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落榜生也可以很厉害
刘培德成了全市高考状元!
这个消息一出,别说刘培德一家子人,整个大刘庄都轰动了!
一个中午,来道喜的人不绝于耳,找上门来私下里说媒的人更是踏破门槛。就这样一直闹哄哄的直到下午两三点,一家人的脸都要笑僵了,村民们才渐渐散去。
至于县里的领导,来慰问了一番,留下了二百元现金和一朵合影时的大红花,就突突突走了。嗯,两轮摩托走的。
走的时候,刘培文兄弟俩和叔叔刘环一起去送,刘培文心中几次想问话,到了嘴边,觉得不合适,还是憋住了。
弟弟这大学肯定稳了,毕竟去年全县还有四个人考上了大学呢,总不能他今年全市第一还上不了学吧。
至于自己,根据前身的记忆,考上的机会着实渺茫。
在这个参加高考要先参加预考的年代,能参加高考的,那有一个算一个,都算是成绩还不错的了。
刘培文当年上完初中去下乡当了两年知青,等再回来上学,正赶上跟小自己两岁的刘培德一年高考,被迫中断的学习经历让他后来的学习成绩并不优异。
以如今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态势,这种放到上一世怎么也是个二本的水平,如今真就是陪太子读书、拉低录取率的角色。
回来的路上,他就思忖着,没考上的话,自己怎么办?
继续考吗?目前政策当然允许,可是自己这两年已经是吃用在叔叔家,给他们一家造成了不小的负担。
弟弟刘培德报考的可是水木大学的重点专业,虽说现在大学不交学费,但是去燕京上学,一晃就是五六年,生活费恐怕也少不了。要不是县里送来的这二百块钱,恐怕刘环家还得去拆借一些钱来,才能供得起这么一个大学生。
而自己再学一年,就一定能考上吗?
心中盘算了一下两世为人所积累的知识储备,用一句上一世流行的话来说,那就是tan90°——不存在的。
前路渺茫啊!刘培文叹了口气。
家里依旧是访客不断,刘培文干脆拿着本杂志去了后塘边上乘凉,等到下午四五点钟才回来。
此时,刘培德已经冷静下来了,而刘环和刘英父女俩还是欣喜若狂的状态。而婶子黄友蓉则是投身灶屋里,跟饭菜搏斗去了。
“哥!”刘培德叫了一声,没多说什么,此时此刻,他是能明白自己哥哥心中的失落感的,只不过一贯性格直来直去的他不知道如何安慰自己哥哥。
总不能说:“虽然我考了全市第一,但是大概率落榜的你其实也不差吧?”
这跟小小的也很可爱、一分钟也很棒了,有什么区别?
“我没事儿,就是不知道成绩,心里总惦记着。”刘培文看出刘培德心里的纠结,挤出笑容,“对了,田小云呢,她那里有消息了吗?”
“也没有。”刘培德摇了摇头,“不过她中午就找人搭车去水寨了,快的话也许晚上就有消息,我嘱咐她一定帮你问问。”
“哦……那就行。”刘培文心绪不宁,随口应付了一句,就走进了屋里。
刚才还沉浸在全市第一名这个巨大喜讯里不能自拔的刘环父女俩也终于回过神来,看着刘培文走进屋里的身影,面面相觑。
坏了,光顾着庆祝,忘了家里还有一个参加高考的了。
就这样过了几分钟,几人依旧无言。
“我进去看看。”刘培德忍不住撂下一句话,走进屋里。
进了屋,只见刘培文正在一张稿纸上奋笔疾书。刘培德扶着酒瓶底的眼镜,凑过头去,分明看见了1981商业规划可行性分析几个字。
什么意思?刘培德根本摸不着头脑——他扶着眼镜呢。
不过看起来大哥是在想挣钱的办法。
挣钱嘛,不寒碜。
带着我大哥究竟还是我大哥的想法,刘培德把大哥此时的心态判定为稳定。他也没吭声,又回到院子里,跟父女俩递了个眼神,聊起天来。
直到下午快五点钟,心烦意乱的刘培文出来冲了个凉,抖擞精神,准备和刘培德下象棋的时候,又听见巷子口有小孩边跑边喊:“牵狗的大大来啦!牵狗的大大来啦!”
