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秦被五马分尸,合纵的大梁倒了,诸国如一盘散沙。张仪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良机,再次游说楚怀王。
秦国拥有天下一半的土地,山河险要,易守难攻,军事实力最强。张仪告诉楚怀王,楚国不依附强如虎狼的秦国却与弱小的诸侯国合纵,十分不明智。张仪的意思是,尽管秦、楚实力不相上下,但如果楚国不依附秦国,秦国出军,立刻就能占领宜阳。
楚国参与合纵时,苏秦曾保证如果楚国被侵犯,韩、魏等国一定会救援。张仪说秦国能够占领宜阳,意在表明一旦秦国掌握宜阳的控制权,韩国将会被切为两段,自身都难保,更不会有时间和能力救助楚国。如果韩国失陷,没有屏障的魏国就必然向秦国臣服。倘若韩、魏都归顺秦国,秦国正好可以利用韩、魏的军队攻打楚国。单单秦国就很难对付,如果再加上韩、魏军队,楚国必然被攻陷。听张仪如此分析,楚怀王满心忧虑。
此次游说,张仪希望击破合纵,更渴望实现连横。张仪认为,合纵国妄图联合弱小的国家和分散的力量来抵抗强大的国家,根本行不通。如果小国发动战争,国内必然疲于应付,弄得物资紧缺、民怨沸腾,最终会引发内乱。只有大国、强国才有能力发动战争。倘若楚国不依附秦国,秦国军船从汶山起程,顺江而下,不到十天就能到达扞关(今湖北长阳西)。倘若扞关有失,黔中和巫郡就不再是楚国的领土。此时,秦国乘胜追其,出军武关,楚国的南北就被拦腰斩断,彼此不能再救援。
张仪预计,秦国占领楚国只要三个月。即使诸侯国发兵救援,至少也需要半年,时间根本来不及。
分析完现实后,张仪回溯历史。他认为,楚国与吴国打了五次仗,三胜两败,军队实力被削弱,已没有能力再参与战争。如果楚怀王不顾军队疲乏和民不堪命的国内形势,贸然抵抗秦国,必然像其他小国一样被起义推翻。从参与战争的次数来看,秦国的次数最多。只要是战争都劳民伤财,招致最底层百姓的诟病。秦国能够多次顺利地发动战争,除了战争胜利后获得利益补助外,法令严明是一个重要的取胜因素。
自合纵联盟建立以来,秦国有15年不敢窥视函谷关以东的地方,张仪不能抹杀这个铁的事实。但是,张仪告诉楚怀王,秦国多年没有出军函谷关,是因为秦军忙于实施一个大策划——一举吞并天下。
当着楚怀王的面,张仪公然叫嚣,说秦国要吞并天下,意思是连楚国也要吞并,可见他根本没将楚怀王放在眼里。他敢轻视楚怀王,并非楚国弱小,而是楚怀王头脑简单。
尽管苏秦已死,但他仍是合纵国的象征。如果破坏苏秦的形象,合纵国就没有依托,自会瓦解。抓住苏秦欲图分裂齐国一事,张仪大做文章,说苏秦表面上为诸国谋利,实际上却破坏合纵国的国家安全。
被五马分尸后,苏秦为燕国报复齐国,力图分裂齐国的阴谋败露,天下皆知。张仪如此提醒之后,楚怀王开始细想合纵策略,发现合纵家的话与张仪说的恰好相反。
威逼的话说完了,接着就是利诱。张仪许诺,如果楚怀王听从他的建议,秦国会派太子到楚国作人质,还会将秦国公主嫁给楚怀王,并且进献一万户的都邑作为楚怀王的汤沐浴。
天下之人,数张仪最言而无信,楚怀王被利益熏昏了头脑,竟然忘了600里土地之耻。楚怀王曾经信誓旦旦地说只要秦国将张仪交给楚国,他就回送黔中给秦国。那时的楚怀王只为报仇心快,没有考虑其他。然而,他竟然迷迷糊糊地听信宠妾郑袖的话,糊里糊涂地放了张仪。
如果楚怀王不听从张仪的建议参与连横,他就要拱手送出黔中,结果张仪没杀成,还要白白送出土地。
关于楚怀王轻易放过张仪一事,后世有很多人写诗评述,唐人徐夤写了一首七绝,名叫《楚国史》,讽刺楚怀王无能。
六国商於恨最多,良弓休绾剑休磨。
君王不剪如簧舌,再得张仪欲奈何。
拨弄着小算盘,楚怀王心想,如果依附秦国,就不用送黔中给秦国。如此一来,既可以保住国土还找到了靠山,真是天大的喜事。
楚怀王认为这是喜事,另一人却视它为莫大的祸患,那个人就是屈原。
屈原忧思而作《离骚》
张仪说能够称霸天下的不是秦国就是楚国,苏秦也说过同样的话。楚国不仅地大物博,发展潜力甚大,还是一个根基深厚的国家。
