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 吸血鬼莽古斯被人们从心底揪出来打败,在东边的部落里被完全消灭了,老僧哥一家上下重新露出了笑脸,东边的部落里吃起了青食, 吸血莽古斯的故事广泛流传, 告诉我们,愚昧和迷信才是最大的莽古斯, 如果我们闲来无事就多读读《走近科学嘎啦吧》, 把孩子送到学校里去学习科学知识,遇到了怪现象, 先来学校请教先生, 让衙门前去调查,这世界上就没有什么谜团,没有什么莽古斯啦! ”
清脆的朗读声回荡在小木屋里,透过玻璃窗, 明亮的日光射进了屋内,在窗前投下了斑斑的亮点,坐在脚边的小孙女大声朗读着手里捧着的书本,而在她身边,临窗炕上盘坐着、歪倒着四五个大人, 都惬意地眯着眼睛,享受着做完早饭之后, 炕上还没有完全散去的余温, 并且彼此地议论起了书里所说的内容。“苜蓿也是可以吃的么?”
“北海的苜蓿又粗又老, 就是嫩芽也不能入口,他们说的苜蓿草,是不是和黄金豆一样, 都是汉人从天界拿来的好东西?”
“大概是的,可我们那从来没有商队卖什么青菜干那!”
说到商队,好像和说准什么似的,炕上的男人突然神色一动,透过敞开的窗户往西边看了一眼,同时俯下身子贴着炕倾听了起来,大概是这样听得不准确,过了一会,他还下到地上,贴着土地听了起来,“有马队来了,隐约还有马铃声——是商队来了吧!”
“那钦老哥!”果然,不一会儿,院子外头就传来了大呼小叫,“商队在前头要进村啦,你们快把车子准备好,来拉煤吧!”
“哎!”这一下,那钦一家很快也被惊动了,“来啦来啦!你们今年准备买多少煤?我们心里可没个数!这还是头一年烧炕呢!”
“这得问头人去!”
这个小小的新建村庄很快就活跃了起来,倘若把视线拉高的话,便可以看到,隔着野地,这儿撒一点、那儿撒一点的院子内,都走出了蚂蚁大小的人头忙碌了起来:和南方稠密的民居,又或者是北海那边过冬草场的拥挤不同,这个村落的房子虽然小,但院落却普遍很大,而且互相撒得很开,有些院子都有个四五亩地,站在院门口都不怎么能看清里头的房子,这是盛京附近的村落都没有的事情。
这样的一个村子能有南边的一个县城大,可以说,院子里的自留地就可以满足一家老小的口粮了——这也是把院子建得很大的用意所在,虽然村子里的百姓不能领悟周老七所说的‘三重防线’,但他们已经本能地在遵循这样的避险思路了:院子是有篱笆的,比起没有防护的耕地多了一重保险,这样,就算外头的耕地被野兽给冲毁了,至少自家附近的收成能保证,怎么样也饿不着肚子。
同时,房子小,这样需要的采暖资源也少,其实,倘若按照在北海的习惯,那么,他们砍林子造房子时,留下来的柴火也够一冬烧的了,但这样的‘够烧’,指的是在冰天雪地里能有一口暖和气,不至于冻死。人们入乡随俗的速度是非常快的,哪怕是鞑靼人融入女金村落,也一样如此,不过是小几个月的功夫,刚够建好房子,收成一批土豆,鞑靼人也已经开始比量着女金农户看齐了,希望在冬天里能和他们一样的取暖——那这样的话,柴火就未必足够了,瞧着女金农户都在准备买煤,他们也想跟着尝试一下,毕竟,在北海,过冬的燃料不是牛粪就是木柴,他们也没有什么烧煤的经验。刚到建新的时候,见到周围就有林子,却还有人烧煤升炉子,他们还感到很新奇呢。
“煤这东西是有好处的,烟小,而且暖得久,夜里不用起来添柴火,再一点,还是因为建新附近就有煤矿,烧煤便宜……一冬的话,你们按着两千斤准备就行了,后墙都还垒着柴火呢,赶明儿我到你们家转悠一下,看看炕都烧得好不好,有没有跑烟,要是有,乘没下雪赶紧重新盘一下……怎么样,烧炕舒服吧?这不比烧炉子强?当时让你们买点玻璃,这也没说错吧?明天我来教你们怎么熬浆糊封窗……”
那钦哎哎地答应着,满脸都是亲热的笑意,刚从头人——也就是村长院子里出来,身后呼啦就围了一圈的鞑靼同胞,都是七嘴八舌地用家乡话问着刚才村长说了什么——这都是那钦的亲戚,说起来也算是他的统领,那钦这一支小旗,在和哥萨克人的冲突中死伤惨重,年轻的壮丁损伤大半,眼看着就无法过冬,正当族群分崩离析,大家要各投前程的关口,南面的女金人跑过来,带来了建新正在招贤纳士,而且需要女人和他们的勇士婚配的消息——
