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仁愿、王文度都是海军的大将,对这两个家伙,李承乾不是一般烦,这两个家伙就是杀坯,一天没仗打,就闲的浑身难受。
这不,扬州大都督府那边,刚刚下水了十五条贞观舰,他们就跑到宣政殿,进言扩编一支舰队,廓清海上的海盗,保护海上的贸易。
李承乾呢,也的确有这个想法,所以在这十五条战舰下水前,将其他船坞制造的五十条战舰都调到杭州,就是想组建一支新舰队。
可人选并不是二人,但这个两个人实在是太磨人了,李承乾没有办法,只能选择用他们,原因很简单,他想耳根子清闲一点。
打发走二人后,李承乾长出一口气:“这两个家伙啊,哎,幸亏朕养气的功夫好,否则得被他俩给气死!”
拿起案上的奏疏,这一本是吏部左侍郎-来济上的,他在奏疏中说:昔齐桓公出游,见老而饥寒者,命赐之食,老人曰:愿赐一国之饥者。赐之衣,曰:愿赐一国之寒者。公曰:寡人之廪府安足以周一国之饥寒!老人曰:君不夺农时,则国人皆有馀食矣;不夺蚕要,则国人皆有馀衣矣!
来济是觉得,房仁裕开出的黄河工程,要用的劳力太多了,钱也要的太多了。朝廷开发河西、江南正在紧要关头,现在再于黄河开大功,国家财政的负担太大了,他怕一旦有战事,朝廷没有足够的财力去打仗!
当然,与来济持有相同观点的还有一些人,比如高智周、郝处俊、孙处约等臣,他们都上书,请李承乾慎重考虑,不要太过着急。
李承乾迟疑了一下,选择将四臣的奏疏留中,他还需要考虑一下,再做决定。
而吏部右侍郎-刘祥道,则上书说:今之选司,取士伤多且滥。每年入流数过一千四百人,是伤多也;杂色入流,不加铨简,是伤滥也。……今官员有数,入流无限,以有数供无限,遂令 九流繁总,人随岁积。……今内外文武官一品以下、 九品已上,一万三千四百六十五员,略举大数,当一万四千人。壮室而仕,耳顺而退,取其中数,不过支三十年。此则一万四千人,三十年而略尽。.........,况三十年之外,在官者犹多,此便有馀,不虑其少。今每年入流者遂至一千四百馀人,应须数外,恒馀两倍。又比来放选者,见停亦千馀人,更复年别新加, 实非处置之法。望请清革,稍清其选。
刘祥道觉得,永祯一朝有些冗官了,很多事明明一个人能做,但现在要三个人做,效率低,耗费大,是一件很浪费的事。
大唐的冗官情况,是建国时就有的问题,所以上皇在贞观初年,用房玄龄、侯君集裁汰京官七百余人,全国的官员数量也不过七千之数。
而到了永祯二年,内外官员九品以上共有一万三千四百六十五人,几乎翻了一倍。加上了吏员,总数最高达到了三十六万八千六百六十八人。
把刘祥道的奏疏交给长孙无忌和李恪:“你们看看,说说自己的意见。”
长孙无忌看过后,将奏疏递给李恪,随即言道:“大唐的冗官,原因有很多,这是个历史问题!”
