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地作战。

    大明将士只负责放冷炮,并不能追逐而上,鞑靼人在机动性上仍旧比大明军队高。

    只是场面对大明军队非常有利,就在于鞑靼人在见到有火炮之后,就好像惊弓之鸟一般,四散而逃,莫说是牛羊牲口财货这些,就算是老弱病残他们都顾不上了。

    场面非常混乱。

    大明派出去的二百敢死队,并没有能第一时间冲到前线,但他们却在进入到鞑靼人营地之后,形成了完全的收割和屠杀。

    作为敢死队,他们也收获了比别人更多的东西,那就是鞑靼人的脑袋。

    崔元作为主帅,此时很着急,眼见鞑靼人的精壮全往另一侧逃走,自己派出去的人却追不上,只能挑老弱病残,或者是堕马和因为拥堵等来不及逃走的青壮年鞑靼男子下手,明明是天大的功劳,很可能会因此而大打折扣……

    在崔元心中,这可是一把好牌,火炮形成这么大的震慑力,如果不能因此而直接将泼天的功劳揽在自己手上,那可就真的是人生的浪费了。

    “追……不行!如果我们再出去的话,那鞑子就知道咱的人不多……不对,咱应该冲杀出去,现在本来人也不多。”

    崔元作为主帅,这会情绪紧张到已经自乱阵脚。

    他的军令并没有发出去。

    旁边的部将道:“大人,这天有点黑,黑咕隆咚的,如果鞑子突然折杀回来,可就不妙了。”

    “怕什么?”崔元厉喝道,“剩下的人,全都冲上去,先把鞑子的寨子给点了,起火光,也给安边侯打招呼,让他们知道应该往哪堵截。”

    “是。”

    部将知道,这位崔驸马现在是要玩命了。

    明明不用拼命,光靠眼下的收获,就已经能奏个大捷了,结果还要继续往外博,大概有点是在赌的意思,明明可以见好就收,干嘛一定要玩命呢?

    有的人想战,有的人想撤,对于蓟镇出身的多数将领来说,拼命这回事跟他们有点远,过去几十年,鞑靼人入侵的重点一直都是宣大和三边,蓟镇这边也算是久不经历大战,上一次大战就是巡抚王宪带一路人马奇袭潢水,也是这么一场夜色中的雪地战。

    很多蓟州镇的将士也在想,我们跟这雪天还真有缘。

    ……

    ……

    大明军队本来就不多,这次一并都冲杀出去。

    反正是收获成果,能用的火炮和火铳一并用上,同时还准备了长矛和马刀等,冲上去就是一顿收拾。

    随着鞑靼的营地被点燃,这场战事也在往不可预估的方向发展,鞑靼人似乎也被激发了一定的血性,随后派出一路人马过来偷袭,想袭击大明军队的后方,但人数并不多,大明的火炮转头一顿轰炸,也没什么成果,却将鞑靼骑兵成功给逼退。

    如此一来,鞑靼骑兵的目的也达到,那就是暂缓了大明火炮阵的推进,为他们剩下的部民转移,争取到了时间。

    崔元带着人马,举着火把往前冲,为了让声势更壮大一些,有的士兵甚至是举着两个火把,以营造大明军队士兵多的迹象,但再怎么多,也不及鞑靼营地内人数的十分之一,甚至可能也就三四十分之一,鞑靼此处山谷内,至少有三四万的聚集人口,近乎相当于察哈尔部的一个万户营地了。

    就在崔元带兵突进时。

    此时的朱凤,也在带兵冒着风雪前行,虽然山谷内没怎么下雪,但就在二十多里之外,却开始下雪,路也非常不好走。

    因为走的都近乎是荒漠,夜行军的大明将士,也有一种未知的忧虑在里面,谁知道这种行军是否有意义呢?只是上级告知他们,前面有鞑子,是去建功立业的,多数人觉得,这种天气和环境,根本没法与鞑靼人一战。

    不过好在这次出征的主要兵马,是之前潢水一战的精锐,他们中有两三千人马是参加过那场惨烈战事的,由他们作为老兵,带着新人行军,讲述一下曾经在潢水一战的遭遇,也让更多没上过血腥战场的士兵少了几分恐惧和焦虑。

    “侯爷,前面已经发信号了。”

    就在朱凤也有些懈怠,甚至打算让将士们先休整时,却是有将领过来跟他报告。

    “是吗?”

