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征主力军输的很惨,其他几路虽然还算顺利,但队伍已经偏离陈胜这个中心了,先说说北征军。

    之前陈胜不采纳张耳、陈余的意见坚持称王,张耳、陈余二人心里已经觉得陈胜不靠谱了,准备自己出去闯一番事业,所以他们向陈胜请命北上攻打原先赵国的地盘。陈胜显然不放心放张耳、陈余走,于是命令自己原先的手下武臣为主将,邵骚为护军,只给张耳、陈余当左右校尉,仅仅给了他们三千兵力。

    陈余原先在赵地游历,积攒了一批人脉,通过这些社会关系,武臣这支队伍运营得非常成功,一路走一路扩招,三千人很快壮大到了几万人,连续攻下了十几座城池,武臣还自立为“武信君”。可陈余的人脉也不是万能的,赵地还有几十座城,不愿意主动投降,开始严防死守了,这让武臣很头疼。但随着一个人的出现,赵地战局形势迅速扭转,这人叫蒯(kuǎi)通,一位谋士。

    蒯通是范阳(今河北省定兴县固城镇)人,他原来的名是彻,但是和汉武帝刘彻撞名了,所以在《史记》里称他为蒯(kuǎi)通。说到谋士,蒯通虽然可能不如张良、陈平、范增等出名,但他的水平绝对一流,在今后可搅动了天下风云,而且他是纵横家。乱世来了,纵横家又出现了。

    纵横家都是些奇人,武臣听说过蒯通的大名,就前去向蒯通咨询自己的命运。蒯通知道是时候施展的谋略了,就对武臣说:“将军放心,我去帮你搞定范阳县令。”靠什么搞定呢?纵横家最厉害的武器就是那张嘴。

    蒯通去见了范阳县令徐公,直接对他说:“徐公呀,听说您快死了,我作为范阳的百姓提前来慰问你了。”徐公刚要发怒,蒯通随即又说:“不过您走大运了,碰上了我。”徐公懵逼了,问道:“你到底在说啥子嘛。”

    蒯通回答:“秦朝法律严苛,徐大人之前那么敬业,依据秦律杀了不少人呀,您想想他们的家属能不恨您吗?只不过是畏惧秦朝罢了。如今秦朝大乱,自身难保,您的后台就没了呀,那些人保准来找您寻仇,您说说您有几条命够用的。”确实陈胜、吴广起义以来,天下豪杰并起,好几个地方的县令、郡守被干掉了,徐公有点怕起来了,问蒯通:“先生有啥办法救我呢?”

    蒯通看徐公上钩了,就说:“这个好说。前几天武信君来向我咨询过他的前途,我准备告诉他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如果用我的办法,可以不战而胜,靠传送檄文就能够平定千里土地。那武信君肯定会问我有什么办法,我就把徐公你给搬出来。我就说徐公本来应该严防死守的,可他贪生怕死,所以想主动献城投降。如果武信君不好好对待徐公,那其他城池的守将肯定要死守了。不如八抬大轿恭迎徐公,那其他人肯定会争相效仿。这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徐公确实怕死,他感激说道:“多谢先生相救,还请先生多为我说好话。”蒯通把和徐公说过的计策又和武臣说了一遍,武臣摆了大阵仗迎接徐公,还准备给徐公封侯,范阳就这么拿下了。其他那些城池的长官看还是投降有活路,还能加官进爵,就不给秦朝卖命了,纷纷效仿徐公。就这样,武臣没费多少兵力,就拿下了原先赵国的大部分地盘,邯郸也拿下了。

    北伐取得大胜,按说武臣要回去向陈胜汇报战果了,但被张耳、陈馀拦下了:“将军,您现在立了大功,回去肯定是死路一条,陈胜是容不下你的,葛婴就是这么死的你忘了吗?如今你坐拥赵地,他陈胜都能称王,不如我们也单干,你也搞个王当当。”武臣觉得有道理,确实好些立功的战将回去都被陈胜给刀了,自己回去肯定很危险,而且西征的周文被章邯打得大败而逃了,再跟着陈胜混确实没啥前途。于是武臣自立为赵王,封邵骚为左丞相,张耳为右丞相,陈余为大将军。

    陈胜知道自己的部下竟然称王了,气得要吐血,下令要灭了武臣等人全家,再发兵攻打武臣。陈胜手下的首席文臣蔡赐劝说陈胜:“大王,算了吧,现在秦朝未灭,章邯来势汹汹,不可另树强敌,我们不如做个顺水人情,去祝贺下武臣,再让他向西去支援周文,这样不就继续给我们卖命了吗?”陈胜这次没有冲动,听从了蔡赐的建议,将武臣等人的家人都软禁了起来,再派使者恭贺武臣称王,让其赶紧出兵前往关中支援周文。

    陈胜、张耳劝武臣别给陈胜卖命了,现在最重要的是多拿地盘,做大做强,于是武臣派部将韩广攻打燕地,李良攻打常山,张黡攻打上党。武臣没想到的是,自己的部下也像自己一样,要开始单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