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十八日,赵旸一行回到渭州。
入城回到临时暂住的官舍宅邸,还没等赵旸喘口气,便有渭州府衙派遣的府上杂役来报,说是知州张亢求见。
赵旸派王中等将张亢请入,后者一见赵旸便笑着拱手问候:“赵副使此番辛苦了。”
赵旸一脸古怪,张张嘴一时不知该说什么,毕竟张亢、郭逵等人早已拜入他麾下,彼此都是自己人,按理来说无需这么客套才是。
张亢也注意到了赵旸的古怪表情,连忙解释缘由道:“三日前,汴京遣一人为使,率禁军二十余人送来一车物什,通路公文上盖有入内省、枢密院、三司及工部技术司章印,下官不敢轻易妄动,便连人带车置于州衙,方才听闻赵副使回城,故忙来禀告。”
赵旸恍然大悟:“在何处?”
“下官连人带人都带来了,为首一人还自称与赵副使相识。”
“哦?”赵旸有些惊讶,便与张亢一同走出宅邸,果然看到宅邸外停着一辆马车,车旁站着十几二十名禁军打扮的人,为首一人他确实不陌生,正是张尧佐的外甥石布桐。
“布桐兄?”赵旸惊讶招呼道。
石布桐闻言看向赵旸,随即快步走到赵旸跟前,拱手抱拳:“三班奉职石布桐,见过赵司谏。”
赵旸笑着锤了石布桐一拳,好奇问道:“三班奉职?怎么,要转武职?”
石布桐龇牙咧嘴地揉了揉被赵旸锤的位置,耸耸肩道:“倒也不是,我个人是希望外任个知县、县丞什么的,从八品的上县丞当不了,找个下县,当個县丞却也应该够资格,好歹我也是进士出身,可惜被我舅舅的驳回了,他说州路官不如京官,想替我求个内殿崇班……”
赵旸有些无语地摇摇头,调侃道:“那怎么变三班奉职了?”
“遭台谏弹劾了呗。”
“哪位台谏这么勇啊?”
“杜衍、杜相公。”石布桐抬头见赵旸身边仅跟着张亢与王中正等人,并不见范纯仁,便压低声音解释道:“这位杜相公都七十多了,前两年便已致仕,前段时间被范相公请回朝中任侍御史……朝中都在谈论,称范相公要卷土重来了。”
赵旸皱皱眉,问道:“韩琦、富弼回京了么?”
“我来时还没。”石布桐摇头道:“听我舅舅说,韩琦似是在河北筹建新的榷场,富弼出使辽国去了……”
那就没事。
赵旸遂放下心下。
他倒不是反对范仲淹再次施行新政,问题是眼下宋国的吏治,根本不足以全面施行新政,更别说明有宋庠、夏竦、贾昌朝等人反对,暗有……但凡是世家出身的文官,其实大多都不支持,若强行推动变法,只会引起另一场灾难,就如王安石那般,虽然替神宗筹到了钱,但却将整个国内民生弄得一塌糊涂,故而被骂了九百年的奸臣,直到最后一百年才被“拨乱反正”。
“对了,你带来的这辆车,装的什么?”
“我也不知。”石布桐摇摇头道:“我只是奉官家之命,将这车物什带来交予你。”
于是赵旸便叫王中正等人先将马车驱赶至院内,随后将车内的东西搬下来。
还别说,车内大箱小箱的,装的东西还不少,其中有两口包皮大木箱上贴着入内省的封条,赵旸撕掉封掉打开一瞧,才发现一箱装的被褥毛毯等物,另一箱装的则是衣物。
看了眼有些出神的赵旸,张亢、石布桐、王中正等在旁的诸人都颇为羡慕。
另有一个稍小的包皮木箱上也贴着入内省的封条,赵旸撕下打开一瞧,只见箱内盛放着一对宽肚青瓷瓶,打开左边那只瓷瓶的盖子,一股沁心的茶香便扑鼻而来。
这是?