其一,当年,高祖晋阳起兵,一路高歌猛进,拿下关中之地,除了用兵之外,便是因为授官。用官帽套住那些隋朝的官吏,把他们招揽到自己麾下,武德朝爵位泛滥,也是这个原因。高祖为安置这些人,致使州县数量超过隋朝时期的两倍,于是地方上有了“十羊九牧”的说法。站在高祖当时所处的环境来说,他的选择是非常睿智的,高祖就是靠战场取地和收服人心,取得的天下。
其二,蒙荫入仕。很多官吏的子弟,走的都是这一条路,一个官员五六个儿子,原本一顶官帽能决绝的事,现在就要五六顶,甚至子孙多得,还要翻一番。这些人出身官宦之家,学识、见底都不是一般的读书人能比的,他们能更好的适应官场的生态,又有裙带的关照,所以升迁也快。现在,朝中五品以上的官员,有超过五成,都是蒙荫这条路上来的。
其三,军功!大唐以武立国,重视军功,很多将军的子嗣,也都因为父辈的功劳,在小小年纪就得到了勋官,长大后则会转为正式官吏。
总而言之,赏官就是收拢人心,裁汰就是失人心,砸了人家的饭碗,是要得罪人的,所以这个事并不好办,上皇当年也想下重手,但考虑到制衡世家,所以也是高高抬起,轻轻放下。
李恪合上奏疏后,也是附和长孙无忌的意见,这官不是说裁就裁的,裁了谁,谁的心里都不会舒服,不舒服就会有怨言,有怨言就会闹事,一旦事情闹大了,是会引起朝局动荡的,这对朝廷可不是什么好事。
如果,陛下觉得冗官有压力,李恪倒是觉得,可以向东北、西南的羁縻州,派遣一部分官员过去。那里汉化的程度不高,而且非常缺官员,可以消化一两千名官员。当然,这只是权宜之计,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
“朕记得,当年上皇在并省官吏时说过:致治之本,惟在于审。量才授职,务省官员。”
有序治理的治理国家,最重要的是审慎用人,准确衡量每个人的才干,根据才能大小授予官职,尽可能减少官员的编制。
上皇认为,选用官员关键在于得到真正的贤才,虽然人数不多,但是使用起来足够了。与之相反,如果都是些尸位素餐之人,即便是再多的人也不能解决问题。
李承乾沉思片刻,最后下定了决心:“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
“官职冗滥”“吏员冗滥”的问题历朝历代都会有,一般都会通过精简机构、裁减冗官的方式摆脱困境,解除朝廷面临的治理危机。
但光裁人,李承乾觉得治标不治本,如果消化掉这些人,才是根本之道!
这不,扬州大都督府那边,刚刚下水了十五条贞观舰,他们就跑到宣政殿,进言扩编一支舰队,廓清海上的海盗,保护海上的贸易。
李承乾呢,也的确有这个想法,所以在这十五条战舰下水前,将其他船坞制造的五十条战舰都调到杭州,就是想组建一支新舰队。
可人选并不是二人,但这个两个人实在是太磨人了,李承乾没有办法,只能选择用他们,原因很简单,他想耳根子清闲一点。
打发走二人后,李承乾长出一口气:“这两个家伙啊,哎,幸亏朕养气的功夫好,否则得被他俩给气死!”
拿起案上的奏疏,这一本是吏部左侍郎-来济上的,他在奏疏中说:昔齐桓公出游,见老而饥寒者,命赐之食,老人曰:愿赐一国之饥者。赐之衣,曰:愿赐一国之寒者。公曰:寡人之廪府安足以周一国之饥寒!老人曰:君不夺农时,则国人皆有馀食矣;不夺蚕要,则国人皆有馀衣矣!
来济是觉得,房仁裕开出的黄河工程,要用的劳力太多了,钱也要的太多了。朝廷开发河西、江南正在紧要关头,现在再于黄河开大功,国家财政的负担太大了,他怕一旦有战事,朝廷没有足够的财力去打仗!
