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宽略感无奈,只能尽量搜刮脑海中关于靖难之役的记忆。
“靖难之役打了近四年,因为朱棣刚开始仅以八百多护卫起兵,虽后来收编了北平守军,又通过向宁王等藩王借兵等方法筹集了不少兵马,可相较于建文帝所掌控的朝廷大军,其兵马数量依旧处于劣势。”
“再加上燕军地处北方,钱粮供给也不如建文帝,所以头两年燕军虽在朱棣带领下多次获胜,但处境却颇为艰难,靖难看着也并无多大成功的希望。”
“然而建文帝一方昏招迭出,再加上朱棣军事才能确实出色,手下能征善战的将领也颇多,遂打赢一场又一场重要战事,扭转局面,直至攻入南京,靖难成功。”
朱元璋听完皱眉,问:“没了?”
刘宽道:“陛下,微臣真的只记得这些——若陛下非要听更多,微臣也只能再讲讲两个靖难之役中的著名人物。”
“哦?”朱元璋露出感兴趣的神色,“你且说来。”
反正殿内也没别人,刘宽索性放开了讲。
他道:“这第一位就是被后世称为大明第二战神的李景隆。”
李景隆是曹国公李文忠嫡长子,出生于洪武二年,如今已是十二三岁的少年,陪着诸皇子同在大本堂读书。
朱元璋经常去大本堂了解诸皇子读书情况,李景隆不仅生得俊朗不凡,看着也聪明,因此颇得他喜爱。
听了刘宽开头这句话,他便忍不住笑道:“原来是景隆那孩子,咱早就看出他和文忠一般,是个能征善战的。”
“不过,他既有战神之称,想必在靖难之役中应是站在了老四那一边吧?”
刘宽没想到朱元璋会突然插嘴,说出这么一番话来。
心道:老朱,不是我不给你面子,是你上赶着被打脸啊。
随即神色古怪地道:“回陛下,微臣也不知李景隆是否站在朱棣那边——此事勉强算个历史谜题。”
朱元璋听了奇怪,“为何如此说?”
刘宽道:“朱棣起兵靖难后,建文帝曾先后两次任命李景隆为统帅。”
“第一次是在建文元年,命李景隆为大将军,领兵五十万攻打燕军占据的北平、永平等地,结果大败亏输,折损将士无数,遗弃辎重无数。”
“建文二年,建文帝认为李景隆上次失败是因为权柄太轻,于是授以‘专征伐’之大权。”
“于是李景隆与另外几人合兵六十多万,与燕军再战,又是大败亏输,丢城失地,一直退到了济南。”
“待到建文四年,燕军打过长江,直逼南京。当时朝中有人请诛李景隆,认为局势败坏如此之快,都是李景隆两次大败之故。”
“建文帝不仅不准,反而让李景隆与兵部尚书一起去江北向燕军求和,表示愿划江而治。”
“仗打到这一步,燕军连战连捷,士气如虹,眼见攻破南京就能改天换日,自是不肯和的。”
“李景隆求和不成,建文帝依旧没治他的罪,反而将守卫城门的重任托付于他。”
“结果燕军攻来时,李景隆主动开门投降,迎燕军入城。建文一脉彻底断绝希望,靖难之役也以朱棣获胜告终。”
听到这里,朱元璋神色已经变得古怪之极,既觉羞恼,又觉得不可思议。
至此,他哪里还不明白,刘宽先前所说的“大明第二战神”分明就是挪揄之语,是贬非褒。
看着俊朗不凡、人模人样的大外甥孙李景隆,并不像他父亲李文忠那般能征善战,而是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大草包!
刘宽顿了顿,接着道:“因李景隆几次大败太过离谱,又有开门迎朱棣入城之事,所以后世不少人推测,李景隆私下里跟朱棣交情很好。”
“他留在建文帝这边就是为了充当内应,用另一种方式帮朱棣取得靖难之役的胜利。”
“当然,这只是部分后世人的猜测,主流观点还是认为李景隆就是菜——嗯,也就是类似赵括、马谡那种谈起军事头头是道,实操起来却很拉胯的人。”
御陛之后。
朱标、朱棣各坐在一个锦墩上。
朱棣神情已不在恍惚——他注意力基本被刘宽所讲的李景隆之事吸引了。
朱标则露出了好奇之色,忍不住低声问:“四弟,景隆与你私底下是否感情格外要好?”