赵旸脸上闪过一丝惊讶,手深入瓶中抓起一簇仔细辨别,果然是炒茶。
不出意料,应该是今年清明前的茶叶,算算时间,估计是第一批,也不知入内省糟蹋了多少上好的茶叶才把握好火候。
“这是茶?好香啊。”张亢抽抽鼻子,在旁忍不住道。
赵旸怀揣着几分感慨道:“这是入内省用炒茶法炒制的茶叶,回头送你一些,回去拿熟水一泡即可。”
说着,他又打开另一只瓷瓶,只见瓶内放着一些蜜饯、果干等吃食,估计是张贵妃的心意。
就在赵旸准备叫人将两个瓷瓶搬下车,准备开一场茶会时,王明发现底下的箱子都贴着工部技术司的封条,还有一封信,著名是工部技术司司使沈遘。
赵旸将信收入怀中,打开箱子,看到箱内盛放着一种灰色粉末,顿时心领神会,吩咐王明等人将这口箱子搬到院内角落。
此时车内已再无其他物什,这让赵旸稍有些遗憾,心中暗暗埋怨沈遘:你说你连水泥都送来让我检验了,不顺便带些火药弹过来?
当然他也明白,陕西这边急需的是用于快速筑造城塞的水泥,而不是火药弹等物,区区一两百个火药弹,改变不了战局。
搬完东西后,赵旸将张亢、石布桐请到正屋堂中,范纯仁、文同也跟在左右。
待王中正等人泡开入内省炒制的茶叶,顿时屋内弥漫起一股沁心的茶香,文同迫不及待地捧起一碗,小口吸饮,随即赞不绝口。
赵旸也品了品,确实要比以往的茶团出色许多,与他印象中亦不遑多让。
看来茶叶这方面,一千年却也没有太大变化,尤其专供于宫内的御茶,那肯定要比他在后世喝的那些茶叶好得多。
至于其他人,自然也是纷纷叫好。
品茶之余,赵旸随口问张亢道:“我不在渭州这半个月,高相公那边有何进展?”
张亢当即面色一正,禀告道:“高相公在这段时间会见了环庆路经略使、知庆州杜杞,秦凤路经略使、知凤翔府曹颖叔,鄜延路经略使、判延州李昭亮,知河中府程戡、知秦州梁适、知泾州王正伦、知邠州刘几等人,最后商定由我泾原路率先开始实行编户齐民……”
“想要个个突破?”赵旸一听就明白了。
“是。”张亢点点头道:“我陕西四路,光为我大宋驱使的蕃兵就有十万,当地蕃部落人口更是不下二三十万,若同时实施,恐这些蕃部落相互串联……”
赵旸嗤笑道:“错开日期实行,这些蕃部落便不相互串联了?泾原路一动,任谁都能猜到其他三路也要跟着改。”
张亢讪讪道:“话虽如此,但……万一呢?”
赵旸摇摇头道:“你等这是麻痹对方呢,还是在自欺欺人?要我说,这事就得四路同时宣布实行,以表明大宋势必将贯彻‘编户齐民’的立场……算了,这事伱也做不得主,回头我自与高相公讨论。”
张亢会意地告辞离去,抱着半罐茶叶喜滋滋地离开了。
而赵旸则告别石布桐来到书房,从怀中取出沈遘的书信。
打开书信,赵旸先看尾页日期,见上头写着四月二十四,他也大致可以猜到信中内容。
果不其然,沈遘首先在信中提及的便是他技术司的新衙,称新衙主体已基本建成,剩下的就是一些屋栋的雕刻装饰,以及吕大防负责的供技术司官员家属居住的屋宅,预计九月份能彻底竣工。
第二件事便提的是水泥,称石工案尽管还未弄清楚最佳配比,仍需再做探究,但投入使用已经不成问题,由沈遘亲自检验,带人在城外修了一段长十丈、高二丈、宽丈余的城墙,于墙上、墙侧、半埋于墙根分别用五十斤火药的震天雷去炸,效果出奇地好,墙体破而不塌,甚至沈遘还草绘了一副经震天雷连番轰炸后的墙体图。
当然沈遘也提及,两轮测试后墙体也随之破烂不堪,不过他认为问题在于砖块。