    朱凤认真看了看四周的天空,并没有发现所谓的信号。

    将领道:“是斥候在高处看到的,是让我们进攻的信号,明显是因为崔将军那边已经得手了。”

    “嗯……”

    朱凤并不能表示认同。

    本来他跟崔元所提示的,就是这次的战事我们不得不冲,结果不重要,态度很重要。

    这是为防止回去之后,被言官参劾,先损害了自己的利益不说,也可能会连带损害张周的利益,被人说张周选出来的人,结果在战场上畏首畏尾。

    至于这次战事的结果,他也没多看重,甚至觉得,双方对峙之后各奔东西,其实也是一种好事。

    至少自己不用太拼命,而将士们也能回到大明……不然的话还能怎样?为了让自己得到一个更高的爵位?还是在军中得到更高的名望?

    朱凤作为一个世家子弟,很多时候也是一个利己主义者,只是在很多时候他不肯承认,别人对他逐渐轻视,也正是因为看到他的不求上进,以及发现他并不能带下面的将士取得想要的军功。

    这次朱凤被作为副帅,朱祐樘和张周也有这方面的考量。

    必须要有人能对朱凤形成鞭策,而这个人最好就是之前曾在宁夏一战中以莽而著称的崔元……但其实崔元的情况也没比朱凤好到哪去,都是得到军功和爵位之后,开始有懈怠的情绪,想得到又怕失去。

    “在哪边?”朱凤问道。

    之前他跟崔元一样,都不想硬战。

    但眼下是两个臭皮匠,互相勉励,到最后又不得不联手。

    或者说这次的机会也的确是太好了,自己在武器上有极大的优势,如果就是不战的话,也显得太窝囊了。

    “在那边,好像是……北边……”

    “嗯。”

    朱凤道,“传令下去,加速行军,必须要赶在鞑靼人撤退之前,堵截他们。”

    “要不要去增援?要是崔驸马那边……”

    “增援是来不及的,不过我们距离他们也不远,如果他们遇到麻烦,会往我们这边靠近的,我们再杀回去,鞑靼人就相当于是落进陷阱里。”

    朱凤的话,让一旁的将领觉得惊讶。

    这位安边侯,是打算让京山伯崔元当诱敌深入的诱饵?

    好胆识,好谋略……你这是把皇家中人当炮灰啊,难怪你让主帅去带兵冲在第一线,感情你是打算造反,自己当主帅啊。

    阴险!

    平时看伱浓眉大眼的,怎么就没看出来呢?

    ……

    ……

    深夜。

    朱祐樘因为剧烈咳嗽,从睡梦中醒来,随即咳嗽两声,一旁伺候的小太监过来,然后朱祐樘让人把外面在批阅奏疏的陈宽给叫了进来。

    西暖阁,朱祐樘的卧房内。

    陈宽恭敬立在那,等着朱祐樘给指示,旁边的小太监则在点灯。

    “朕在这里几天,想回坤宁宫了。”朱祐樘道。

    这话,让陈宽不好回应。

    最近朱祐樘因为生病,又怕传染到身边人,一直都是独睡,可正因为生病,大概更希望身边人陪在身边。

    “咳咳,各处还没战报吗?”朱祐樘道,“今天喝了药,有点昏昏沉沉的。”

    陈宽道:“陛下,刚得到新建伯从草原上的奏报,说是并未发现鞑靼人的踪迹,已经在回撤途中,北方今年的大雪来得早,这场战事很可能是……”

    朱祐樘叹息道:“唉!这次老天怎么不帮我们了?”

    陈宽一听,皇帝现在对老天产生质疑了?