刘培文闻言,就知道是自己舅舅张竹来了。
舅舅因为在县治安大队工作,来刘培文这里时,常常一身警服。有一次治安大队去乡里巡查,舅舅牵了一条警犬来家里,神气得不行,可把邻居家的李金梁这个小屁孩羡慕坏了,于是从此他成了李金梁口中“牵狗的大大”,跟“瞧病的大大”、“放牛的大大”之类的并列。
他赶忙迎到大门外,就见一个身穿草绿制服,戴着红色领章的中年人推着自行车往这走过来,车把上还挂着一袋子东西。
“舅!”刘培文叫了一声,迎上前去,“你怎么来了?”
“昨天我听说你病得要死了,把我吓得不清,所以今天过来看看。你这……咋弄嘞?”张竹跟着刘培文往里走,此刻心情轻松了不少,只是心中的疑惑却更多了。
刘培文一边拉他在院子里坐下,一边又把这两天的事儿从头到尾讲了一遍。
事情发生在一个星期之前,穷极无聊的田小云提议三人去村里后塘摸泥巴龙。
彼时刚下过雨,池塘里水也涨上来了,正是摸泥巴龙的好时间,于是刘家两兄弟砸吧砸吧嘴,在心中回味了一番泥巴龙滑嫩的口感,当时就同意了。
到了后塘,仨人扎在塘边摸泥巴龙,可谁成想刘培德直愣愣地追着一条泥巴龙就跑到了池塘中间去,结果他水性一般,塘底又是淤泥,三弄两弄就有点回不来了。
这时站在岸边的田小云直接吓傻了,而刘培文则是从岸边游过来,费了半天劲,才把刘培德拉回了岸边。
本来事情就此结束,可是刘培德一摸眼前,坏了,眼镜掉塘里了,当时就要冲进去再找。刘培文哪能再让他去,只好自己扎进后塘里踅摸。
好在平常刘培德就怕眼镜掉了,在镜腿后面穿了个绳子套在后颈,以免脱落,刘培文扎下去几次,在塘底的淤泥里摸了半天,终于是挂住了绳子把眼镜捞了上来。
虽说后塘水深不过两米,可是这连番下水、潜水,刘培文的身板也遭不住了,上岸后直接一个缺氧躺在了那里。
刘培文也是此时重生的。
当时田小云被吓得六神无主,还是刘培德探了探呼吸,发现哥哥还喘着气,就跑回村里找人,正见到打算去相亲的刘全有,于是二人就把刘培文抬回了家。结果被好事儿的九婶看到。一句“我哥哥昏死过去了,”愣是让她给传成“我哥哥死了。”
如此一来,十里八乡都有人来看。九婶也是丢了人,还遭了臭名,只得赶紧给刘培文送了一条猪肉赔罪。
听完前因后果,张竹面色古怪,不知是该高兴还是该生气。
刘环见状,又赶紧通报了自家的喜事。
听闻刘培德成了全市状元,张竹连连恭喜,只是在看自家外甥的眼神,就更复杂了。
天色不早了,张竹干脆留下来吃饭。
虽然没见荤腥,但晚饭非常丰盛。
最近刘家接连几件事儿,好吃的就没怎么断过,而且不少都是别人送来的,也没花太多钱,却着实让几个年轻人过够了嘴瘾。
吃完饭,张竹告辞离去,兄弟俩照常在屋里挑灯夜读。
这一次,刘培德又注意到刘培文在稿纸上刷刷点点,不停地写着什么,终于忍不住了。
“哥,你这写啥呢?”
“哦,在想挣钱的法子。”
刘培德闻言,来了兴趣:“想出什么法子了?”
“唔……好多事儿,但是本钱太高了。”刘培文摇了摇头。
他规划了半天,却连干很多事情的第一桶金都凑不出来。
往后几年,赚钱的行当刘培文都列了一遍,发现成本最低的可能是现在开始种君子兰。
其实八十年代搞乡镇企业是很大概率能够挣钱的,搞一些加工产业,卖到大城市甚至国外并非不可想象。
但一是目前时间点还有点早,刘培文明明记得过两年政策可能还有反复,闹不好生意做大了还要被抓;二是成本之高,投入之大,必须举全村、全公社之力,有一言九鼎的强人才能办到,这也是后世一些著名的村子走出来了的路,此时根本不是刘培文这种无钱、无名、无人的三无人员能玩得转的。
“啪!”
