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标题不要想歪了,不是写美女的。香草美人的典故来自于屈原的《离骚》,象征高尚的品格和忠君爱国的思想,这篇就介绍一下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

    屈氏是楚武王的后代,在楚国是个大宗族,地位显赫。屈原出身在名门望族,从小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屈原本人也极其好学,逐渐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大才子。屈原虽然是楚国上流阶层的人,但他也喜欢融入到群众当中,体恤民间疾苦,乐善好施,在楚国老百姓中的口碑相当好。

    在屈原二十三岁的时候,楚怀王看中了屈原的才华,任命他为左徒。左徒是干什么的呢,主要是负责文件起草、综合协调和部分内政外交工作,有点类似于楚国的办公室主任。当时楚怀王还是比较清醒的,他想通过变法提高国家实力,于是就把这个活交给了屈原。

    在楚怀王的支持下,屈原大刀阔斧干起了变法改革。屈原的变法大部分以吴起变法为样板,主要措施有六条,奖励农民和士兵、明确军功赏罚、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畅通上下的沟通渠道、禁止结党营私、移风易俗。屈原的变法没有什么新花样,但还是很实用的,同时也牵涉了众多贵族们的利益。

    变法之所以难,主要是来源于旧势力的阻碍,利益面太广了,如果没有国家君主的大力支持,不把变法当做一号工程,是很难开展下去的。屈原变法就很短暂,因为他的老板是个没有主见的人。因为利益纠葛,很多贵族大臣在变法之后到楚怀王那里说屈原的坏话,什么恃才傲物、不把君主放在眼里之类的。

    变法才搞了三年,屈原就被贬职了,去当了三闾大夫。三闾大夫就是管管王室的一些杂活,是个没权力没前途的闲差。屈原虽然降职了,但他还是很爱国,很关心国家大事,张仪每次来楚国行骗的时候,屈原都会站出来提醒楚怀王。不过楚怀王已经不喜欢屈原了,屈原的话对他来说没什么用,他自己也是个见利眼开的人,所以老是被诈骗。

    楚怀王一次次被骗,楚国国势一步步衰弱,楚怀王却对屈原的忠言越来越厌恶,还把他流放去了汉北。屈原很郁闷,一腔热血却无处报国,只好寄情于诗歌,开始了楚辞创作,《九章》就是屈原流放汉北时写的。

    屈原从汉北流放回来后没多久,又被免职,这次是流放去江南。屈原流放江南的时间长达十六年,十六年里,楚国进一步被秦国蚕食,楚怀王客死他乡,屈原愤慨而著《离骚》。国仇家恨,郁郁不得志,屈原只好在诗歌里抒情。屈原在流放江南期间创作了大量的楚辞,而且诗歌文风优美,词藻动人,有着浓厚的文学气息,因此被后世称为楚辞鼻祖和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楚国别都郢都,楚顷襄王吓得跑路,将都城东迁。屈原眼看热爱的祖国步步衰弱,他预感到了楚国的灭亡,不想亲眼看着楚国山河被吞并、百姓被鱼肉,于是纵身跳入汨罗江中自尽。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作为一位高尚的爱国者,有着自己的固执和情怀,所以做不到鱼父说的“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大诗人就此殒命,但他在整个文化史上的影响和贡献是永远不会被抹灭的。即使放眼世界文化史,屈原的地位也是举足轻重的,他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公认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另外三位是波兰的哥白尼、法国的拉伯雷、古巴的何塞·马蒂。

    据说老百姓们知道屈原跳江后都很伤心,害怕鱼会去吃屈原,就纷纷把自家的饭团扔到江里。屈原跳江自尽的这一天,恰好是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这之后每到端午节,人们就会纪念屈原,逐渐形成了包粽子、赛龙舟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