这一点与赵旸不谋而合,毕竟宋时的砖块两极分化严重,用于宫内的砖石美观且又坚固,但成本也极高,而流通于市面的砖块,灰不溜秋极为难看,且又沉又脆,更极易受到风化,露天放置一两年,估计连几岁小儿都能用拳头将其劈碎。
待写完正事,沈遘亦在信中写了几桩闲事,比如说与他们同为今年进士的王安仁,即王安石同父义母的兄长,三月上旬才刚当上负责监督江宁府盐院的转运使,月底居然就过世了,令他们一众同年不禁错愕。
或有知情者称,王安仁本身就已患有绝症,自知时日无多,便趁着最后时间考取功名。
具体的沈遘也不知,最后与钱公辅、吕大防、黄氏兄弟等人凑了五十贯,托人交予王家,聊表同年心意。
其次,沈遘又在信中提及朝中似在精进吏治,这一现象似乎是从杜衍出任侍御史后开始,御史中丞张观、郭劝也极力赞成,似乎太学生也有参与。
之后几页,是沈遘写给范纯仁与文同的,于是赵旸便请来二人,将那几页信交给他们,随即走出书房,带着王中正等人立即和水泥,测试水泥的效用。
至于用在何处,这座建造多年的官舍到处都是需要修补的地方,赵旸只需待水泥干了之后看看坚固程度,便大致能够判断是否能投入使用。
当然,鉴于在外跑了半个月,赵旸在检验时也没用太多的水泥,仅取了半脸盆,又叫人去外头弄了些细沙,加水搅拌后,用院内当初建墙时余下的砖头砌了一小堵墙体。大约半人高、一人宽、一寸宽。
再等第二天早上再去看时,砌于墙体的水泥早已经发硬了,用手按了按,颇为坚固。
“砸。”
随着赵旸一声令下,孙昌、魏焘抡起找来的木锤一通乱砸,便将墙体砸倒。
“再砸。”赵旸命令道。
于是孙昌、魏焘又是一番辛苦,将倒下的墙体砸成十几块。
此时赵旸蹲下身仔细观察断处,见断口处多为砖石本身而非水泥粘合处,遂满意地点点头。
事实上,沈遘已在信中提及,称水泥投入使用已不成问题,但赵旸还是希望亲自确认。
毕竟这些水泥是要用来造城的,造一座小城成本可能就是十几万甚至几十万贯,万一错了差错,简直不敢想象。
满意之余,赵旸回到书房,提笔给沈遘写回信。
主要是两桩事,其一,让沈遘立刻与三司沟通,或者直接上奏官家,请三司尽快筹建新司用于制造水泥,尽快将成品运至陕西。
其二,让沈遘在石工案中找几个精于烧制砖石的工匠,派至陕西,助陕西四路就近兴建砖石工坊,毕竟水泥可以从汴京运至陕西,但若砖石也靠运输,那成本太大。
至于闲话,那自然是劝沈遘莫要参合朝中争斗,最好少跟那些“眼神清澈”的太学生来往,历来庙堂斗法,太学生几乎都是遭算计利用的受害方,但偏偏还是有许多人一头栽进去。
写完给沈遘的回信后,赵旸又给官家写了封信。
毕竟官家这次尽管没有写信,但却授意入内省送来了近三十斤茶叶,如果不是入内省在第一批炒茶时炒糊了,那么这应该就是宋国第一批炒茶,意义非凡。
这份心意,赵旸自然要做一番感谢。
包括张贵妃也要感谢一番,虽说这位娘娘在朝野乃至宫内的名声不怎么好,但对他倒还真不坏。
于是赵旸先提笔写他赴陕西的经过,再写入陕西后的见闻,包括见泾原路官吏将领的评价,以及他之后准备做的事等等,都不分巨细都写了上去。
写完书信,赵旸派人请来石布桐。
得知自己得返京送信,石布桐的表情顿时耷拉下来,论原因无非就是他舅舅张尧佐给他造成了太大压力。
说真的,当初见石布桐唯唯诺诺的样子,赵旸与范纯仁都以为他其实是个草包,甚至文同还在酒桌上劝他,后来石布桐高中进士,众人才知道这人是真有的才华的,只不过他舅舅张尧佐对其的要求更高,且对他的仕途都做了安排,这令才二十来岁的石布桐有点难以承受,故宁可外任县丞也不愿呆在京朝。