    那是不是说,皇帝会对张周也产生一些质疑呢?毕竟之前皇帝可一直都觉得,上天是在庇佑张秉宽的。

    “张懋和王琼那两路呢?”朱祐樘问道。

    “也无消息,估摸着……都快撤回来了。倒是刚上报,说是新建伯派大同总兵马仪,六千驰援英国公的人马,在得知鞑靼人从花马池撤走之后,已经去追击了。”陈宽小心翼翼。

    有萧敬的前车之鉴,陈宽在处理跟张周的关系上,则小心许多。

    但他也不是一味对张周迎合,或者说是在皇帝面前不断夸赞张周,而是选择一种更为巧妙的方式,那就是尽可能不去提,偶尔张周有闪光点的时候,他也会跟着溜须拍马。

    相比于萧敬在作为司礼监掌印中后期的激进,他陈宽则更显得低调,好像朝堂内就没有他这个人一样。

    朱祐樘道:“张懋果然还是不如王守仁,人家一个新建伯,随便派过去一个总兵,都有勇气带兵出征,他算什么?咳咳!估摸着,知节和懋仁,也不会有什么战果,他们之前带兵往大宁去,耽误了一些时间。”

    陈宽马上就听出来。

    朱祐樘称呼王守仁更多是称呼爵位,而称呼张懋则直呼其名,到崔元和朱凤那边称呼表字。

    这说明,在皇帝心中,更亲近于崔元和朱凤,一个是皇帝的妹夫,一个是皇帝的干弟弟,这关系……那是别人能比的吗?

    陈宽道:“安边侯和京山伯也算是尽力了。”

    “那就让秉宽回来吧。”朱祐樘道,“他已经到了港口是吗?”

    “是的。”

    “早些回来,路上还要走一段……外面是下雪了吗?”

    “是。”

    “这里可真暖和,外面下雪也感觉不到,不过朕最近也是有些虚寒,等明天精神好一些,再看看奏疏。”

    “陛下,明日还……不上朝吗?”

    “没法上朝,跟他们说一声吧,这次朕可能要多养病几日,今年这冬天,病来得也很不是时候。”

    ……

    ……

    一夜大战。

    崔元带着他的一千兵马出山谷时,后方已经皆都是他的战利品了。

    “初步汇总,得首级六百零二,俘虏六十四,牛羊盛楼不计,还有一千多马匹……”

    “战马吗?”

    “是,都是上好的战驹,是他们来不及带走的。”

    “挺好,挺好……”

    崔元也显得有些高兴。

    杀敌数量都快比他们总兵马数量多了,而且还缴获了战马,这是以前所不经常能得到的东西,就在于战马是用来骑着跑的,当鞑靼人一心不战的时候,他们一定还会把马匹给带走。

    可这次……因为鞑靼人撤得匆忙,以至于连上好的战马都能落下。

    崔元道:“鞑子很可能会折返回来,把炮给预备好。”

    “早就预备好了,要追吗?”何松请示道。

    “不用,看知节的,什么时辰了。”

    “刚过子夜。”

    “那不该在这里停留……但我们的人太少了,再加上,我们没法追。”

    崔元这次又有些纠结。

    想去追击,但想到自己麾下不过才一千人马,还有大批的火炮,如果这么贸然去追的话,那火炮就要留下,如果带着火炮一起去……那能有速度就怪了。

    “将军,快看!”

    就在崔元还在继续纠结事情的时候,何松突然指着远处。

    崔元先是瞪大眼睛看了看,随后一摆手道:“先把周围的火把给灭了!”

    因为周围光亮太足,他看不清楚远处到底是什么情况。

    等火把熄灭之后,他又拿出望远镜,但望远镜在夜晚的效果并不太好,但他还是能隐约看到,天边有些红色。

    “好像是……起火了!”

    “是啊将军,看样子……安边侯也跟他们打起来了。”

    “那就好,那就好。”

    崔元脸上挂着笑容,似乎也释然了,“知节也是个狠角色,鞑靼人遇上他,能有好果子吃吗?”

    “是啊。”

    “不过……算了。”

    崔元想再去评价朱凤几句,才意识到有些话,可能私下说比较好。

    “鞑靼人撤走的速度并不快,他们毕竟还带着不少的马车,这路也不好走,马上……派出一路人,带二百……三百人去,带着马,做前后的夹击,不能让鞑靼人撤得太轻松。”

    崔元在发现朱凤可能已经跟鞑靼人交手之后,还是顾念着战略格局,就是要派出一路人,去驰援到朱凤,做到形势意义上的前后夹击。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