“我不知道啊。”朱棣有些茫然,却也压低了声音,“我们差了八九岁,私底下交流也不多——至多是在大本堂读书时常带着他和几位年幼的弟弟一起玩耍罢了。”
朱标还想再问什么,便听见前面朱元璋一阵咳嗽,于是便闭了嘴。
刘宽见老朱忽然一阵咳嗽,不由关问道:“陛下无碍吧?”
朱元璋见刘宽并不像听到什么的样子,放下心来。
他道:“咱没事,只是没想到你口中的战神竟专打败仗。”
刘宽解释道,“陛下,微臣只是转述后世人的说法而已,并非故意挪揄。”
朱元璋道:“不用解释,咱不会在意这点小事。何况凭那小子打得几次败仗,被嘲讽也是该。”
“咱甚至觉得你用赵括、马谡来类比,是高看那小子了——赵括能在白起围攻下坚持一个多月,马谡能得诸葛亮看重,那小子能吗?”
听了这话,刘宽不禁一笑,也觉得用先前那话有点侮辱赵括、马谡了。
“继续说,这靖难之役中另一个著名人物是谁。”
听朱元璋问,刘宽道:“另一人是朱棣次子,后来获封汉王的朱高煦。”
“高煦?”朱元璋没想到竟有这个去年才出生的孙子之事,疑惑道:“靖难之役时他才二十岁左右吧?能有他什么事?”
刘宽笑道,“朱高煦当时虽年少,却十分勇猛善战,在靖难之役中数次解救朱棣于危难,擒杀敌将,乃至扭转战局。”
“可以说,朱棣靖难之役能够获得成功,朱高煦有很大功劳。”
“据说,朱棣觉得朱高煦很像他,曾在一次被朱高煦解救突围的过程中,允诺日后将皇位传给他。”
听到这里,朱元璋不由皱眉,道:“后来呢?老四该不会真废了嫡长的高炽,改立高煦为太子吧?”
御陛后。
朱棣原本正惊喜于次子的勇猛善战,听到这里,却也不由皱眉思考,面露纠结之色。
却是在想,他是否会改立次子为太子。
然后就听刘宽的声音传了过来。
“朱高炽虽是嫡长子,却喜静不喜动、喜文事胜过武事,而且嗜好甜食,因此成年后长得十分肥胖。”
“虽然朱高炽表现得颇为聪慧,也曾在朱棣起兵之处,又过领军守住北平城的战功,更是在朱棣、朱高煦在外征战时于后方负责后勤诸事,表现出了不俗的治政能力,但朱棣仍不喜其性格、外形。”
“朱棣觉得朱高炽不类己,相较之下,朱高煦就比较像他,尤其是在军事天赋方面。”
“再加上一批靖难武勋都跟朱高煦交情很好,朱棣就在永乐二年正式提出了改立太子之事。”
“结果,虽然一大批靖难武将同意,朝中重要文臣却几乎都反对,告诉朱棣‘废嫡长立次幼’是取祸之道。”
“这就让朱棣觉得很为难。”
朱元璋听到这里有点着急,不禁催促道:“你小子别慢吞吞的,快些说,老四究竟改立太子没有?”
御陛后,朱棣也听得着急。
因为现在的他也无法判断,历史上的他在那般情况下会做出何种选择。
他看向朱标,却见朱标微皱着眉头,不知在思考这什么。
他本想问朱标觉得该选谁,却忽然警醒:他若这么问了,岂不是显得仍有心于皇位?
只好压住心思,继续听那刘宽讲。
朱元璋的催促很有用,刘宽直接道:“并没有。”
老朱追问,“为何?”