见他这幅表情,赵旸拍拍他肩膀出主意道:“你若不想被你舅舅左右仕途,想趁年轻四处转转,我可以保举你做个转运使,日后专门负责帮我将一些东西从汴京运至陕西。”
“好!”石布桐眼睛一亮,连忙答应。
白捡一个劳力,赵旸也是颇为高兴,毕竟石布桐也算是他这拨的人,日后让其负责押运水泥,相较其他人更让他放心。
于是赵旸在给官家的书信中又加了几句,并陈述了利害,让石布桐欢欢喜喜地带着离开了。
之后几日,赵旸留在渭州,与张亢、郭逵讨论驻营、设防之事,期间也会见了此前枢密院派来的勘察使,得到了那几名勘察使的记录文书,按当初赵旸给枢密院的建议,每二十里一座小城,或者称驻军要塞,密密麻麻地注满了整幅泾原路地图,令看到此图张亢、郭逵目瞪口呆。
“这……这最起码数十处,都要筑城?”张亢咽咽唾沫道。
“对,都要筑!主打一个固若金汤、无懈可击。”
“……”
张亢、郭逵面面相觑。
记得之前他们还暗下庆幸赵旸与范仲淹主张一致,皆主张筑城防守,直到看到这幅“筑城方位图”,他们才知道范仲淹的筑城与赵旸的筑城完全就是两回事。
期间,赵旸也向张亢提及了兴建烧砖工坊一事,张亢愣愣点头。
而与此同时,有关于宋国欲取缔羁縻,对陕西境内蕃民编户齐民一事,亦率先在泾原路传得愈演愈烈,大大小小共十几支羌、蕃部落得知了消息,连忙派人至渭州探问究竟。
高若讷亲自出面与这些部落首领交涉,但成果并不乐观,但凡是总部落人口万人以上的首领,几乎都不接受。
双方关系因此迅速变得紧张,泾原路境内“六州三军”全部进入警戒状态,各军清点军士、盘点军械,以罕见的强硬姿态告诉境内蕃民,编户齐民,势在必行!
这令宋国域内的羌蕃部落又惊又忧,不乏有人欲联合起来对泾原路施压,组织各部落首领一同前往渭州,与渭州一方交涉。
这次交涉,赵旸也有出席。
入城回到临时暂住的官舍宅邸,还没等赵旸喘口气,便有渭州府衙派遣的府上杂役来报,说是知州张亢求见。
赵旸派王中等将张亢请入,后者一见赵旸便笑着拱手问候:“赵副使此番辛苦了。”
赵旸一脸古怪,张张嘴一时不知该说什么,毕竟张亢、郭逵等人早已拜入他麾下,彼此都是自己人,按理来说无需这么客套才是。
张亢也注意到了赵旸的古怪表情,连忙解释缘由道:“三日前,汴京遣一人为使,率禁军二十余人送来一车物什,通路公文上盖有入内省、枢密院、三司及工部技术司章印,下官不敢轻易妄动,便连人带车置于州衙,方才听闻赵副使回城,故忙来禀告。”
赵旸恍然大悟:“在何处?”
“下官连人带人都带来了,为首一人还自称与赵副使相识。”
“哦?”赵旸有些惊讶,便与张亢一同走出宅邸,果然看到宅邸外停着一辆马车,车旁站着十几二十名禁军打扮的人,为首一人他确实不陌生,正是张尧佐的外甥石布桐。
“布桐兄?”赵旸惊讶招呼道。
石布桐闻言看向赵旸,随即快步走到赵旸跟前,拱手抱拳:“三班奉职石布桐,见过赵司谏。”
赵旸笑着锤了石布桐一拳,好奇问道:“三班奉职?怎么,要转武职?”
石布桐龇牙咧嘴地揉了揉被赵旸锤的位置,耸耸肩道:“倒也不是,我个人是希望外任个知县、县丞什么的,从八品的上县丞当不了,找个下县,当個县丞却也应该够资格,好歹我也是进士出身,可惜被我舅舅的驳回了,他说州路官不如京官,想替我求个内殿崇班……”
赵旸有些无语地摇摇头,调侃道:“那怎么变三班奉职了?”
“遭台谏弹劾了呗。”
“哪位台谏这么勇啊?”