反正本来就保不住自己的草场,老人小孩可能都会在今年冬天饿死,女人要么得改嫁,要么就得带着牛羊迁徙去荒地里苟延残喘,那钦一听说还有这么一条活路,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就组织全族人,带着尚未被寻衅掠夺的帐篷和牛羊,千里迢迢地南下来投奔他们的远亲了——他一个表亲的表亲嫁给了女金人,也算是沾了那么一点点亲戚吧。
北海这附近,陆陆续续迁徙过来的鞑靼人并不止那钦这一支,还有新寡的乌云其其格,他们的部族住在北海东岸,听说也在哥萨克骑兵的压力下选择南迁,一整个化冻季,泥泞的冻土草原上都是深深的马蹄印和车辙,起码有几千人顺着这条道路南迁投奔建新。而建新周围也满是伐木的声音,一个简单的经济循环立刻就建立起来了:先到的布里亚特鞑靼,在女金人的组织下伐木除根,平整耕地,随着田师傅的教导,紧急播撒了土豆种子,随后留老人小孩照看田地,不论男女,只要是壮年的赶紧继续去伐木:砍下来的木头除了给他们自己建房之外,还可以卖给女金人,让他们运回城去,在城里建木屋,甚至还有些会搭建北地木屋的鞑靼人因此跟着进城去做工了,也颇为赚到了一笔钱。
就这样,除开带来的牛羊之外,几乎是一穷二白的鞑靼人,在建新就逐渐站住脚跟了。最穷的一批人,跟着女金人学会了建地窝子,现在还住在地窝子里,伐下的木头全都卖给女金人了,这是因为他们的牛羊因为种种缘故,在南下的路上消耗殆尽,或者本来就被人夺走,他们是乞讨着跟族人一起南下的,或者还受了亲戚的恩惠,欠下了债务。比较殷实的家庭,比如那钦这样的小头人,就留下一批木头来建房子,甚至还有余钱买了玻璃来做窗户,这东西倘若没有女金村长的指点,他们是绝对不会买的,第一是没有这个概念,第二当然也是因为想不到玻璃居然是他们能消费得起的东西,这东西看起来简直价值连城,精致得不像会出现在农民牧民的家里,没想到说起价格来居然还真不算太贵!
打到六月为止,差不多也就是第一批南下的鞑靼人,马不停蹄地都平整出了一小块耕地——几亩的样子,把土豆给种下去了,同时还维持着他们的牛羊群,因为其余的空地虽然一时没有平整,但撒下女金人给的草种,很快草就长出来了,再有一些本就存在的灌木,虽然不算是上好的饲料,牛羊吃了不长膘,但也不至于饿死。
同时,他们通过卖木头,手里都有了一笔小钱,这样就比后来在八月、九月间陆续过来的鞑靼人要多了一点安全感,这些后来投靠的人,以女人小孩为多,如果实在不能干活,那就要立刻嫁人,能干活,不想立刻嫁人的,那就要去矿里做搬运工,卖力气来换吃的——其实就是嫁人了也有想去做搬运工的,因为丈夫的钱未必会都交给妻子来管,她们总还是想要在手里捏着一些钱的,甚至不仅仅是自己,孩子只要是能下地走路的,都给他们活做,六七岁的孩子,母亲也希望他们能在矿上帮忙,甚至不用开工钱,能给一口吃的就行了,对于建新城倡导的让孩子上学的说法,鞑靼人是嗤之以鼻的,他们认为聪明的孩子自然会学会知识,不聪明的正好让他们干一辈子的苦活,不然人人都去读书了,苦活谁来干呢?
对于这样的风气,建新城是不置可否的,矿上倒是愿意收容投靠过来的鞑靼孩子,虽然管得很严格——进去了就不能随便出来,每天干半天的活,都比较轻省,打扫卫生,淘洗原煤等等,剩下的半天要强制的上课和训练,学着说女金话、汉话,学拼音等等,晚上就睡大通铺。每个月就放一天的假,有家的回去看家里人,孤儿也能在城里玩玩,但这是在没下雪的时候,整个冬天,矿山和建新城交通不便,那就完全不能回来了。
饭是可以吃饱的,这大概是唯一的好处,一些嫁人的鞑靼女人,比较心硬的就把孩子给舍过去了——这是亲生的,倘若是亲戚家的孤儿,那就更没什么好犹豫的了,漫长的冬季,多一张嘴就是一份很大的开销,她们自己都寄人篱下,怎么还会留着这样的拖油瓶在身边呢?
