任何营养的期许吗?还是你尤侃侃的谢于乔迂拙到没话找话的地步?

    正说着,李荣走进来,对张周道:“张部堂,陛下刚有吩咐下来,说是您近日刚回京,有涉及到军械厂、王恭厂等很多事务,尚且需要您亲自督办,至于朝参之事,能免则免了。”

    “免朝参?”谢迁闻言皱眉。

    对于大明的官员,一般年老身体有疾病的,皇帝体恤的话,是可以免朝参的。

    像张周这样年轻气盛的,一看就是龙精虎猛的,怎么也不像是老态龙钟不能每天上朝的……

    张周笑道:“多谢陛下体谅。”

    李荣笑盈盈道:“您要谢恩,不妨随咱家前去西暖阁,陛下已在西暖阁恭候。另外陛下有旨,上听处今日便正式行事了。”

    李东阳走过来问道:“上听处入值之人不是还没定下来?”

    “张部堂是早就定好的。”李荣提醒了一下。

    大概的意思是。

    别人是不是上听处成员不重要,陛下要的,是这位张尚书在上听处,他一个人顶一个衙门了。

    你们不是喜欢找一群没用的人给他打下手,意思是要削弱上听处在朝的地位吗?

    那也无妨。

    如果张周的手下没能力,皇帝听他一个人的意见就够。

    皇帝在还没定下上听处成员的情况下,直接让李荣来宣布上听处挂牌营业,等于是反将了众大臣一军……也让他们意识到,皇帝所谓的上听处只是给张周一个人所设,这是逼着文臣在上听处中安排有能力的人,去制衡张周。

    而不是找一群没能力的人去扯后腿。

    “那是该去谢恩了。”张周笑道,“劳烦李公公引路。”

    “请!”

    本来林瀚、沈禄等人还没等过来找张周道贺,却是张周这边就已经被李荣给叫走了。

    且还是单独入内廷面圣,这待遇明显就比内阁首辅还高一筹。

    是个大臣都能看出来,这朝堂格局已经跟以往完全不同了。

    ……

    ……

    乾清宫旁的西暖阁。

    此时贤妃母子已经迁出了此处,这里成为朱祐樘平时办公之所,寒冬腊月的,朱祐樘进到里面大概就有种不想出去的意思。

    君臣见礼之后。

    朱祐樘道:“秉宽,朕知道,也该多出去走走,但这天太冷了。昨日一场雪,京师各处都有赈济灾民的奏请,话说去年中原还是有地方闹了旱灾,有百姓往京师周边聚拢,朕对于天灾人祸……也是无可奈何啊。”

    再好的年景,也会遭灾,也会有灾民。

    在这年头,全靠天吃饭,百姓对于天时的依赖太重,光靠朝廷的赈济是没用的。

    或者说,朝廷上层的本意是好的,没有哪个皇帝想自挖墙角,但奈何不是所有的灾情都会被如实上报,也不是每一粒粮食都会发到灾民手上。

    这就会导致上下之间讯息和沟通的断层。

    “朕让皇宫各处凑了几千两银子,添置一些冬衣,给京师之外的灾民发上,另外最近京师周边也都在开设粥场,朕希望今年冬天,不会有任何一名百姓因为穷困和流离,而失去性命,来年他们都能平安回到乡土。”

    朱祐樘体现出了一个仁君的宽厚。

    张周道:“陛下,赈灾之事臣不太懂,不能为您分忧。”

    “不用处处都倚赖于你,如果赈灾这点小事,也需要你的话,那你不是忙死了?”朱祐樘笑呵呵的模样。

    从朱祐樘的神色,也体现出,当年京师周边流民的情况,其实已是历年最好的。

    中原百姓遭灾,一般最先往京师周边聚拢,因为顺天府是皇帝跟百姓之间沟通最近的地方,一切发生的事情,也是最容易通过一些渠道传到皇帝耳中的……在赈灾方面时效性也是最好的。

    “秉宽,给你看个好东西。”

    朱祐樘拉张周到西暖阁他的案桌旁。

    随即打开一方木匣,里面是一堆好似公文案牍的东西。

    “陛下,这是……”

    张周也不明白朱祐樘又兴起什么奇怪的兴趣。

    朱祐樘道:“这些是朕从各处找来的方术丹方,但朕不是很懂,你给参详一下……”

    张周一听就明白了。

    朱祐樘其实在心中,仍旧是倾向于把他这个仁臣,当成是方士看待的。

    或者说,朱祐樘心中长生的梦想,近乎全都寄托在他张秉宽身上了。

    张周道:“陛下,若是这尘世间的普通药草,就能让人长生的话,那估计这世上早就有长生之人。陛下还是不应把太多的精神放在这方面才是。”

    拆台也是要拆的。

    “朕不求长生,求个延年益寿,求个强身健体总未超出人之常情吧?”

    朱祐樘道,“朕也知道,不该求于神明仙草,但朕也翻阅过很多的典籍,得知自古以来,百岁以上的老人还是很多的。朕再退一步,哪怕让朕强身健体十五年,让朕能亲自看到平草原,朕也是心满意足的。秉宽,你有何良策?”

    张周笑道:“陛下,臣怕您虚不受补。”

    朱祐樘摆摆手道:“不怕,朕现在身体比头几年好多了,就算你下点猛药,朕也能受得住!若是常年当个病秧子,还真不如风风火火好好活几年!秉宽,你有什么良方,尽管用,朕都受得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