刘宽道:“朱棣当时具体如何考量的,后世人自然不知,只能推测。”
“觉得朱棣一是听进了文臣的劝谏,担心大明如李唐一般,就此经常发生同室操戈之事。”
“第二嘛,是因为朱高炽虽不得朱棣喜欢,可他却生了个好儿子,被文臣们称作‘好圣孙’,被后世一些人称作‘六边形战士’的朱瞻基。”
“靖难之役打了近四年,因为朱棣刚开始仅以八百多护卫起兵,虽后来收编了北平守军,又通过向宁王等藩王借兵等方法筹集了不少兵马,可相较于建文帝所掌控的朝廷大军,其兵马数量依旧处于劣势。”
“再加上燕军地处北方,钱粮供给也不如建文帝,所以头两年燕军虽在朱棣带领下多次获胜,但处境却颇为艰难,靖难看着也并无多大成功的希望。”
“然而建文帝一方昏招迭出,再加上朱棣军事才能确实出色,手下能征善战的将领也颇多,遂打赢一场又一场重要战事,扭转局面,直至攻入南京,靖难成功。”
朱元璋听完皱眉,问:“没了?”
刘宽道:“陛下,微臣真的只记得这些——若陛下非要听更多,微臣也只能再讲讲两个靖难之役中的著名人物。”
“哦?”朱元璋露出感兴趣的神色,“你且说来。”
反正殿内也没别人,刘宽索性放开了讲。
他道:“这第一位就是被后世称为大明第二战神的李景隆。”
李景隆是曹国公李文忠嫡长子,出生于洪武二年,如今已是十二三岁的少年,陪着诸皇子同在大本堂读书。
朱元璋经常去大本堂了解诸皇子读书情况,李景隆不仅生得俊朗不凡,看着也聪明,因此颇得他喜爱。
听了刘宽开头这句话,他便忍不住笑道:“原来是景隆那孩子,咱早就看出他和文忠一般,是个能征善战的。”
“不过,他既有战神之称,想必在靖难之役中应是站在了老四那一边吧?”
刘宽没想到朱元璋会突然插嘴,说出这么一番话来。
心道:老朱,不是我不给你面子,是你上赶着被打脸啊。
随即神色古怪地道:“回陛下,微臣也不知李景隆是否站在朱棣那边——此事勉强算个历史谜题。”
朱元璋听了奇怪,“为何如此说?”
刘宽道:“朱棣起兵靖难后,建文帝曾先后两次任命李景隆为统帅。”
“第一次是在建文元年,命李景隆为大将军,领兵五十万攻打燕军占据的北平、永平等地,结果大败亏输,折损将士无数,遗弃辎重无数。”
“建文二年,建文帝认为李景隆上次失败是因为权柄太轻,于是授以‘专征伐’之大权。”
“于是李景隆与另外几人合兵六十多万,与燕军再战,又是大败亏输,丢城失地,一直退到了济南。”
“待到建文四年,燕军打过长江,直逼南京。当时朝中有人请诛李景隆,认为局势败坏如此之快,都是李景隆两次大败之故。”
“建文帝不仅不准,反而让李景隆与兵部尚书一起去江北向燕军求和,表示愿划江而治。”
“仗打到这一步,燕军连战连捷,士气如虹,眼见攻破南京就能改天换日,自是不肯和的。”
“李景隆求和不成,建文帝依旧没治他的罪,反而将守卫城门的重任托付于他。”
“结果燕军攻来时,李景隆主动开门投降,迎燕军入城。建文一脉彻底断绝希望,靖难之役也以朱棣获胜告终。”
听到这里,朱元璋神色已经变得古怪之极,既觉羞恼,又觉得不可思议。
至此,他哪里还不明白,刘宽先前所说的“大明第二战神”分明就是挪揄之语,是贬非褒。
看着俊朗不凡、人模人样的大外甥孙李景隆,并不像他父亲李文忠那般能征善战,而是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大草包!
刘宽顿了顿,接着道:“因李景隆几次大败太过离谱,又有开门迎朱棣入城之事,所以后世不少人推测,李景隆私下里跟朱棣交情很好。”
“他留在建文帝这边就是为了充当内应,用另一种方式帮朱棣取得靖难之役的胜利。”
“当然,这只是部分后世人的猜测,主流观点还是认为李景隆就是菜——嗯,也就是类似赵括、马谡那种谈起军事头头是道,实操起来却很拉胯的人。”
御陛之后。
朱标、朱棣各坐在一个锦墩上。
朱棣神情已不在恍惚——他注意力基本被刘宽所讲的李景隆之事吸引了。
朱标则露出了好奇之色,忍不住低声问:“四弟,景隆与你私底下是否感情格外要好?”