周王室衰微后,楚国利用地理位置优势飞速发展。随着国力的强大,楚国国君变得逐渐骄横。楚国首领熊渠以楚国是蛮夷之国为借口,不用周王朝的号命,而自封他的儿子为王。
进入春秋时代,楚国首领熊通视周王朝为无物,自称武王,即楚武王。楚武王自封为王之时,其他诸侯仍旧援用“公”自称,不敢冒犯周朝。
周王朝衰微是大势所趋,孔子偏偏逆流而上,勇于担当卫道士。春秋末年,孔子编撰《春秋》,极度愤恨楚国的离经叛道,将楚王都贬称为“子”。
后来,楚庄王竟然敢问周朝宝鼎的轻重,行为实在猖狂之极。唐人周昙不愤此种行为,作了一首诗:
九牧金熔物像成,辞昏去乱祚休明。
兴王在德不在鼎,楚子何劳问重轻。
从楚国的发家史来看,楚国的兴盛恰恰源于国君的“离经叛道”。从中国中央集权的历史来看,如果国家要富强,必须有一位敢想敢干的国君。
从三皇五帝到春秋五霸再到战国七雄,国家的发展无不托福于国君的敢作敢为。反之,如果国君无能,国家必然衰微,楚怀王在位时期的楚国就是例子。
楚怀王没有遗传祖先离经叛道的虎狼特性,而是将所有温顺懦弱的缺点都聚集于一身。他不仅放了张仪,还答应连横依附秦国。
这时,三闾大夫屈原刚由齐国回国,听说楚怀王轻易释放张仪,他万分心痛。他火速求见楚怀王,劝说楚怀王杀掉张仪。屈原好言相劝,楚怀王翻然悔悟,命人缉拿张仪。然而,张仪已经逃离楚国。
屈原此次进谏可以说是冒杀头之罪,因为他早已被昏君楚怀王疏远。作为被疏远的臣子,屈原能够劝说楚怀王杀张仪,其忠心可见一斑。更令人敬佩的是屈原为了国家不顾个人安危敢于冒死进谏,爱楚国之心可想而知。
屈原与楚王同姓,名叫平,官拜左徒。作为王族,屈原很关注国家兴替存亡之道,在这方面有一定程度的研究。商鞅关注国家发展之道,张仪和苏秦等人关注国家称霸之道,屈原则关注国家兴替存亡之道。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开篇就说屈原关注国家存亡,意在影射楚国有亡国之危。如果国君无能,不善保护社稷,国家必然面临危险。外有强国的谋臣,内有国内的奸臣,楚怀王的宝座就如一堆干柴。如果稍微燃起一点火星,必会葬身其中。
屈原熟悉外交,待人接物礼貌周到,辞藻表达更令他国使者折服,可称得上是楚国的金字招牌。楚怀王很倚重屈原,国内国际大事小事都交由屈原处理,甚至让屈原制定法令。
商鞅也曾制定法令,他能取得成功是因为后面有一个强悍的秦孝公支持。屈原没有商鞅幸运,因为楚怀王没有秦孝公的才干。制定法令是国家大事,上官大夫不甘心由屈原完全把控,为了自己的利益,上官大夫决定盗窃屈原的才华。所以在屈原草拟完政府法令后,上官大夫使阴谋诡计想占为己有。但行动的结果却一点都不理想。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对楚怀王说,屈原自恃才华,在外不断张扬,说只有他能制定楚国的法令。
楚怀王也是个嫉妒贤能之人,听上官大夫如此说,嫉妒心大起,于是在心里修筑一道厚厚的屏障,渐渐疏远了屈原。
那个时候,诸侯国恰好刮起一阵禅让的旋风。屈原既是王族又有才能,楚怀王担心如果他获得民心,自己的国君之位就会有危险,所以心怀忧虑。
司马迁对屈原被疏远,大抒不愤之情: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屈原被疑,心生怨愤,又无知己可诉,不禁写下《离骚》这等千古美文。
《离骚》留给后人的,有人生的坚持不懈,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有对人民生活艰难的怜惜,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有对祖国、宗庙的忠诚,如“指九天以为证兮,夫唯灵修之故也”。简言之,文如其人,从《离骚》能够窥探屈原的品行。
宋人陆游说,“离骚未尽灵均恨,志士千秋泪满裳”(陆游·《哀郢》),可见《离骚》的基调是痛苦的。
清人刘熙在《艺概·文概》中说:“学《离骚》得其情者太史公,得其辞者为司马长卿。”意思是说,司马迁深深体悟到《离骚》之韵里的悲痛,并在自己的文章里体现出来。