“杜衍、杜相公。”石布桐抬头见赵旸身边仅跟着张亢与王中正等人,并不见范纯仁,便压低声音解释道:“这位杜相公都七十多了,前两年便已致仕,前段时间被范相公请回朝中任侍御史……朝中都在谈论,称范相公要卷土重来了。”
赵旸皱皱眉,问道:“韩琦、富弼回京了么?”
“我来时还没。”石布桐摇头道:“听我舅舅说,韩琦似是在河北筹建新的榷场,富弼出使辽国去了……”
那就没事。
赵旸遂放下心下。
他倒不是反对范仲淹再次施行新政,问题是眼下宋国的吏治,根本不足以全面施行新政,更别说明有宋庠、夏竦、贾昌朝等人反对,暗有……但凡是世家出身的文官,其实大多都不支持,若强行推动变法,只会引起另一场灾难,就如王安石那般,虽然替神宗筹到了钱,但却将整个国内民生弄得一塌糊涂,故而被骂了九百年的奸臣,直到最后一百年才被“拨乱反正”。
“对了,你带来的这辆车,装的什么?”
“我也不知。”石布桐摇摇头道:“我只是奉官家之命,将这车物什带来交予你。”
于是赵旸便叫王中正等人先将马车驱赶至院内,随后将车内的东西搬下来。
还别说,车内大箱小箱的,装的东西还不少,其中有两口包皮大木箱上贴着入内省的封条,赵旸撕掉封掉打开一瞧,才发现一箱装的被褥毛毯等物,另一箱装的则是衣物。
看了眼有些出神的赵旸,张亢、石布桐、王中正等在旁的诸人都颇为羡慕。
另有一个稍小的包皮木箱上也贴着入内省的封条,赵旸撕下打开一瞧,只见箱内盛放着一对宽肚青瓷瓶,打开左边那只瓷瓶的盖子,一股沁心的茶香便扑鼻而来。
这是?
赵旸脸上闪过一丝惊讶,手深入瓶中抓起一簇仔细辨别,果然是炒茶。
不出意料,应该是今年清明前的茶叶,算算时间,估计是第一批,也不知入内省糟蹋了多少上好的茶叶才把握好火候。
“这是茶?好香啊。”张亢抽抽鼻子,在旁忍不住道。
赵旸怀揣着几分感慨道:“这是入内省用炒茶法炒制的茶叶,回头送你一些,回去拿熟水一泡即可。”
说着,他又打开另一只瓷瓶,只见瓶内放着一些蜜饯、果干等吃食,估计是张贵妃的心意。
就在赵旸准备叫人将两个瓷瓶搬下车,准备开一场茶会时,王明发现底下的箱子都贴着工部技术司的封条,还有一封信,著名是工部技术司司使沈遘。
赵旸将信收入怀中,打开箱子,看到箱内盛放着一种灰色粉末,顿时心领神会,吩咐王明等人将这口箱子搬到院内角落。
此时车内已再无其他物什,这让赵旸稍有些遗憾,心中暗暗埋怨沈遘:你说你连水泥都送来让我检验了,不顺便带些火药弹过来?
当然他也明白,陕西这边急需的是用于快速筑造城塞的水泥,而不是火药弹等物,区区一两百个火药弹,改变不了战局。
搬完东西后,赵旸将张亢、石布桐请到正屋堂中,范纯仁、文同也跟在左右。
待王中正等人泡开入内省炒制的茶叶,顿时屋内弥漫起一股沁心的茶香,文同迫不及待地捧起一碗,小口吸饮,随即赞不绝口。
赵旸也品了品,确实要比以往的茶团出色许多,与他印象中亦不遑多让。
看来茶叶这方面,一千年却也没有太大变化,尤其专供于宫内的御茶,那肯定要比他在后世喝的那些茶叶好得多。
至于其他人,自然也是纷纷叫好。
品茶之余,赵旸随口问张亢道:“我不在渭州这半个月,高相公那边有何进展?”