思来想去,刘培文气得把笔往桌上一拍。
“不想了,睡大觉!”
刘培德闻言,有点想笑,但又感觉不是时候。于是只好憋着点了点头,吹了灯。
一夜无话。
第二天,刘培文起了个大早,早晨给自己冲了个凉水澡,抖擞抖擞精神,也没有出门,而是摸出板胡,坐在树下细细地拉了起来。
板胡是很多剧种常用的伴奏乐器,声音高亢有力,但不如京胡尖细。作为民乐来说,适用范围其实也不大,平常学民乐拉胡琴的,大多都是学二胡。
刘培文这一手板胡,传承于自己的老爹刘璞。据老爹当年讲,他当年就是靠着这一手板胡技艺和一封封情真意切的情书,打动了妈妈张兰的芳心。
对于自己的父母,刘培文脑海中的记忆其实不算很多,只知道自己父母以前都在水寨工作,妈妈是县里曲艺团的,其他的所知都不算详细。
主要是10岁那年,妈妈过世后,他跟父亲俩人就搬出了水寨,跑回大刘庄老家生活。只可惜好景不长,等到他15岁那年,父亲也生病撒手人寰。
在乡下的时光,父亲愈发沉默寡言,也很少讲起之前的事儿,也就是教他学板胡的时候,能高兴几分,这也是少年的他特别愿意学板胡的原因。
拉了半个小时板胡,刘培文神思一动,干脆用板胡拉起了《九儿》,这是他前世听人用板胡演奏过的曲子。
拉了一会儿,却自觉效果一般,看来自己水平与那些真正的大师们还是有差距的。
但他的心里已经不再像昨天晚上那样浮躁不安。
‘这是一个跨越几十年的大时代,机会还有很多,哪怕随大流讨生活,未来也会很美好。’
想到此处,对于高考极大可能落榜的的失望也渐渐平息。
怕什么,落榜生也可以很厉害的!
“培文哥,你刚才拉得什么曲子,我怎么没听过,还怪带劲嘞!”刘全有说这话走进院子,手里还提着一包果子。
“嗨,自己胡乱拉着玩的。”刘培文摆了摆手。
刘全有也不是外人,所以刘培文也没站起来说话,随手拉过一把凳子示意刘全有坐下。
刘全有也不客气,把果子放到石桌上,自己一屁股坐下。
“这还胡乱?你这水平,比干爹当年还高吧?”刘全有挠了挠头,夸赞道。
“全有,这可就是你的不对了。”
“啊?”
“不必说今天,我爸那水平,当年就不如我!”刘培文昂起头,不无得意。
这倒是句实话,毕竟刘父当年是半路出家,学了也就几年功夫便不再有心思学,远不如刘培文从小学到大的水磨工夫来得精深自如。
这个世界其实就是这样,很多人觉得前人如何厉害,总有厚古薄今的心态,实际上很多事情都是在进步的,只不过身在其中,或者不愿承认罢了。
“哈哈,行行行!你水平高,改天我给干爹烧纸一定仔细给他说说!”
好家伙,往地府里打小报告可还行?
刘全有管刘培文的父亲刘璞叫干爹,自然是有原因的。
1975年,中原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大型水库溃坝洪灾。大刘庄当时也被波及,当时晴天白日,巨浪却汹涌而来,附近农田和房屋十不存一。不少人只能爬到自家屋顶望洋兴叹。
而大刘庄刘璞、刘环家的房子作为地势最高、为数不多没有被水淹的青砖瓦房,自然成了众多村民的聚集地。
当时刘全有家也是没了房子,直接就在刘璞家院子里打地铺。后来过了两天,上面开始空投物资,当时刘全有年纪还小,看到有一大包物资被丢在了不远处的水中,直接就想游过去拉物资,结果自己抽了筋呛水,还是刘璞下去把他救上来的。事后刘全有他爹刘光赶到现场。一脚把刘全有踢倒在刘璞面前,当场拜了干爹。
只可惜刘璞也是因为这次冒险下水染了病,加上治疗不及时,当年就撒手人寰。
此后刘光一家总觉得对刘培文有所亏欠,所以经常上门来送东西,帮忙办事儿什么的,也是绝无二话。
“别说这个了!”刘培文对刘全有的私事更有兴趣,“那天我听培德说你去相亲,结果咋样?”
