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史那结社率之事,传到北疆后,建牙于定襄城的突利有些坐不住了,他虽然有户三万,胜兵四万,马九万匹,但儿子在人家手里呢!
而且,身侧还有李勣、张宝相两个活阎王看着,更不敢轻举妄动。于是,上了一本:臣非分蒙恩,为部落之长,愿子子孙孙为国家一犬,守吠北门。若薛延陀侵逼,请从家属入长城。
李世民对突利的做狗的态度非常满意,不仅允许了,还下诏书勉励了他一番。让他要与阿史那思摩好好做邻居。
至于说,为什么把阿史那思摩迁出去,还是因为阿史那结社率反叛的事,上书言事者多说突厥留在黄河南部有很多不便。
永嘉之乱的教训也是犹言在耳,李世民遂下诏,思摩为乙弥泥孰俟利可汗,赐给鼓和大旗;同时任命左屯卫将军阿史那忠为左贤王,左武卫将军阿史那泥孰为右贤王,任命思摩可汗之相。突厥以及安置在各州的胡族,均令他们渡过黄河,回到他们的旧部落,使他们世代为唐朝的屏障,长久地保卫边塞。
突利与阿史那思摩都因为与薛延陀做邻居而提心吊胆,毕竟人家已经不是当年跟在他们屁股后面放放哨的小老弟,而是坐拥几十万的强大部族。让老猫枕着咸鱼睡觉,谁能不害怕。
而为了安抚突利和阿史那思摩,李世民派司农卿郭嗣本赐给薛延陀玺书,告诉夷男,颉利可汗已然败亡,他们的部落都来归附大唐,朕不计较他们旧的过失,待其官员皆如朕手下的百僚,视其部族民众皆如朕之百姓。
中原王朝崇尚礼义,不毁灭别人的国家,先前灭了突厥,只是因为颉利可汗一人有害于百姓,有害于大唐,扰的两国百姓不堪负重。
如今,你们薛延陀受册封在前,突厥受册封在后,后者为小,前者为大。你们在漠北,突厥在漠南,各守疆土,镇抚本族各部落。如有越境劫掠,我大唐就要发兵,各问其罪。
夷男是挺不满的,可想到漠南草原的李勣和张宝相,这两头恶狼,他不得不选择忍了。这年头,拳头大,就是大爷。过去颉利是他大爷,现在李世民是他大爷。夷男再不服,也知道鸡蛋去碰石头,会是什么下场!
而为了加强的北方的防务,李世民下诏,令晋王李治遥领并州大都督府大都督,令李勣为大都督府长史,坐镇太原,统管北方军事。
如此一来,张宝相就成了他的下属,这让一向与李勣不过眼的张宝相,有些不自在,牢骚话漫天飞。
李世民知道,这家伙就是个混账玩意,没什么心眼,也就把他招了回来,指名让赋闲在家的李靖,好好收拾一下他的马弁。
而对于李勣、张宝相之间的矛盾,李靖也是心知肚明,可一个是自己的学生,一个是自己的马弁,还为自己挡过刀子,他怎么能过分苛责呢!所以,过去,他俩吵吵闹闹,李靖也从来都是当和事老,但这次,不一样了。
李靖当然知道陛下是什么意思,教训好了,张宝相这个定襄都督还能接着干,教训不好,他就在长安坐冷板凳吧!
卫国公府
李靖拿着鞭子,抽着铁塔般的大汉张宝相。
“你说你是不是吃饱撑得,啊,好好的从三品都督,不好好干,你跟懋公闹什么意气!”
“你知不知道,现在是什么局面,陛下已经不是从前的陛下了。”
“你知不知道,老夫现在睡觉,都不敢关门,就怕有人说老夫要谋反!”
