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显德殿
韩王-李元嘉,向他举荐一个人。崔义玄,出身清河崔氏南祖房,隋朝-太常卿崔溉之子。隋朝末年,投靠李密,不得重用,郁郁不得志。
武德初年,归顺大唐,授官怀州司马,封青丘县公,后迁隰州长史。贞观十年,授以尚书左丞之职,转韩王府长史。
“元嘉,你是自己受不了管教,想把人甩给东宫,想的有点美吧!”
李元嘉听到这话,瞬间发起了牢骚,跑到阶上殷勤的给李承乾点烟:“高明,你心疼心疼老叔,我特么真是讨厌死这家伙了!”
崔义玄虽然年不到五旬,但他比一般七老八十的老头子都让人讨厌,李元嘉就算是够守规则的了,可他呢,还是觉得不够,总是挑三拣四的。
李元嘉好学问,藏书万卷,搜集各代的碑文,爱好解析古文字异同。崔义玄就说他玩物丧志。身为皇族子弟,不想着为君分忧,整天搞这些没用的东西,实在是不成体面。李元嘉被他说的,脑袋当时就宕机了。他不玩物丧志,难道还励精图治不成?难道他不怕二哥和太子多想,要他的小命么!
李元嘉跟同母弟-李灵夔非常友爱,就像庶民兄弟一样,兄弟俩时常有书信的往来,或者赠送礼物。崔义玄就说皇家兄弟之间应该避讳,不该多分往来,以免生出事端。
他的王妃,可是卢夫人的女儿,她把房相管的死死的也就算了,她的女儿一样可怕,看到他的王妃,李元嘉就好像看到了他老娘与宇文太妃。再加上这么一个长史,奶奶的,这还让人活吗?
听到他过得这么惨,下面的李恪也呵呵笑了起来,一边吃葡萄,一边吐槽李元嘉。反正房相致仕了,李元嘉也不用怕了,要是觉得不合适,可以教训,实在不行,换也可以的!
换?李元嘉无语了:“为德啊,你还真是站着说话腰不疼!你知道什么是大虫吗?你十一婶就母大虫!”
在她面前,李元嘉连大声说话都不敢,他还敢修理她,还休妻,信不信只要他敢表现出一点不满来,房王妃就敢把王府点了!
哎,这人啊,没摊上,谁也别说谁。好性子的,都指着给了他们,到了他这个,就剩这么一个母大虫了,他上哪儿说理去。
李恪呵呵一笑:“韩王叔,你也别得了便宜卖乖!当年,你娶房家女儿时,多少叔伯兄弟羡慕你。”
“不仅娶了一个漂亮的王妃,还找到了房相这样的靠山,那真是八辈子积来的福分!”
听到这话,李元嘉更是跳脚了:“这福分,当年就应该给你小子!”
李承乾抬手制止了斗嘴的二人,也是笑道:“行,这个人,孤收下了!”
韩王如蒙大赦,赶紧拜谢太子,李承乾也是与他寒暄几句,便打发了他。
李元嘉走后,李恪脸上的笑容顿时消失:“大哥,不会有坑吧!”
李承乾摇了摇头,崔义玄这个人,他见过几面,也听房相说过,算是个能文能武的角色。他当年去韩王府做长史,也是房玄龄举荐的。
信不过别人,难道信不过房玄龄么!他举荐的人,几乎都是大才。咱们李家坐了天下,就的得有做天下的胸怀,不能像杨广忌惮高弘德他爹那样。
“好吧,那就暂且用用看!”
“高弘德那边,还是没吐口,用不用加点刑啊!”
李承乾摆了摆手,耐心,耐心很重要。高弘德一把年纪了,要是把人玩了,怎么办!再给崔钰一点时间,他肯定能拿下的。
说到崔钰,李恪就没话了,这个家伙神神鬼鬼的,总是能在最关键说的时候,发挥不一般的作用。李恪也是没法否定他的能力。
..........
亲军都尉府
崔钰泡了壶茶,请高弘德喝,这可是东宫出来的,是扬州那边炒的最好的龙舌。比这低一等的龙舌,在两条丝绸之路上,都是昂贵的奢侈品,更别说皇家特供了。
高弘德抿了一口:“嗯,清香、醇厚,真的很不错!”