“咋样?”刘全有支支吾吾,“就那样呗。”
“啥意思,你没看上人家?还是人家没看上你?”
“那倒不是,”刘全有一脸尴尬,面上露出回忆的神色,“我去了之后相错了人,结果人家还看上我了,有点乱。”
“乱了好啊……不是!我意思是说,相错人?什么意思”刘培文此时来了兴趣,板胡也直接扔到桌子上,打算把这个大瓜仔细品尝一番。
这个消息一出,别说刘培德一家子人,整个大刘庄都轰动了!
一个中午,来道喜的人不绝于耳,找上门来私下里说媒的人更是踏破门槛。就这样一直闹哄哄的直到下午两三点,一家人的脸都要笑僵了,村民们才渐渐散去。
至于县里的领导,来慰问了一番,留下了二百元现金和一朵合影时的大红花,就突突突走了。嗯,两轮摩托走的。
走的时候,刘培文兄弟俩和叔叔刘环一起去送,刘培文心中几次想问话,到了嘴边,觉得不合适,还是憋住了。
弟弟这大学肯定稳了,毕竟去年全县还有四个人考上了大学呢,总不能他今年全市第一还上不了学吧。
至于自己,根据前身的记忆,考上的机会着实渺茫。
在这个参加高考要先参加预考的年代,能参加高考的,那有一个算一个,都算是成绩还不错的了。
刘培文当年上完初中去下乡当了两年知青,等再回来上学,正赶上跟小自己两岁的刘培德一年高考,被迫中断的学习经历让他后来的学习成绩并不优异。
以如今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态势,这种放到上一世怎么也是个二本的水平,如今真就是陪太子读书、拉低录取率的角色。
回来的路上,他就思忖着,没考上的话,自己怎么办?
继续考吗?目前政策当然允许,可是自己这两年已经是吃用在叔叔家,给他们一家造成了不小的负担。
弟弟刘培德报考的可是水木大学的重点专业,虽说现在大学不交学费,但是去燕京上学,一晃就是五六年,生活费恐怕也少不了。要不是县里送来的这二百块钱,恐怕刘环家还得去拆借一些钱来,才能供得起这么一个大学生。
而自己再学一年,就一定能考上吗?
心中盘算了一下两世为人所积累的知识储备,用一句上一世流行的话来说,那就是tan90°——不存在的。
前路渺茫啊!刘培文叹了口气。
家里依旧是访客不断,刘培文干脆拿着本杂志去了后塘边上乘凉,等到下午四五点钟才回来。
此时,刘培德已经冷静下来了,而刘环和刘英父女俩还是欣喜若狂的状态。而婶子黄友蓉则是投身灶屋里,跟饭菜搏斗去了。
“哥!”刘培德叫了一声,没多说什么,此时此刻,他是能明白自己哥哥心中的失落感的,只不过一贯性格直来直去的他不知道如何安慰自己哥哥。
总不能说:“虽然我考了全市第一,但是大概率落榜的你其实也不差吧?”
这跟小小的也很可爱、一分钟也很棒了,有什么区别?
“我没事儿,就是不知道成绩,心里总惦记着。”刘培文看出刘培德心里的纠结,挤出笑容,“对了,田小云呢,她那里有消息了吗?”