青海大战,李靖是打赢了,可却被高甑生和唐奉义诬告谋反。是,事情查清了,高甑生、唐奉义以诬罔罪减死,流放边疆。
可从此以后,李靖发现,陛下对他忌惮,与日俱增,连看他的眼神都不一样。搞得李靖不得不阖门自守,杜绝宾客,虽亲戚不得妄进。
可就是这样,陛下对他的防范,还是没有放松,李靖不得不放纵儿孙,烧香拜佛,骑射游猎,做个纨绔子弟,以安陛下之心。
为了不招祸,李靖不与任何旧部联系,甚至侯君集、李勣都被他拒之门外。而唯独与张宝相往来,为什么,就是因为二人的情义。
“你不是说,老夫从来不教你吗?今天,老夫就教你一次。夙夜匪懈,以事一人,你记住了,你的头上只有陛下这一片天。”
“看看人家懋公,多会办事!一边向陛下表忠心,一边与长孙无忌交往,人家是把时局看的明明白白的,进图有度。”
张宝相跟李勣作对,那是不是就意味着,跟长孙家过不去,跟陛下过不去?那他这个都督,还能做吗?官丢了是小,命是大啊,一家老小都拴着呢!
张宝相也没想到,这里面有这么多道道,只是瓮声瓮气的问李靖:“大帅,怎么办啊!”
怎么办!怎么办!李靖怎么知道怎么办!打了李勣的脸,那就是打了长孙无忌的脸,打了长孙无忌的脸,那就是打了皇帝的脸。
打了皇帝的脸,那结果是什么还用说吗?
幸亏,陛下还看他张老脸,还给了一个缓冲、调和的机会。
可找谁,他是真没想好!
也正是此时,张出尘走了过来,笑着说:“为什么不去东宫,想想办法呢?”
东宫?
李靖眉头一锁,随即渐渐舒展,是的,夫人说的有礼!太子是长孙无忌的外甥,而且太子这两年在朝势力越发稳固,陛下也是多有帮扶太子,有扶植太子接管国政的苗子。
要说,谁能在陛下、长孙无忌的面前,弄把事圆了,那满大唐也就只有太子殿下一人了。
可他与东宫,没什么交情啊,而且他这个身份,冒然前去,人家会不会怕被连累啊!
张出尘轻笑一声:“老爷,你怎么忘了,德謇素来与太子交啊!”
李德謇是李靖的长子,虽然是闲职,没什么权力,但太子却不计较,与之用兄弟相交。这个关系,此时不用,更待何时啊!
而且,身侧还有李勣、张宝相两个活阎王看着,更不敢轻举妄动。于是,上了一本:臣非分蒙恩,为部落之长,愿子子孙孙为国家一犬,守吠北门。若薛延陀侵逼,请从家属入长城。
李世民对突利的做狗的态度非常满意,不仅允许了,还下诏书勉励了他一番。让他要与阿史那思摩好好做邻居。
至于说,为什么把阿史那思摩迁出去,还是因为阿史那结社率反叛的事,上书言事者多说突厥留在黄河南部有很多不便。
永嘉之乱的教训也是犹言在耳,李世民遂下诏,思摩为乙弥泥孰俟利可汗,赐给鼓和大旗;同时任命左屯卫将军阿史那忠为左贤王,左武卫将军阿史那泥孰为右贤王,任命思摩可汗之相。突厥以及安置在各州的胡族,均令他们渡过黄河,回到他们的旧部落,使他们世代为唐朝的屏障,长久地保卫边塞。
突利与阿史那思摩都因为与薛延陀做邻居而提心吊胆,毕竟人家已经不是当年跟在他们屁股后面放放哨的小老弟,而是坐拥几十万的强大部族。让老猫枕着咸鱼睡觉,谁能不害怕。
而为了安抚突利和阿史那思摩,李世民派司农卿郭嗣本赐给薛延陀玺书,告诉夷男,颉利可汗已然败亡,他们的部落都来归附大唐,朕不计较他们旧的过失,待其官员皆如朕手下的百僚,视其部族民众皆如朕之百姓。
中原王朝崇尚礼义,不毁灭别人的国家,先前灭了突厥,只是因为颉利可汗一人有害于百姓,有害于大唐,扰的两国百姓不堪负重。
如今,你们薛延陀受册封在前,突厥受册封在后,后者为小,前者为大。你们在漠北,突厥在漠南,各守疆土,镇抚本族各部落。如有越境劫掠,我大唐就要发兵,各问其罪。
夷男是挺不满的,可想到漠南草原的李勣和张宝相,这两头恶狼,他不得不选择忍了。这年头,拳头大,就是大爷。过去颉利是他大爷,现在李世民是他大爷。夷男再不服,也知道鸡蛋去碰石头,会是什么下场!