虽然金帐也曾发话,让建新的男人对继子们宽容一些,就像是对亲生的一样对他们,但,即便有老汗的威严在,这种违背了人心的嘱咐也实在难以落地,投奔来的鞑靼孩子中,能被新家庭接纳的九成以上是年幼的女孩,年纪越大的男孩越不容易留在家庭里,几乎都被送去矿上了。
还有很多女金自己的孤儿,那些被科尔沁妻子抛下的少年们,虽然曾经得到了长辈们的放纵,但现在,当他们的父亲或者叔叔再结婚了之后,很快就失去了曾经的特权,不服从管教,还在调皮捣蛋的那些孩子,也有不少被送到矿上去工读了起来。听说在矿上,手脚不干净、爱惹事,不但会被抽鞭子,而且还有可能被送到井下去,一辈子都上不来,总之,他们很快就变得非常听话了,建新里外的秩序也重新变得井然起来。鞑靼人,或者那些来做买卖跑单帮的商人,建新一般的百姓,也不会去思索这个托管班背后的含义,只是感慨着建新向好的变化,并且认为矿上‘早该开了!就该把孩子们集中管起来,只有好处的!瞧这些孩子,哪个不是吃得白白胖胖的!又会说汉语,以后就不留在矿里,上哪找活干都行’!
既然只有好处,矿上为什么从前不开这个班,现在又开了呢?大概,只有金帐里出入的贵族才会思索这个问题了,对迁徙过来的鞑靼人来说,他们感慨的则是矿上的富裕——在矿上虽然吃肉不多,但饮食不缺油水,甜食也经常能吃上,冬天更不愁取暖,开玩笑,这就是矿山,产煤的地方,还能冻着了?
如此一来,就算规矩严格,这些孩子的日子至少也比他们这些住在外头的长辈要强,这些成年的鞑靼人,都是做好了过苦日子的准备,别的不说,今年冬天应该是要节衣缩食的,好不容易在过冬前存下的那点钱,先不说添置什么奢侈品,能不能存够过冬的粮食,需不需要把牛羊都杀了做储备粮,燃料够不够过冬的——说实话这些都是未知数,反正,就他们带来的那些牛羊,就算都杀了晒肉干也不够过冬的,至于说白食,南下的路上不好收集发酵,这一年刚开春就事情不断,没有好好地让牲口们繁衍,白食出产很少,存货也都吃得差不多了,就靠那几亩地的土豆的话,说不定一冬天都要在饥饿中浑浑噩噩地忍受着度过。留下来的那点钱,在冬天能买多少吃食也不知道——越是冷的时候,过冬定居点集市上的吃食和燃料就越是涨价,这也可以算是北海的一种常识了。
在这样潜藏的忧虑之下,除了个别富裕的人家如那钦家,大多数鞑靼人都主动把孩子送去矿山,既能减少自家的负累,也能至少保证孩子们吃饱,但是,这种担忧并没有持续太久,很快就到了九月初起土豆的日子,当鞑靼人顺着根系把一个个土褐色的疙瘩从地里刨出来的时候,他们的嘴巴越张越大,第一株土豆就惹来了惊叹,“多少斤?二十斤?再称一下,把土抖落干净——怎么可能二十斤,秤坏了吧!这可是一个芽块长出来的——那个芽块才一斤不到啊!”
一斤长二十斤!种一收二十!这在新转变的兼职鞑靼农民群体中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倘若这些地块不是他们亲眼看着平整好,且亲自播种下去的,他们决计不会相信这是真正存在的事情。虽然并不是每一株土豆都有这么骇人的收成,但最后总下来的数字也让人头晕目眩——一亩地三千斤多一些,大多数人都种了一亩多的土豆,还有些埋在了没有平整的耕地里,本来也就指望着能得个三百多斤的收成,差不多也就是一个毡包一冬天的主食消耗了,但现在,他们得到了三千斤到五千斤的粮食!
这是什么概念?均下来的话,五口之家,一个人一年能吃八百斤到一千斤的粮食!一天是两三斤的份量!而这,只是付出了几天的劳力,剩下的时间就都是给老人孩子照料,壮劳力全都去忙活别的了!就这样,一家人的吃饭问题就完全得到解决了!