“也没有。”刘培德摇了摇头,“不过她中午就找人搭车去水寨了,快的话也许晚上就有消息,我嘱咐她一定帮你问问。”
“哦……那就行。”刘培文心绪不宁,随口应付了一句,就走进了屋里。
刚才还沉浸在全市第一名这个巨大喜讯里不能自拔的刘环父女俩也终于回过神来,看着刘培文走进屋里的身影,面面相觑。
坏了,光顾着庆祝,忘了家里还有一个参加高考的了。
就这样过了几分钟,几人依旧无言。
“我进去看看。”刘培德忍不住撂下一句话,走进屋里。
进了屋,只见刘培文正在一张稿纸上奋笔疾书。刘培德扶着酒瓶底的眼镜,凑过头去,分明看见了1981商业规划可行性分析几个字。
什么意思?刘培德根本摸不着头脑——他扶着眼镜呢。
不过看起来大哥是在想挣钱的办法。
挣钱嘛,不寒碜。
带着我大哥究竟还是我大哥的想法,刘培德把大哥此时的心态判定为稳定。他也没吭声,又回到院子里,跟父女俩递了个眼神,聊起天来。
直到下午快五点钟,心烦意乱的刘培文出来冲了个凉,抖擞精神,准备和刘培德下象棋的时候,又听见巷子口有小孩边跑边喊:“牵狗的大大来啦!牵狗的大大来啦!”
刘培文闻言,就知道是自己舅舅张竹来了。
舅舅因为在县治安大队工作,来刘培文这里时,常常一身警服。有一次治安大队去乡里巡查,舅舅牵了一条警犬来家里,神气得不行,可把邻居家的李金梁这个小屁孩羡慕坏了,于是从此他成了李金梁口中“牵狗的大大”,跟“瞧病的大大”、“放牛的大大”之类的并列。
他赶忙迎到大门外,就见一个身穿草绿制服,戴着红色领章的中年人推着自行车往这走过来,车把上还挂着一袋子东西。
“舅!”刘培文叫了一声,迎上前去,“你怎么来了?”
“昨天我听说你病得要死了,把我吓得不清,所以今天过来看看。你这……咋弄嘞?”张竹跟着刘培文往里走,此刻心情轻松了不少,只是心中的疑惑却更多了。
刘培文一边拉他在院子里坐下,一边又把这两天的事儿从头到尾讲了一遍。
事情发生在一个星期之前,穷极无聊的田小云提议三人去村里后塘摸泥巴龙。
彼时刚下过雨,池塘里水也涨上来了,正是摸泥巴龙的好时间,于是刘家两兄弟砸吧砸吧嘴,在心中回味了一番泥巴龙滑嫩的口感,当时就同意了。
到了后塘,仨人扎在塘边摸泥巴龙,可谁成想刘培德直愣愣地追着一条泥巴龙就跑到了池塘中间去,结果他水性一般,塘底又是淤泥,三弄两弄就有点回不来了。
这时站在岸边的田小云直接吓傻了,而刘培文则是从岸边游过来,费了半天劲,才把刘培德拉回了岸边。
本来事情就此结束,可是刘培德一摸眼前,坏了,眼镜掉塘里了,当时就要冲进去再找。刘培文哪能再让他去,只好自己扎进后塘里踅摸。
好在平常刘培德就怕眼镜掉了,在镜腿后面穿了个绳子套在后颈,以免脱落,刘培文扎下去几次,在塘底的淤泥里摸了半天,终于是挂住了绳子把眼镜捞了上来。
虽说后塘水深不过两米,可是这连番下水、潜水,刘培文的身板也遭不住了,上岸后直接一个缺氧躺在了那里。
刘培文也是此时重生的。
当时田小云被吓得六神无主,还是刘培德探了探呼吸,发现哥哥还喘着气,就跑回村里找人,正见到打算去相亲的刘全有,于是二人就把刘培文抬回了家。结果被好事儿的九婶看到。一句“我哥哥昏死过去了,”愣是让她给传成“我哥哥死了。”
如此一来,十里八乡都有人来看。九婶也是丢了人,还遭了臭名,只得赶紧给刘培文送了一条猪肉赔罪。
听完前因后果,张竹面色古怪,不知是该高兴还是该生气。
刘环见状,又赶紧通报了自家的喜事。
听闻刘培德成了全市状元,张竹连连恭喜,只是在看自家外甥的眼神,就更复杂了。
天色不早了,张竹干脆留下来吃饭。
虽然没见荤腥,但晚饭非常丰盛。
最近刘家接连几件事儿,好吃的就没怎么断过,而且不少都是别人送来的,也没花太多钱,却着实让几个年轻人过够了嘴瘾。
吃完饭,张竹告辞离去,兄弟俩照常在屋里挑灯夜读。
这一次,刘培德又注意到刘培文在稿纸上刷刷点点,不停地写着什么,终于忍不住了。
“哥,你这写啥呢?”