文学的目的在于表达情志,如果没有情志,无论言辞多美,最终都不能流传久远。《离骚》和《史记》能够流传久远,全因其中情志真切。
秦国拥有天下一半的土地,山河险要,易守难攻,军事实力最强。张仪告诉楚怀王,楚国不依附强如虎狼的秦国却与弱小的诸侯国合纵,十分不明智。张仪的意思是,尽管秦、楚实力不相上下,但如果楚国不依附秦国,秦国出军,立刻就能占领宜阳。
楚国参与合纵时,苏秦曾保证如果楚国被侵犯,韩、魏等国一定会救援。张仪说秦国能够占领宜阳,意在表明一旦秦国掌握宜阳的控制权,韩国将会被切为两段,自身都难保,更不会有时间和能力救助楚国。如果韩国失陷,没有屏障的魏国就必然向秦国臣服。倘若韩、魏都归顺秦国,秦国正好可以利用韩、魏的军队攻打楚国。单单秦国就很难对付,如果再加上韩、魏军队,楚国必然被攻陷。听张仪如此分析,楚怀王满心忧虑。
此次游说,张仪希望击破合纵,更渴望实现连横。张仪认为,合纵国妄图联合弱小的国家和分散的力量来抵抗强大的国家,根本行不通。如果小国发动战争,国内必然疲于应付,弄得物资紧缺、民怨沸腾,最终会引发内乱。只有大国、强国才有能力发动战争。倘若楚国不依附秦国,秦国军船从汶山起程,顺江而下,不到十天就能到达扞关(今湖北长阳西)。倘若扞关有失,黔中和巫郡就不再是楚国的领土。此时,秦国乘胜追其,出军武关,楚国的南北就被拦腰斩断,彼此不能再救援。
张仪预计,秦国占领楚国只要三个月。即使诸侯国发兵救援,至少也需要半年,时间根本来不及。
分析完现实后,张仪回溯历史。他认为,楚国与吴国打了五次仗,三胜两败,军队实力被削弱,已没有能力再参与战争。如果楚怀王不顾军队疲乏和民不堪命的国内形势,贸然抵抗秦国,必然像其他小国一样被起义推翻。从参与战争的次数来看,秦国的次数最多。只要是战争都劳民伤财,招致最底层百姓的诟病。秦国能够多次顺利地发动战争,除了战争胜利后获得利益补助外,法令严明是一个重要的取胜因素。
自合纵联盟建立以来,秦国有15年不敢窥视函谷关以东的地方,张仪不能抹杀这个铁的事实。但是,张仪告诉楚怀王,秦国多年没有出军函谷关,是因为秦军忙于实施一个大策划——一举吞并天下。
当着楚怀王的面,张仪公然叫嚣,说秦国要吞并天下,意思是连楚国也要吞并,可见他根本没将楚怀王放在眼里。他敢轻视楚怀王,并非楚国弱小,而是楚怀王头脑简单。
尽管苏秦已死,但他仍是合纵国的象征。如果破坏苏秦的形象,合纵国就没有依托,自会瓦解。抓住苏秦欲图分裂齐国一事,张仪大做文章,说苏秦表面上为诸国谋利,实际上却破坏合纵国的国家安全。
被五马分尸后,苏秦为燕国报复齐国,力图分裂齐国的阴谋败露,天下皆知。张仪如此提醒之后,楚怀王开始细想合纵策略,发现合纵家的话与张仪说的恰好相反。
威逼的话说完了,接着就是利诱。张仪许诺,如果楚怀王听从他的建议,秦国会派太子到楚国作人质,还会将秦国公主嫁给楚怀王,并且进献一万户的都邑作为楚怀王的汤沐浴。
天下之人,数张仪最言而无信,楚怀王被利益熏昏了头脑,竟然忘了600里土地之耻。楚怀王曾经信誓旦旦地说只要秦国将张仪交给楚国,他就回送黔中给秦国。那时的楚怀王只为报仇心快,没有考虑其他。然而,他竟然迷迷糊糊地听信宠妾郑袖的话,糊里糊涂地放了张仪。
如果楚怀王不听从张仪的建议参与连横,他就要拱手送出黔中,结果张仪没杀成,还要白白送出土地。
关于楚怀王轻易放过张仪一事,后世有很多人写诗评述,唐人徐夤写了一首七绝,名叫《楚国史》,讽刺楚怀王无能。
六国商於恨最多,良弓休绾剑休磨。
君王不剪如簧舌,再得张仪欲奈何。
拨弄着小算盘,楚怀王心想,如果依附秦国,就不用送黔中给秦国。如此一来,既可以保住国土还找到了靠山,真是天大的喜事。
楚怀王认为这是喜事,另一人却视它为莫大的祸患,那个人就是屈原。
屈原忧思而作《离骚》
张仪说能够称霸天下的不是秦国就是楚国,苏秦也说过同样的话。楚国不仅地大物博,发展潜力甚大,还是一个根基深厚的国家。
周王室衰微后,楚国利用地理位置优势飞速发展。随着国力的强大,楚国国君变得逐渐骄横。楚国首领熊渠以楚国是蛮夷之国为借口,不用周王朝的号命,而自封他的儿子为王。
进入春秋时代,楚国首领熊通视周王朝为无物,自称武王,即楚武王。楚武王自封为王之时,其他诸侯仍旧援用“公”自称,不敢冒犯周朝。