当然了,你可以说,全吃土豆太单调,也不符合鞑靼人的饮食习惯,吃不上红食白食,嘴巴里总觉得没味道……这些都是的确存在的事实,可这会儿,鞑靼人们想的只有一点,那就是今年冬天他们真不用挨饿了,甚至从今以后,只要土豆还在这黑土地上生长一天,他们就一天不用操心自己的口粮了!
那一天,村子里满是丰收的欢声笑语,那一天鞑靼人自发地宰羊庆祝,有很多之前即便是自己饿得头晕眼花,也下定决心不肯杀羊,要保持羊群的数量,只是建了地窝子过冬,准备一开春就赶着羊群出去寻找新草场继续放牧的鞑靼人,直接就开始杀羊了,同时也开始积极地打听起了建房子的花费——能定居耕种,谁还想放牧啊!早知道北边的土地这么肥沃,有这样适应高寒还能丰产的作物,老子早就牧转农了,真以为放牧是什么美差吗?!
想吃肉,就喂点牛羊,再种几亩苜蓿晒干草做青储呗,平时能吃白食,一年吃几次红食,以青食、主食来裹腹……多省力,多安逸,多安心啊!一亩地就能养活阖家老小,也不用担心饿死、冻死……这样的好日子摆在眼前,谁不过那谁就是傻子!
招募活不下去的鞑靼牧民到虾夷地去放牧……这个目前还停留在纸面上的建议,鞑靼人是还不知道,如果知道,他们能把通知撕得粉碎,再冲着它撒泡尿。这会儿,他们正忙着拉出自己的板车到村口排队,彼此地议论着买煤的数量,以及自家积蓄该如何分配,要不要买点大白菜存着做冬日青食的问题。
“喂,哥萨克的叶尔波娃,你打算买多少大白菜——”甚至,还有和他们同村的哥萨克寡妇,也被鞑靼人纳入了闲聊的范围,一视同仁地探讨了起来,“你们罗刹人腌不腌酸菜?我们倒是会腌一点,但没有女金人积得那么好吃,村长说他会教我们积酸菜,让我们多买点大白菜,今年我们村就没有种的,要是便宜的话,我们家打算买一千斤大白菜,你们呢?”
“你们是不是都听了吸血莽古斯的故事,还真别说,孩子认拼音了,平时没事在家读书,日子一点也不无聊,每天都有新鲜故事听。我最爱听嘎啦吧故事,听着听着就想吃青食了,我家往年过冬从来不吃青食,今年还想换点青菜干来吃……”
哥萨克寡妇轻松地推着两轮车,笑眯眯地听着邻里们的议论,时不时爱惜地摸一摸盘腿坐在车上的小女儿,把她翘起的金发别到耳朵后头。圆滚滚桶一样的身材上下都是劲儿,甚至可以轻松地扛起一株小树——南下之后,这是很少见没有再嫁的寡妇,就靠着自己浑身的劲儿,开垦田地,挖了个小地窝子,也没有把儿女送到矿山,今年她们一家三口收获了六千斤土豆,这是无论如何也吃不完的,甚至可以卖掉一些,来买点生活用品。不过,她虽然有一身的劲儿,但脑子却不算很灵活,只学会一点鞑靼语,但还不是很会说,她那五岁的小女儿眨巴着眼睛,倒是很自然地插进了话头。
“我们不买青菜干,我们自己种了有白菜,我们想买点盐巴,买点棉花——”她把汉语和鞑靼话都掺着说,都还有点儿生涩,有点口音,但运用得已经很纯熟了,棉花、盐巴都是用的汉语,“还想买一把剪刀——这里的刀非常好——”
“那是当然!”这个聪慧可爱的小姑娘,让村里人另眼相看,有很多把自己的孩子送去矿山的鞑靼女人,把感情迁移到她身上,她们笑着去摸孩子的头,心里也跟着盘算了起来:“孩子还是要读书,读了书多聪慧,也只有跟在父母身边才养得这么水灵茁壮,等到开春以后,还是把孩子也接回身边,反正村里也会开课,那钦家、叶尔波娃家的孩子都养得多么的好,多么的聪明……”
一旦开始农耕,开始定居,他们的思维方式也就自然而然地发生了转变,开始往长远了去考量,也意识到了学习的重要——这和耕种是一样的道理,都是在前期多加呵护,等着收获的时候,习惯了耕种和安居,就会舍得给孩子的教育多加投资,很多人家都意识到,让孩子上学并没什么坏处,“说白了,就算去干活,能干多少活呢,现在的学习就像是埋入地里那一斤的种子,能结出二三十斤的粮食……”
村长怎么说都讲不通的道理,如今静悄悄地在心里生根发芽,并且,这些百姓在顷刻间就产生了对于政权的归属感和依赖感,“这样的好日子,要是能永远继续下去就好了……不管怎么说,如果哥萨克人,罗刹人打过来的话,那我们就算是拼了命,也不会让他们把这片土地再占了去的……”,
清脆的朗读声回荡在小木屋里,透过玻璃窗, 明亮的日光射进了屋内,在窗前投下了斑斑的亮点,坐在脚边的小孙女大声朗读着手里捧着的书本,而在她身边,临窗炕上盘坐着、歪倒着四五个大人, 都惬意地眯着眼睛,享受着做完早饭之后, 炕上还没有完全散去的余温, 并且彼此地议论起了书里所说的内容。“苜蓿也是可以吃的么?”