崔钰笑道:“渤海高氏,也算是大唐外戚中,最贵的家族之一了。当今皇后,按照辈分,还算是你的外甥女呢,何必如此执着呢?”
“崔少卿,你说的不对,其实我们都不是渤海高氏的子弟,如今不过是鸠占鹊巢罢了!”
渤海高氏本非汉晋旧族,是通过攀附陈留高氏和齐国高氏而成为世家的。北朝十六国时,高氏在士族的地位日益提高,即便是中原战乱不休,渤海高氏也依然发展壮大,分为高湖、高允、高祐、高聪、高崇、高遵六个房支。而高崇一支本非汉人,乃是由鲜卑人伪冒的,但伪冒得相当巧妙,北魏之后,已难以辨别,只能将其认作为渤海高氏。高崇一支孝文帝初年归北魏,高宾之子-高颎还做了隋朝的宰相。
这还不算,他们这一支还有高欢一房,他们依然冒渤海高氏之名,而高欢从弟高岳之孙高士廉,借助外甥女与李氏联姻,重修了《氏族志》,渤海高氏的门第进一步提高。
而高欢一支冒姓,借助于皇权力量对于士族谱系的行为,就连渤海高氏宗族内部也将高欢一支视为正宗,序其行辈。所他父亲和高士廉才得以渤海高氏为名入仕。
但有一点崔钰说对了,他与高士廉是未出五服的兄弟,当今的皇后按照辈分算,的确是他的外甥女。只不过,两房之间自隋亡后,来往不多而已。
“高公,从打人情牌的角度来说,你真的不应该这么扛的。你应该清楚,顽抗是没有用的。”
“大隋已经没了,人总要向前看的。现在你们这一房,已经渤海高氏的族长房了,你总该有所欣慰吧!”
高弘德淡淡一笑,抿了一口茶:“高氏有今天,成为皇族外支,跟老夫没什么关系。我没出力,也不想沾他们的光。”
“但你说的对,老夫的人生到头了,有些事,是该有个交代了!”
韩王-李元嘉,向他举荐一个人。崔义玄,出身清河崔氏南祖房,隋朝-太常卿崔溉之子。隋朝末年,投靠李密,不得重用,郁郁不得志。
武德初年,归顺大唐,授官怀州司马,封青丘县公,后迁隰州长史。贞观十年,授以尚书左丞之职,转韩王府长史。
“元嘉,你是自己受不了管教,想把人甩给东宫,想的有点美吧!”
李元嘉听到这话,瞬间发起了牢骚,跑到阶上殷勤的给李承乾点烟:“高明,你心疼心疼老叔,我特么真是讨厌死这家伙了!”
崔义玄虽然年不到五旬,但他比一般七老八十的老头子都让人讨厌,李元嘉就算是够守规则的了,可他呢,还是觉得不够,总是挑三拣四的。
李元嘉好学问,藏书万卷,搜集各代的碑文,爱好解析古文字异同。崔义玄就说他玩物丧志。身为皇族子弟,不想着为君分忧,整天搞这些没用的东西,实在是不成体面。李元嘉被他说的,脑袋当时就宕机了。他不玩物丧志,难道还励精图治不成?难道他不怕二哥和太子多想,要他的小命么!
李元嘉跟同母弟-李灵夔非常友爱,就像庶民兄弟一样,兄弟俩时常有书信的往来,或者赠送礼物。崔义玄就说皇家兄弟之间应该避讳,不该多分往来,以免生出事端。
他的王妃,可是卢夫人的女儿,她把房相管的死死的也就算了,她的女儿一样可怕,看到他的王妃,李元嘉就好像看到了他老娘与宇文太妃。再加上这么一个长史,奶奶的,这还让人活吗?
听到他过得这么惨,下面的李恪也呵呵笑了起来,一边吃葡萄,一边吐槽李元嘉。反正房相致仕了,李元嘉也不用怕了,要是觉得不合适,可以教训,实在不行,换也可以的!
换?李元嘉无语了:“为德啊,你还真是站着说话腰不疼!你知道什么是大虫吗?你十一婶就母大虫!”