张亢当即面色一正,禀告道:“高相公在这段时间会见了环庆路经略使、知庆州杜杞,秦凤路经略使、知凤翔府曹颖叔,鄜延路经略使、判延州李昭亮,知河中府程戡、知秦州梁适、知泾州王正伦、知邠州刘几等人,最后商定由我泾原路率先开始实行编户齐民……”
“想要个个突破?”赵旸一听就明白了。
“是。”张亢点点头道:“我陕西四路,光为我大宋驱使的蕃兵就有十万,当地蕃部落人口更是不下二三十万,若同时实施,恐这些蕃部落相互串联……”
赵旸嗤笑道:“错开日期实行,这些蕃部落便不相互串联了?泾原路一动,任谁都能猜到其他三路也要跟着改。”
张亢讪讪道:“话虽如此,但……万一呢?”
赵旸摇摇头道:“你等这是麻痹对方呢,还是在自欺欺人?要我说,这事就得四路同时宣布实行,以表明大宋势必将贯彻‘编户齐民’的立场……算了,这事伱也做不得主,回头我自与高相公讨论。”
张亢会意地告辞离去,抱着半罐茶叶喜滋滋地离开了。
而赵旸则告别石布桐来到书房,从怀中取出沈遘的书信。
打开书信,赵旸先看尾页日期,见上头写着四月二十四,他也大致可以猜到信中内容。
果不其然,沈遘首先在信中提及的便是他技术司的新衙,称新衙主体已基本建成,剩下的就是一些屋栋的雕刻装饰,以及吕大防负责的供技术司官员家属居住的屋宅,预计九月份能彻底竣工。
第二件事便提的是水泥,称石工案尽管还未弄清楚最佳配比,仍需再做探究,但投入使用已经不成问题,由沈遘亲自检验,带人在城外修了一段长十丈、高二丈、宽丈余的城墙,于墙上、墙侧、半埋于墙根分别用五十斤火药的震天雷去炸,效果出奇地好,墙体破而不塌,甚至沈遘还草绘了一副经震天雷连番轰炸后的墙体图。
当然沈遘也提及,两轮测试后墙体也随之破烂不堪,不过他认为问题在于砖块。
这一点与赵旸不谋而合,毕竟宋时的砖块两极分化严重,用于宫内的砖石美观且又坚固,但成本也极高,而流通于市面的砖块,灰不溜秋极为难看,且又沉又脆,更极易受到风化,露天放置一两年,估计连几岁小儿都能用拳头将其劈碎。
待写完正事,沈遘亦在信中写了几桩闲事,比如说与他们同为今年进士的王安仁,即王安石同父义母的兄长,三月上旬才刚当上负责监督江宁府盐院的转运使,月底居然就过世了,令他们一众同年不禁错愕。
或有知情者称,王安仁本身就已患有绝症,自知时日无多,便趁着最后时间考取功名。
具体的沈遘也不知,最后与钱公辅、吕大防、黄氏兄弟等人凑了五十贯,托人交予王家,聊表同年心意。
其次,沈遘又在信中提及朝中似在精进吏治,这一现象似乎是从杜衍出任侍御史后开始,御史中丞张观、郭劝也极力赞成,似乎太学生也有参与。
之后几页,是沈遘写给范纯仁与文同的,于是赵旸便请来二人,将那几页信交给他们,随即走出书房,带着王中正等人立即和水泥,测试水泥的效用。
至于用在何处,这座建造多年的官舍到处都是需要修补的地方,赵旸只需待水泥干了之后看看坚固程度,便大致能够判断是否能投入使用。
当然,鉴于在外跑了半个月,赵旸在检验时也没用太多的水泥,仅取了半脸盆,又叫人去外头弄了些细沙,加水搅拌后,用院内当初建墙时余下的砖头砌了一小堵墙体。大约半人高、一人宽、一寸宽。
再等第二天早上再去看时,砌于墙体的水泥早已经发硬了,用手按了按,颇为坚固。
“砸。”
随着赵旸一声令下,孙昌、魏焘抡起找来的木锤一通乱砸,便将墙体砸倒。
“再砸。”赵旸命令道。
于是孙昌、魏焘又是一番辛苦,将倒下的墙体砸成十几块。
此时赵旸蹲下身仔细观察断处,见断口处多为砖石本身而非水泥粘合处,遂满意地点点头。
事实上,沈遘已在信中提及,称水泥投入使用已不成问题,但赵旸还是希望亲自确认。