“北海的苜蓿又粗又老, 就是嫩芽也不能入口,他们说的苜蓿草,是不是和黄金豆一样, 都是汉人从天界拿来的好东西?”
“大概是的,可我们那从来没有商队卖什么青菜干那!”
说到商队,好像和说准什么似的,炕上的男人突然神色一动,透过敞开的窗户往西边看了一眼,同时俯下身子贴着炕倾听了起来,大概是这样听得不准确,过了一会,他还下到地上,贴着土地听了起来,“有马队来了,隐约还有马铃声——是商队来了吧!”
“那钦老哥!”果然,不一会儿,院子外头就传来了大呼小叫,“商队在前头要进村啦,你们快把车子准备好,来拉煤吧!”
“哎!”这一下,那钦一家很快也被惊动了,“来啦来啦!你们今年准备买多少煤?我们心里可没个数!这还是头一年烧炕呢!”
“这得问头人去!”
这个小小的新建村庄很快就活跃了起来,倘若把视线拉高的话,便可以看到,隔着野地,这儿撒一点、那儿撒一点的院子内,都走出了蚂蚁大小的人头忙碌了起来:和南方稠密的民居,又或者是北海那边过冬草场的拥挤不同,这个村落的房子虽然小,但院落却普遍很大,而且互相撒得很开,有些院子都有个四五亩地,站在院门口都不怎么能看清里头的房子,这是盛京附近的村落都没有的事情。
这样的一个村子能有南边的一个县城大,可以说,院子里的自留地就可以满足一家老小的口粮了——这也是把院子建得很大的用意所在,虽然村子里的百姓不能领悟周老七所说的‘三重防线’,但他们已经本能地在遵循这样的避险思路了:院子是有篱笆的,比起没有防护的耕地多了一重保险,这样,就算外头的耕地被野兽给冲毁了,至少自家附近的收成能保证,怎么样也饿不着肚子。
同时,房子小,这样需要的采暖资源也少,其实,倘若按照在北海的习惯,那么,他们砍林子造房子时,留下来的柴火也够一冬烧的了,但这样的‘够烧’,指的是在冰天雪地里能有一口暖和气,不至于冻死。人们入乡随俗的速度是非常快的,哪怕是鞑靼人融入女金村落,也一样如此,不过是小几个月的功夫,刚够建好房子,收成一批土豆,鞑靼人也已经开始比量着女金农户看齐了,希望在冬天里能和他们一样的取暖——那这样的话,柴火就未必足够了,瞧着女金农户都在准备买煤,他们也想跟着尝试一下,毕竟,在北海,过冬的燃料不是牛粪就是木柴,他们也没有什么烧煤的经验。刚到建新的时候,见到周围就有林子,却还有人烧煤升炉子,他们还感到很新奇呢。
“煤这东西是有好处的,烟小,而且暖得久,夜里不用起来添柴火,再一点,还是因为建新附近就有煤矿,烧煤便宜……一冬的话,你们按着两千斤准备就行了,后墙都还垒着柴火呢,赶明儿我到你们家转悠一下,看看炕都烧得好不好,有没有跑烟,要是有,乘没下雪赶紧重新盘一下……怎么样,烧炕舒服吧?这不比烧炉子强?当时让你们买点玻璃,这也没说错吧?明天我来教你们怎么熬浆糊封窗……”
那钦哎哎地答应着,满脸都是亲热的笑意,刚从头人——也就是村长院子里出来,身后呼啦就围了一圈的鞑靼同胞,都是七嘴八舌地用家乡话问着刚才村长说了什么——这都是那钦的亲戚,说起来也算是他的统领,那钦这一支小旗,在和哥萨克人的冲突中死伤惨重,年轻的壮丁损伤大半,眼看着就无法过冬,正当族群分崩离析,大家要各投前程的关口,南面的女金人跑过来,带来了建新正在招贤纳士,而且需要女人和他们的勇士婚配的消息——
反正本来就保不住自己的草场,老人小孩可能都会在今年冬天饿死,女人要么得改嫁,要么就得带着牛羊迁徙去荒地里苟延残喘,那钦一听说还有这么一条活路,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就组织全族人,带着尚未被寻衅掠夺的帐篷和牛羊,千里迢迢地南下来投奔他们的远亲了——他一个表亲的表亲嫁给了女金人,也算是沾了那么一点点亲戚吧。