当然,与来济持有相同观点的还有一些人,比如高智周、郝处俊、孙处约等臣,他们都上书,请李承乾慎重考虑,不要太过着急。
李承乾迟疑了一下,选择将四臣的奏疏留中,他还需要考虑一下,再做决定。
而吏部右侍郎-刘祥道,则上书说:今之选司,取士伤多且滥。每年入流数过一千四百人,是伤多也;杂色入流,不加铨简,是伤滥也。……今官员有数,入流无限,以有数供无限,遂令 九流繁总,人随岁积。……今内外文武官一品以下、 九品已上,一万三千四百六十五员,略举大数,当一万四千人。壮室而仕,耳顺而退,取其中数,不过支三十年。此则一万四千人,三十年而略尽。.........,况三十年之外,在官者犹多,此便有馀,不虑其少。今每年入流者遂至一千四百馀人,应须数外,恒馀两倍。又比来放选者,见停亦千馀人,更复年别新加, 实非处置之法。望请清革,稍清其选。
刘祥道觉得,永祯一朝有些冗官了,很多事明明一个人能做,但现在要三个人做,效率低,耗费大,是一件很浪费的事。
大唐的冗官情况,是建国时就有的问题,所以上皇在贞观初年,用房玄龄、侯君集裁汰京官七百余人,全国的官员数量也不过七千之数。
而到了永祯二年,内外官员九品以上共有一万三千四百六十五人,几乎翻了一倍。加上了吏员,总数最高达到了三十六万八千六百六十八人。
把刘祥道的奏疏交给长孙无忌和李恪:“你们看看,说说自己的意见。”
长孙无忌看过后,将奏疏递给李恪,随即言道:“大唐的冗官,原因有很多,这是个历史问题!”
其一,当年,高祖晋阳起兵,一路高歌猛进,拿下关中之地,除了用兵之外,便是因为授官。用官帽套住那些隋朝的官吏,把他们招揽到自己麾下,武德朝爵位泛滥,也是这个原因。高祖为安置这些人,致使州县数量超过隋朝时期的两倍,于是地方上有了“十羊九牧”的说法。站在高祖当时所处的环境来说,他的选择是非常睿智的,高祖就是靠战场取地和收服人心,取得的天下。
其二,蒙荫入仕。很多官吏的子弟,走的都是这一条路,一个官员五六个儿子,原本一顶官帽能决绝的事,现在就要五六顶,甚至子孙多得,还要翻一番。这些人出身官宦之家,学识、见底都不是一般的读书人能比的,他们能更好的适应官场的生态,又有裙带的关照,所以升迁也快。现在,朝中五品以上的官员,有超过五成,都是蒙荫这条路上来的。
其三,军功!大唐以武立国,重视军功,很多将军的子嗣,也都因为父辈的功劳,在小小年纪就得到了勋官,长大后则会转为正式官吏。
总而言之,赏官就是收拢人心,裁汰就是失人心,砸了人家的饭碗,是要得罪人的,所以这个事并不好办,上皇当年也想下重手,但考虑到制衡世家,所以也是高高抬起,轻轻放下。
李恪合上奏疏后,也是附和长孙无忌的意见,这官不是说裁就裁的,裁了谁,谁的心里都不会舒服,不舒服就会有怨言,有怨言就会闹事,一旦事情闹大了,是会引起朝局动荡的,这对朝廷可不是什么好事。
如果,陛下觉得冗官有压力,李恪倒是觉得,可以向东北、西南的羁縻州,派遣一部分官员过去。那里汉化的程度不高,而且非常缺官员,可以消化一两千名官员。当然,这只是权宜之计,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
“朕记得,当年上皇在并省官吏时说过:致治之本,惟在于审。量才授职,务省官员。”
有序治理的治理国家,最重要的是审慎用人,准确衡量每个人的才干,根据才能大小授予官职,尽可能减少官员的编制。
上皇认为,选用官员关键在于得到真正的贤才,虽然人数不多,但是使用起来足够了。与之相反,如果都是些尸位素餐之人,即便是再多的人也不能解决问题。
李承乾沉思片刻,最后下定了决心:“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
“官职冗滥”“吏员冗滥”的问题历朝历代都会有,一般都会通过精简机构、裁减冗官的方式摆脱困境,解除朝廷面临的治理危机。
但光裁人,李承乾觉得治标不治本,如果消化掉这些人,才是根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