周王朝衰微是大势所趋,孔子偏偏逆流而上,勇于担当卫道士。春秋末年,孔子编撰《春秋》,极度愤恨楚国的离经叛道,将楚王都贬称为“子”。
后来,楚庄王竟然敢问周朝宝鼎的轻重,行为实在猖狂之极。唐人周昙不愤此种行为,作了一首诗:
九牧金熔物像成,辞昏去乱祚休明。
兴王在德不在鼎,楚子何劳问重轻。
从楚国的发家史来看,楚国的兴盛恰恰源于国君的“离经叛道”。从中国中央集权的历史来看,如果国家要富强,必须有一位敢想敢干的国君。
从三皇五帝到春秋五霸再到战国七雄,国家的发展无不托福于国君的敢作敢为。反之,如果国君无能,国家必然衰微,楚怀王在位时期的楚国就是例子。
楚怀王没有遗传祖先离经叛道的虎狼特性,而是将所有温顺懦弱的缺点都聚集于一身。他不仅放了张仪,还答应连横依附秦国。
这时,三闾大夫屈原刚由齐国回国,听说楚怀王轻易释放张仪,他万分心痛。他火速求见楚怀王,劝说楚怀王杀掉张仪。屈原好言相劝,楚怀王翻然悔悟,命人缉拿张仪。然而,张仪已经逃离楚国。
屈原此次进谏可以说是冒杀头之罪,因为他早已被昏君楚怀王疏远。作为被疏远的臣子,屈原能够劝说楚怀王杀张仪,其忠心可见一斑。更令人敬佩的是屈原为了国家不顾个人安危敢于冒死进谏,爱楚国之心可想而知。
屈原与楚王同姓,名叫平,官拜左徒。作为王族,屈原很关注国家兴替存亡之道,在这方面有一定程度的研究。商鞅关注国家发展之道,张仪和苏秦等人关注国家称霸之道,屈原则关注国家兴替存亡之道。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开篇就说屈原关注国家存亡,意在影射楚国有亡国之危。如果国君无能,不善保护社稷,国家必然面临危险。外有强国的谋臣,内有国内的奸臣,楚怀王的宝座就如一堆干柴。如果稍微燃起一点火星,必会葬身其中。
屈原熟悉外交,待人接物礼貌周到,辞藻表达更令他国使者折服,可称得上是楚国的金字招牌。楚怀王很倚重屈原,国内国际大事小事都交由屈原处理,甚至让屈原制定法令。
商鞅也曾制定法令,他能取得成功是因为后面有一个强悍的秦孝公支持。屈原没有商鞅幸运,因为楚怀王没有秦孝公的才干。制定法令是国家大事,上官大夫不甘心由屈原完全把控,为了自己的利益,上官大夫决定盗窃屈原的才华。所以在屈原草拟完政府法令后,上官大夫使阴谋诡计想占为己有。但行动的结果却一点都不理想。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对楚怀王说,屈原自恃才华,在外不断张扬,说只有他能制定楚国的法令。
楚怀王也是个嫉妒贤能之人,听上官大夫如此说,嫉妒心大起,于是在心里修筑一道厚厚的屏障,渐渐疏远了屈原。
那个时候,诸侯国恰好刮起一阵禅让的旋风。屈原既是王族又有才能,楚怀王担心如果他获得民心,自己的国君之位就会有危险,所以心怀忧虑。
司马迁对屈原被疏远,大抒不愤之情: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屈原被疑,心生怨愤,又无知己可诉,不禁写下《离骚》这等千古美文。
《离骚》留给后人的,有人生的坚持不懈,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有对人民生活艰难的怜惜,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有对祖国、宗庙的忠诚,如“指九天以为证兮,夫唯灵修之故也”。简言之,文如其人,从《离骚》能够窥探屈原的品行。
宋人陆游说,“离骚未尽灵均恨,志士千秋泪满裳”(陆游·《哀郢》),可见《离骚》的基调是痛苦的。
清人刘熙在《艺概·文概》中说:“学《离骚》得其情者太史公,得其辞者为司马长卿。”意思是说,司马迁深深体悟到《离骚》之韵里的悲痛,并在自己的文章里体现出来。
文学的目的在于表达情志,如果没有情志,无论言辞多美,最终都不能流传久远。《离骚》和《史记》能够流传久远,全因其中情志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