北海这附近,陆陆续续迁徙过来的鞑靼人并不止那钦这一支,还有新寡的乌云其其格,他们的部族住在北海东岸,听说也在哥萨克骑兵的压力下选择南迁,一整个化冻季,泥泞的冻土草原上都是深深的马蹄印和车辙,起码有几千人顺着这条道路南迁投奔建新。而建新周围也满是伐木的声音,一个简单的经济循环立刻就建立起来了:先到的布里亚特鞑靼,在女金人的组织下伐木除根,平整耕地,随着田师傅的教导,紧急播撒了土豆种子,随后留老人小孩照看田地,不论男女,只要是壮年的赶紧继续去伐木:砍下来的木头除了给他们自己建房之外,还可以卖给女金人,让他们运回城去,在城里建木屋,甚至还有些会搭建北地木屋的鞑靼人因此跟着进城去做工了,也颇为赚到了一笔钱。
就这样,除开带来的牛羊之外,几乎是一穷二白的鞑靼人,在建新就逐渐站住脚跟了。最穷的一批人,跟着女金人学会了建地窝子,现在还住在地窝子里,伐下的木头全都卖给女金人了,这是因为他们的牛羊因为种种缘故,在南下的路上消耗殆尽,或者本来就被人夺走,他们是乞讨着跟族人一起南下的,或者还受了亲戚的恩惠,欠下了债务。比较殷实的家庭,比如那钦这样的小头人,就留下一批木头来建房子,甚至还有余钱买了玻璃来做窗户,这东西倘若没有女金村长的指点,他们是绝对不会买的,第一是没有这个概念,第二当然也是因为想不到玻璃居然是他们能消费得起的东西,这东西看起来简直价值连城,精致得不像会出现在农民牧民的家里,没想到说起价格来居然还真不算太贵!
打到六月为止,差不多也就是第一批南下的鞑靼人,马不停蹄地都平整出了一小块耕地——几亩的样子,把土豆给种下去了,同时还维持着他们的牛羊群,因为其余的空地虽然一时没有平整,但撒下女金人给的草种,很快草就长出来了,再有一些本就存在的灌木,虽然不算是上好的饲料,牛羊吃了不长膘,但也不至于饿死。
同时,他们通过卖木头,手里都有了一笔小钱,这样就比后来在八月、九月间陆续过来的鞑靼人要多了一点安全感,这些后来投靠的人,以女人小孩为多,如果实在不能干活,那就要立刻嫁人,能干活,不想立刻嫁人的,那就要去矿里做搬运工,卖力气来换吃的——其实就是嫁人了也有想去做搬运工的,因为丈夫的钱未必会都交给妻子来管,她们总还是想要在手里捏着一些钱的,甚至不仅仅是自己,孩子只要是能下地走路的,都给他们活做,六七岁的孩子,母亲也希望他们能在矿上帮忙,甚至不用开工钱,能给一口吃的就行了,对于建新城倡导的让孩子上学的说法,鞑靼人是嗤之以鼻的,他们认为聪明的孩子自然会学会知识,不聪明的正好让他们干一辈子的苦活,不然人人都去读书了,苦活谁来干呢?
对于这样的风气,建新城是不置可否的,矿上倒是愿意收容投靠过来的鞑靼孩子,虽然管得很严格——进去了就不能随便出来,每天干半天的活,都比较轻省,打扫卫生,淘洗原煤等等,剩下的半天要强制的上课和训练,学着说女金话、汉话,学拼音等等,晚上就睡大通铺。每个月就放一天的假,有家的回去看家里人,孤儿也能在城里玩玩,但这是在没下雪的时候,整个冬天,矿山和建新城交通不便,那就完全不能回来了。
饭是可以吃饱的,这大概是唯一的好处,一些嫁人的鞑靼女人,比较心硬的就把孩子给舍过去了——这是亲生的,倘若是亲戚家的孤儿,那就更没什么好犹豫的了,漫长的冬季,多一张嘴就是一份很大的开销,她们自己都寄人篱下,怎么还会留着这样的拖油瓶在身边呢?