毕竟这些水泥是要用来造城的,造一座小城成本可能就是十几万甚至几十万贯,万一错了差错,简直不敢想象。
满意之余,赵旸回到书房,提笔给沈遘写回信。
主要是两桩事,其一,让沈遘立刻与三司沟通,或者直接上奏官家,请三司尽快筹建新司用于制造水泥,尽快将成品运至陕西。
其二,让沈遘在石工案中找几个精于烧制砖石的工匠,派至陕西,助陕西四路就近兴建砖石工坊,毕竟水泥可以从汴京运至陕西,但若砖石也靠运输,那成本太大。
至于闲话,那自然是劝沈遘莫要参合朝中争斗,最好少跟那些“眼神清澈”的太学生来往,历来庙堂斗法,太学生几乎都是遭算计利用的受害方,但偏偏还是有许多人一头栽进去。
写完给沈遘的回信后,赵旸又给官家写了封信。
毕竟官家这次尽管没有写信,但却授意入内省送来了近三十斤茶叶,如果不是入内省在第一批炒茶时炒糊了,那么这应该就是宋国第一批炒茶,意义非凡。
这份心意,赵旸自然要做一番感谢。
包括张贵妃也要感谢一番,虽说这位娘娘在朝野乃至宫内的名声不怎么好,但对他倒还真不坏。
于是赵旸先提笔写他赴陕西的经过,再写入陕西后的见闻,包括见泾原路官吏将领的评价,以及他之后准备做的事等等,都不分巨细都写了上去。
写完书信,赵旸派人请来石布桐。
得知自己得返京送信,石布桐的表情顿时耷拉下来,论原因无非就是他舅舅张尧佐给他造成了太大压力。
说真的,当初见石布桐唯唯诺诺的样子,赵旸与范纯仁都以为他其实是个草包,甚至文同还在酒桌上劝他,后来石布桐高中进士,众人才知道这人是真有的才华的,只不过他舅舅张尧佐对其的要求更高,且对他的仕途都做了安排,这令才二十来岁的石布桐有点难以承受,故宁可外任县丞也不愿呆在京朝。
见他这幅表情,赵旸拍拍他肩膀出主意道:“你若不想被你舅舅左右仕途,想趁年轻四处转转,我可以保举你做个转运使,日后专门负责帮我将一些东西从汴京运至陕西。”
“好!”石布桐眼睛一亮,连忙答应。
白捡一个劳力,赵旸也是颇为高兴,毕竟石布桐也算是他这拨的人,日后让其负责押运水泥,相较其他人更让他放心。
于是赵旸在给官家的书信中又加了几句,并陈述了利害,让石布桐欢欢喜喜地带着离开了。
之后几日,赵旸留在渭州,与张亢、郭逵讨论驻营、设防之事,期间也会见了此前枢密院派来的勘察使,得到了那几名勘察使的记录文书,按当初赵旸给枢密院的建议,每二十里一座小城,或者称驻军要塞,密密麻麻地注满了整幅泾原路地图,令看到此图张亢、郭逵目瞪口呆。
“这……这最起码数十处,都要筑城?”张亢咽咽唾沫道。
“对,都要筑!主打一个固若金汤、无懈可击。”
“……”
张亢、郭逵面面相觑。
记得之前他们还暗下庆幸赵旸与范仲淹主张一致,皆主张筑城防守,直到看到这幅“筑城方位图”,他们才知道范仲淹的筑城与赵旸的筑城完全就是两回事。
期间,赵旸也向张亢提及了兴建烧砖工坊一事,张亢愣愣点头。
而与此同时,有关于宋国欲取缔羁縻,对陕西境内蕃民编户齐民一事,亦率先在泾原路传得愈演愈烈,大大小小共十几支羌、蕃部落得知了消息,连忙派人至渭州探问究竟。
高若讷亲自出面与这些部落首领交涉,但成果并不乐观,但凡是总部落人口万人以上的首领,几乎都不接受。
双方关系因此迅速变得紧张,泾原路境内“六州三军”全部进入警戒状态,各军清点军士、盘点军械,以罕见的强硬姿态告诉境内蕃民,编户齐民,势在必行!
这令宋国域内的羌蕃部落又惊又忧,不乏有人欲联合起来对泾原路施压,组织各部落首领一同前往渭州,与渭州一方交涉。
这次交涉,赵旸也有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