“我不知道啊。”朱棣有些茫然,却也压低了声音,“我们差了八九岁,私底下交流也不多——至多是在大本堂读书时常带着他和几位年幼的弟弟一起玩耍罢了。”
朱标还想再问什么,便听见前面朱元璋一阵咳嗽,于是便闭了嘴。
刘宽见老朱忽然一阵咳嗽,不由关问道:“陛下无碍吧?”
朱元璋见刘宽并不像听到什么的样子,放下心来。
他道:“咱没事,只是没想到你口中的战神竟专打败仗。”
刘宽解释道,“陛下,微臣只是转述后世人的说法而已,并非故意挪揄。”
朱元璋道:“不用解释,咱不会在意这点小事。何况凭那小子打得几次败仗,被嘲讽也是该。”
“咱甚至觉得你用赵括、马谡来类比,是高看那小子了——赵括能在白起围攻下坚持一个多月,马谡能得诸葛亮看重,那小子能吗?”
听了这话,刘宽不禁一笑,也觉得用先前那话有点侮辱赵括、马谡了。
“继续说,这靖难之役中另一个著名人物是谁。”
听朱元璋问,刘宽道:“另一人是朱棣次子,后来获封汉王的朱高煦。”
“高煦?”朱元璋没想到竟有这个去年才出生的孙子之事,疑惑道:“靖难之役时他才二十岁左右吧?能有他什么事?”
刘宽笑道,“朱高煦当时虽年少,却十分勇猛善战,在靖难之役中数次解救朱棣于危难,擒杀敌将,乃至扭转战局。”
“可以说,朱棣靖难之役能够获得成功,朱高煦有很大功劳。”
“据说,朱棣觉得朱高煦很像他,曾在一次被朱高煦解救突围的过程中,允诺日后将皇位传给他。”
听到这里,朱元璋不由皱眉,道:“后来呢?老四该不会真废了嫡长的高炽,改立高煦为太子吧?”
御陛后。
朱棣原本正惊喜于次子的勇猛善战,听到这里,却也不由皱眉思考,面露纠结之色。
却是在想,他是否会改立次子为太子。
然后就听刘宽的声音传了过来。
“朱高炽虽是嫡长子,却喜静不喜动、喜文事胜过武事,而且嗜好甜食,因此成年后长得十分肥胖。”
“虽然朱高炽表现得颇为聪慧,也曾在朱棣起兵之处,又过领军守住北平城的战功,更是在朱棣、朱高煦在外征战时于后方负责后勤诸事,表现出了不俗的治政能力,但朱棣仍不喜其性格、外形。”
“朱棣觉得朱高炽不类己,相较之下,朱高煦就比较像他,尤其是在军事天赋方面。”
“再加上一批靖难武勋都跟朱高煦交情很好,朱棣就在永乐二年正式提出了改立太子之事。”
“结果,虽然一大批靖难武将同意,朝中重要文臣却几乎都反对,告诉朱棣‘废嫡长立次幼’是取祸之道。”
“这就让朱棣觉得很为难。”
朱元璋听到这里有点着急,不禁催促道:“你小子别慢吞吞的,快些说,老四究竟改立太子没有?”
御陛后,朱棣也听得着急。
因为现在的他也无法判断,历史上的他在那般情况下会做出何种选择。
他看向朱标,却见朱标微皱着眉头,不知在思考这什么。
他本想问朱标觉得该选谁,却忽然警醒:他若这么问了,岂不是显得仍有心于皇位?
只好压住心思,继续听那刘宽讲。
朱元璋的催促很有用,刘宽直接道:“并没有。”
老朱追问,“为何?”
刘宽道:“朱棣当时具体如何考量的,后世人自然不知,只能推测。”
“觉得朱棣一是听进了文臣的劝谏,担心大明如李唐一般,就此经常发生同室操戈之事。”
“第二嘛,是因为朱高炽虽不得朱棣喜欢,可他却生了个好儿子,被文臣们称作‘好圣孙’,被后世一些人称作‘六边形战士’的朱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