虽然金帐也曾发话,让建新的男人对继子们宽容一些,就像是对亲生的一样对他们,但,即便有老汗的威严在,这种违背了人心的嘱咐也实在难以落地,投奔来的鞑靼孩子中,能被新家庭接纳的九成以上是年幼的女孩,年纪越大的男孩越不容易留在家庭里,几乎都被送去矿上了。
还有很多女金自己的孤儿,那些被科尔沁妻子抛下的少年们,虽然曾经得到了长辈们的放纵,但现在,当他们的父亲或者叔叔再结婚了之后,很快就失去了曾经的特权,不服从管教,还在调皮捣蛋的那些孩子,也有不少被送到矿上去工读了起来。听说在矿上,手脚不干净、爱惹事,不但会被抽鞭子,而且还有可能被送到井下去,一辈子都上不来,总之,他们很快就变得非常听话了,建新里外的秩序也重新变得井然起来。鞑靼人,或者那些来做买卖跑单帮的商人,建新一般的百姓,也不会去思索这个托管班背后的含义,只是感慨着建新向好的变化,并且认为矿上‘早该开了!就该把孩子们集中管起来,只有好处的!瞧这些孩子,哪个不是吃得白白胖胖的!又会说汉语,以后就不留在矿里,上哪找活干都行’!
既然只有好处,矿上为什么从前不开这个班,现在又开了呢?大概,只有金帐里出入的贵族才会思索这个问题了,对迁徙过来的鞑靼人来说,他们感慨的则是矿上的富裕——在矿上虽然吃肉不多,但饮食不缺油水,甜食也经常能吃上,冬天更不愁取暖,开玩笑,这就是矿山,产煤的地方,还能冻着了?
如此一来,就算规矩严格,这些孩子的日子至少也比他们这些住在外头的长辈要强,这些成年的鞑靼人,都是做好了过苦日子的准备,别的不说,今年冬天应该是要节衣缩食的,好不容易在过冬前存下的那点钱,先不说添置什么奢侈品,能不能存够过冬的粮食,需不需要把牛羊都杀了做储备粮,燃料够不够过冬的——说实话这些都是未知数,反正,就他们带来的那些牛羊,就算都杀了晒肉干也不够过冬的,至于说白食,南下的路上不好收集发酵,这一年刚开春就事情不断,没有好好地让牲口们繁衍,白食出产很少,存货也都吃得差不多了,就靠那几亩地的土豆的话,说不定一冬天都要在饥饿中浑浑噩噩地忍受着度过。留下来的那点钱,在冬天能买多少吃食也不知道——越是冷的时候,过冬定居点集市上的吃食和燃料就越是涨价,这也可以算是北海的一种常识了。
在这样潜藏的忧虑之下,除了个别富裕的人家如那钦家,大多数鞑靼人都主动把孩子送去矿山,既能减少自家的负累,也能至少保证孩子们吃饱,但是,这种担忧并没有持续太久,很快就到了九月初起土豆的日子,当鞑靼人顺着根系把一个个土褐色的疙瘩从地里刨出来的时候,他们的嘴巴越张越大,第一株土豆就惹来了惊叹,“多少斤?二十斤?再称一下,把土抖落干净——怎么可能二十斤,秤坏了吧!这可是一个芽块长出来的——那个芽块才一斤不到啊!”
一斤长二十斤!种一收二十!这在新转变的兼职鞑靼农民群体中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倘若这些地块不是他们亲眼看着平整好,且亲自播种下去的,他们决计不会相信这是真正存在的事情。虽然并不是每一株土豆都有这么骇人的收成,但最后总下来的数字也让人头晕目眩——一亩地三千斤多一些,大多数人都种了一亩多的土豆,还有些埋在了没有平整的耕地里,本来也就指望着能得个三百多斤的收成,差不多也就是一个毡包一冬天的主食消耗了,但现在,他们得到了三千斤到五千斤的粮食!
这是什么概念?均下来的话,五口之家,一个人一年能吃八百斤到一千斤的粮食!一天是两三斤的份量!而这,只是付出了几天的劳力,剩下的时间就都是给老人孩子照料,壮劳力全都去忙活别的了!就这样,一家人的吃饭问题就完全得到解决了!
当然了,你可以说,全吃土豆太单调,也不符合鞑靼人的饮食习惯,吃不上红食白食,嘴巴里总觉得没味道……这些都是的确存在的事实,可这会儿,鞑靼人们想的只有一点,那就是今年冬天他们真不用挨饿了,甚至从今以后,只要土豆还在这黑土地上生长一天,他们就一天不用操心自己的口粮了!