而为了加强的北方的防务,李世民下诏,令晋王李治遥领并州大都督府大都督,令李勣为大都督府长史,坐镇太原,统管北方军事。
如此一来,张宝相就成了他的下属,这让一向与李勣不过眼的张宝相,有些不自在,牢骚话漫天飞。
李世民知道,这家伙就是个混账玩意,没什么心眼,也就把他招了回来,指名让赋闲在家的李靖,好好收拾一下他的马弁。
而对于李勣、张宝相之间的矛盾,李靖也是心知肚明,可一个是自己的学生,一个是自己的马弁,还为自己挡过刀子,他怎么能过分苛责呢!所以,过去,他俩吵吵闹闹,李靖也从来都是当和事老,但这次,不一样了。
李靖当然知道陛下是什么意思,教训好了,张宝相这个定襄都督还能接着干,教训不好,他就在长安坐冷板凳吧!
卫国公府
李靖拿着鞭子,抽着铁塔般的大汉张宝相。
“你说你是不是吃饱撑得,啊,好好的从三品都督,不好好干,你跟懋公闹什么意气!”
“你知不知道,现在是什么局面,陛下已经不是从前的陛下了。”
“你知不知道,老夫现在睡觉,都不敢关门,就怕有人说老夫要谋反!”
青海大战,李靖是打赢了,可却被高甑生和唐奉义诬告谋反。是,事情查清了,高甑生、唐奉义以诬罔罪减死,流放边疆。
可从此以后,李靖发现,陛下对他忌惮,与日俱增,连看他的眼神都不一样。搞得李靖不得不阖门自守,杜绝宾客,虽亲戚不得妄进。
可就是这样,陛下对他的防范,还是没有放松,李靖不得不放纵儿孙,烧香拜佛,骑射游猎,做个纨绔子弟,以安陛下之心。
为了不招祸,李靖不与任何旧部联系,甚至侯君集、李勣都被他拒之门外。而唯独与张宝相往来,为什么,就是因为二人的情义。
“你不是说,老夫从来不教你吗?今天,老夫就教你一次。夙夜匪懈,以事一人,你记住了,你的头上只有陛下这一片天。”
“看看人家懋公,多会办事!一边向陛下表忠心,一边与长孙无忌交往,人家是把时局看的明明白白的,进图有度。”
张宝相跟李勣作对,那是不是就意味着,跟长孙家过不去,跟陛下过不去?那他这个都督,还能做吗?官丢了是小,命是大啊,一家老小都拴着呢!
张宝相也没想到,这里面有这么多道道,只是瓮声瓮气的问李靖:“大帅,怎么办啊!”
怎么办!怎么办!李靖怎么知道怎么办!打了李勣的脸,那就是打了长孙无忌的脸,打了长孙无忌的脸,那就是打了皇帝的脸。
打了皇帝的脸,那结果是什么还用说吗?
幸亏,陛下还看他张老脸,还给了一个缓冲、调和的机会。
可找谁,他是真没想好!
也正是此时,张出尘走了过来,笑着说:“为什么不去东宫,想想办法呢?”
东宫?
李靖眉头一锁,随即渐渐舒展,是的,夫人说的有礼!太子是长孙无忌的外甥,而且太子这两年在朝势力越发稳固,陛下也是多有帮扶太子,有扶植太子接管国政的苗子。
要说,谁能在陛下、长孙无忌的面前,弄把事圆了,那满大唐也就只有太子殿下一人了。
可他与东宫,没什么交情啊,而且他这个身份,冒然前去,人家会不会怕被连累啊!
张出尘轻笑一声:“老爷,你怎么忘了,德謇素来与太子交啊!”
李德謇是李靖的长子,虽然是闲职,没什么权力,但太子却不计较,与之用兄弟相交。这个关系,此时不用,更待何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