在她面前,李元嘉连大声说话都不敢,他还敢修理她,还休妻,信不信只要他敢表现出一点不满来,房王妃就敢把王府点了!
哎,这人啊,没摊上,谁也别说谁。好性子的,都指着给了他们,到了他这个,就剩这么一个母大虫了,他上哪儿说理去。
李恪呵呵一笑:“韩王叔,你也别得了便宜卖乖!当年,你娶房家女儿时,多少叔伯兄弟羡慕你。”
“不仅娶了一个漂亮的王妃,还找到了房相这样的靠山,那真是八辈子积来的福分!”
听到这话,李元嘉更是跳脚了:“这福分,当年就应该给你小子!”
李承乾抬手制止了斗嘴的二人,也是笑道:“行,这个人,孤收下了!”
韩王如蒙大赦,赶紧拜谢太子,李承乾也是与他寒暄几句,便打发了他。
李元嘉走后,李恪脸上的笑容顿时消失:“大哥,不会有坑吧!”
李承乾摇了摇头,崔义玄这个人,他见过几面,也听房相说过,算是个能文能武的角色。他当年去韩王府做长史,也是房玄龄举荐的。
信不过别人,难道信不过房玄龄么!他举荐的人,几乎都是大才。咱们李家坐了天下,就的得有做天下的胸怀,不能像杨广忌惮高弘德他爹那样。
“好吧,那就暂且用用看!”
“高弘德那边,还是没吐口,用不用加点刑啊!”
李承乾摆了摆手,耐心,耐心很重要。高弘德一把年纪了,要是把人玩了,怎么办!再给崔钰一点时间,他肯定能拿下的。
说到崔钰,李恪就没话了,这个家伙神神鬼鬼的,总是能在最关键说的时候,发挥不一般的作用。李恪也是没法否定他的能力。
..........
亲军都尉府
崔钰泡了壶茶,请高弘德喝,这可是东宫出来的,是扬州那边炒的最好的龙舌。比这低一等的龙舌,在两条丝绸之路上,都是昂贵的奢侈品,更别说皇家特供了。
高弘德抿了一口:“嗯,清香、醇厚,真的很不错!”
崔钰笑道:“渤海高氏,也算是大唐外戚中,最贵的家族之一了。当今皇后,按照辈分,还算是你的外甥女呢,何必如此执着呢?”
“崔少卿,你说的不对,其实我们都不是渤海高氏的子弟,如今不过是鸠占鹊巢罢了!”
渤海高氏本非汉晋旧族,是通过攀附陈留高氏和齐国高氏而成为世家的。北朝十六国时,高氏在士族的地位日益提高,即便是中原战乱不休,渤海高氏也依然发展壮大,分为高湖、高允、高祐、高聪、高崇、高遵六个房支。而高崇一支本非汉人,乃是由鲜卑人伪冒的,但伪冒得相当巧妙,北魏之后,已难以辨别,只能将其认作为渤海高氏。高崇一支孝文帝初年归北魏,高宾之子-高颎还做了隋朝的宰相。
这还不算,他们这一支还有高欢一房,他们依然冒渤海高氏之名,而高欢从弟高岳之孙高士廉,借助外甥女与李氏联姻,重修了《氏族志》,渤海高氏的门第进一步提高。
而高欢一支冒姓,借助于皇权力量对于士族谱系的行为,就连渤海高氏宗族内部也将高欢一支视为正宗,序其行辈。所他父亲和高士廉才得以渤海高氏为名入仕。
但有一点崔钰说对了,他与高士廉是未出五服的兄弟,当今的皇后按照辈分算,的确是他的外甥女。只不过,两房之间自隋亡后,来往不多而已。
“高公,从打人情牌的角度来说,你真的不应该这么扛的。你应该清楚,顽抗是没有用的。”
“大隋已经没了,人总要向前看的。现在你们这一房,已经渤海高氏的族长房了,你总该有所欣慰吧!”
高弘德淡淡一笑,抿了一口茶:“高氏有今天,成为皇族外支,跟老夫没什么关系。我没出力,也不想沾他们的光。”
“但你说的对,老夫的人生到头了,有些事,是该有个交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