那一天,村子里满是丰收的欢声笑语,那一天鞑靼人自发地宰羊庆祝,有很多之前即便是自己饿得头晕眼花,也下定决心不肯杀羊,要保持羊群的数量,只是建了地窝子过冬,准备一开春就赶着羊群出去寻找新草场继续放牧的鞑靼人,直接就开始杀羊了,同时也开始积极地打听起了建房子的花费——能定居耕种,谁还想放牧啊!早知道北边的土地这么肥沃,有这样适应高寒还能丰产的作物,老子早就牧转农了,真以为放牧是什么美差吗?!
想吃肉,就喂点牛羊,再种几亩苜蓿晒干草做青储呗,平时能吃白食,一年吃几次红食,以青食、主食来裹腹……多省力,多安逸,多安心啊!一亩地就能养活阖家老小,也不用担心饿死、冻死……这样的好日子摆在眼前,谁不过那谁就是傻子!
招募活不下去的鞑靼牧民到虾夷地去放牧……这个目前还停留在纸面上的建议,鞑靼人是还不知道,如果知道,他们能把通知撕得粉碎,再冲着它撒泡尿。这会儿,他们正忙着拉出自己的板车到村口排队,彼此地议论着买煤的数量,以及自家积蓄该如何分配,要不要买点大白菜存着做冬日青食的问题。
“喂,哥萨克的叶尔波娃,你打算买多少大白菜——”甚至,还有和他们同村的哥萨克寡妇,也被鞑靼人纳入了闲聊的范围,一视同仁地探讨了起来,“你们罗刹人腌不腌酸菜?我们倒是会腌一点,但没有女金人积得那么好吃,村长说他会教我们积酸菜,让我们多买点大白菜,今年我们村就没有种的,要是便宜的话,我们家打算买一千斤大白菜,你们呢?”
“你们是不是都听了吸血莽古斯的故事,还真别说,孩子认拼音了,平时没事在家读书,日子一点也不无聊,每天都有新鲜故事听。我最爱听嘎啦吧故事,听着听着就想吃青食了,我家往年过冬从来不吃青食,今年还想换点青菜干来吃……”
哥萨克寡妇轻松地推着两轮车,笑眯眯地听着邻里们的议论,时不时爱惜地摸一摸盘腿坐在车上的小女儿,把她翘起的金发别到耳朵后头。圆滚滚桶一样的身材上下都是劲儿,甚至可以轻松地扛起一株小树——南下之后,这是很少见没有再嫁的寡妇,就靠着自己浑身的劲儿,开垦田地,挖了个小地窝子,也没有把儿女送到矿山,今年她们一家三口收获了六千斤土豆,这是无论如何也吃不完的,甚至可以卖掉一些,来买点生活用品。不过,她虽然有一身的劲儿,但脑子却不算很灵活,只学会一点鞑靼语,但还不是很会说,她那五岁的小女儿眨巴着眼睛,倒是很自然地插进了话头。
“我们不买青菜干,我们自己种了有白菜,我们想买点盐巴,买点棉花——”她把汉语和鞑靼话都掺着说,都还有点儿生涩,有点口音,但运用得已经很纯熟了,棉花、盐巴都是用的汉语,“还想买一把剪刀——这里的刀非常好——”
“那是当然!”这个聪慧可爱的小姑娘,让村里人另眼相看,有很多把自己的孩子送去矿山的鞑靼女人,把感情迁移到她身上,她们笑着去摸孩子的头,心里也跟着盘算了起来:“孩子还是要读书,读了书多聪慧,也只有跟在父母身边才养得这么水灵茁壮,等到开春以后,还是把孩子也接回身边,反正村里也会开课,那钦家、叶尔波娃家的孩子都养得多么的好,多么的聪明……”
一旦开始农耕,开始定居,他们的思维方式也就自然而然地发生了转变,开始往长远了去考量,也意识到了学习的重要——这和耕种是一样的道理,都是在前期多加呵护,等着收获的时候,习惯了耕种和安居,就会舍得给孩子的教育多加投资,很多人家都意识到,让孩子上学并没什么坏处,“说白了,就算去干活,能干多少活呢,现在的学习就像是埋入地里那一斤的种子,能结出二三十斤的粮食……”
村长怎么说都讲不通的道理,如今静悄悄地在心里生根发芽,并且,这些百姓在顷刻间就产生了对于政权的归属感和依赖感,“这样的好日子,要是能永远继续下去就好了……不管怎么说,如果哥萨克人,罗刹人打过来的话,那我们就算是拼了命,也不会让他们把这片土地再占了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