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国,真的要走下坡路了吗?我们在后面细细道来。

    只是,柳下惠先生却是没法看到了。

    公元前621年12月3日,周襄王31年,鲁文公6年,鲁国历史上一位杰出人物柳下惠去世,享年一百岁。

    柳下惠是公认的春秋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遵守中国传统道德的典范,鲁国历史上又一位圣人级别的大牛人。

    鲁国历史上,总共出过四位圣人。

    第一位是周公姬旦,被儒家视为圣人。

    第二位正是柳下惠,被称为和圣。

    第三位是孔子,人称孔圣人。

    第四位是孟子,人称亚圣。

    和圣柳下惠,是与清圣伯夷、任圣伊尹、时圣孔子相并列的四大先贤,这是孟子的评价。

    用孟子的话讲,伯夷是圣人之中清高的人,伊尹是圣人之中负责的人,柳下惠是圣人之中随和的人,孔子是圣人之中识时务的人。

    为什么这样说呢?

    伯夷是商朝孤竹国国君长子,本应继承君位。但他认为如今大商王朝施行暴政,天下到处是暴民,自己不愿事奉,所以隐居到了北海边,希冀着天下清平。

    孤竹国君无奈,只好将君位传给了伯夷三弟叔齐。

    但叔齐却非得把君位还给伯夷,伯夷坚决不肯接受,最后逃亡去了西岐,叔齐居然也追到了西岐。

    两人都认为,大商王朝都是自己要辅佐的王朝。但此时大商王朝残暴腐败,故先隐居起来,等到政治清明国泰民安了,再去治理孤竹国。

    但后来武王伐灭了大商王朝,伯夷、叔齐坚决不肯做大周王朝的子民,最后双双饿死于首阳山。

    对伯夷来说,你周武王不是自己认定的天子,自己不会去辅佐。你大周王朝的百姓,不是自己原先大商王朝的百姓,自己不会去治理。

    伯夷就是这样一个人,天下太平,就出来做事;天下混乱,就退居田野。

    事奉君主,并不是为了权力和财富,而是要看是否值得自己辅佐。

    这样的人,相当于员工挑选老板。用现代的话来讲,清高了不是?

    但人家确实有才啊。不管如何,孟子认为,伯夷乃圣之清高也。

    伊尹也是大商王朝的贤人能人,其道德、学问、经济、事功俱全,担任商王朝成汤、外丙、仲壬、太甲、沃丁五代君主的最高行政长官。

    伊尹整顿吏治,体贴民心,洞察国情,实现了大商王朝的经济繁荣和政治清明,辅政五十余年,为商王朝兴盛富强立下汗马功劳。

    对伊尹而言,无论君主是谁,都可以侍奉;无论百姓如何,都可以治理。

    因此,天下太平也出来做官,天下混乱也出来做官。

    伊尹很自信,相信只要自己足够努力,就可以将百姓治理好。无论原来的天下是怎么样的,自己一定可以使天下太平。

    这样的人,就是视天下为己任,故孟子认为,伊尹乃圣之责任也。

    至于孔子,我们以后会大讲特讲,综言之,孔子就是努力追求上进,总希望一展胸中所学,为社稷百姓作出贡献。

    但一旦他认为应该离开,就立即离开,绝不犹豫。

    一旦他认为舍不得离开,就会嗟叹惋惜,希望有所转机。

    具体的例子就是孔子离开鲁国时,可以说是一步三回首,希望国君挽留,走时也走得慢吞吞的。

    他也曾经赴齐国求官,但被拒绝后立即决定离开。

    结果,他的弟子说饭已经快烧了,米都淘了下了锅,要不吃完饭再走。

    孔子却要求将米从锅里挖出,大家立即收拾行装离开齐国。

    在孔子看来,该追求的要用心追求,追求不到了要立即停止。

    该干就干,该走就走。能做官就做,不能做官就走人。

    这叫什么?

    这叫识时务。所以孟子认为,孔子乃圣之识时也。

    孟子对四位圣人的评价是非常高的,认为如果他们能有机会治理一个大国,凭其经天纬地之才,一定能够人心归服,得到天下。

    但是,如果要他们去行一不义、杀一无辜而得天下,那他们都一定不会去做。

    柳下惠,我们前面刚讲了大量他的故事,概言之,柳下惠就是一位不论国君是怎样的人,都愿意侍奉。

    而且,不论给予自己的官职是大是小,都能够认真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

    当官时,他不隐瞒自己的才能,严格坚持原则为人处世。

    被罢了官也不怨恨,穷困时不忧愁,富贵时不炫耀,与谁相处都合得来。

    这样的人,就是随遇而安,心平气和,所以孟子认为柳下惠乃圣之平和也。

    想想看,如果我们能够与这位和圣柳下惠相处一段时间,会不会感觉到一种超脱的为人处世气度?

    如果自己心胸狭隘,应该会变得宽容大度;

    如果自己尖酸刻薄,应该会变得老实厚道;

    如果自己牢骚满腹,应该会变得心平气和!

    这样的人,当然足可以称之为百世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