“哦,在想挣钱的法子。”
刘培德闻言,来了兴趣:“想出什么法子了?”
“唔……好多事儿,但是本钱太高了。”刘培文摇了摇头。
他规划了半天,却连干很多事情的第一桶金都凑不出来。
往后几年,赚钱的行当刘培文都列了一遍,发现成本最低的可能是现在开始种君子兰。
其实八十年代搞乡镇企业是很大概率能够挣钱的,搞一些加工产业,卖到大城市甚至国外并非不可想象。
但一是目前时间点还有点早,刘培文明明记得过两年政策可能还有反复,闹不好生意做大了还要被抓;二是成本之高,投入之大,必须举全村、全公社之力,有一言九鼎的强人才能办到,这也是后世一些著名的村子走出来了的路,此时根本不是刘培文这种无钱、无名、无人的三无人员能玩得转的。
“啪!”
思来想去,刘培文气得把笔往桌上一拍。
“不想了,睡大觉!”
刘培德闻言,有点想笑,但又感觉不是时候。于是只好憋着点了点头,吹了灯。
一夜无话。
第二天,刘培文起了个大早,早晨给自己冲了个凉水澡,抖擞抖擞精神,也没有出门,而是摸出板胡,坐在树下细细地拉了起来。
板胡是很多剧种常用的伴奏乐器,声音高亢有力,但不如京胡尖细。作为民乐来说,适用范围其实也不大,平常学民乐拉胡琴的,大多都是学二胡。
刘培文这一手板胡,传承于自己的老爹刘璞。据老爹当年讲,他当年就是靠着这一手板胡技艺和一封封情真意切的情书,打动了妈妈张兰的芳心。
对于自己的父母,刘培文脑海中的记忆其实不算很多,只知道自己父母以前都在水寨工作,妈妈是县里曲艺团的,其他的所知都不算详细。
主要是10岁那年,妈妈过世后,他跟父亲俩人就搬出了水寨,跑回大刘庄老家生活。只可惜好景不长,等到他15岁那年,父亲也生病撒手人寰。
在乡下的时光,父亲愈发沉默寡言,也很少讲起之前的事儿,也就是教他学板胡的时候,能高兴几分,这也是少年的他特别愿意学板胡的原因。
拉了半个小时板胡,刘培文神思一动,干脆用板胡拉起了《九儿》,这是他前世听人用板胡演奏过的曲子。
拉了一会儿,却自觉效果一般,看来自己水平与那些真正的大师们还是有差距的。
但他的心里已经不再像昨天晚上那样浮躁不安。
‘这是一个跨越几十年的大时代,机会还有很多,哪怕随大流讨生活,未来也会很美好。’
想到此处,对于高考极大可能落榜的的失望也渐渐平息。
怕什么,落榜生也可以很厉害的!
“培文哥,你刚才拉得什么曲子,我怎么没听过,还怪带劲嘞!”刘全有说这话走进院子,手里还提着一包果子。
“嗨,自己胡乱拉着玩的。”刘培文摆了摆手。
刘全有也不是外人,所以刘培文也没站起来说话,随手拉过一把凳子示意刘全有坐下。
刘全有也不客气,把果子放到石桌上,自己一屁股坐下。
“这还胡乱?你这水平,比干爹当年还高吧?”刘全有挠了挠头,夸赞道。
“全有,这可就是你的不对了。”
“啊?”
“不必说今天,我爸那水平,当年就不如我!”刘培文昂起头,不无得意。
这倒是句实话,毕竟刘父当年是半路出家,学了也就几年功夫便不再有心思学,远不如刘培文从小学到大的水磨工夫来得精深自如。
这个世界其实就是这样,很多人觉得前人如何厉害,总有厚古薄今的心态,实际上很多事情都是在进步的,只不过身在其中,或者不愿承认罢了。
“哈哈,行行行!你水平高,改天我给干爹烧纸一定仔细给他说说!”
好家伙,往地府里打小报告可还行?
刘全有管刘培文的父亲刘璞叫干爹,自然是有原因的。
1975年,中原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大型水库溃坝洪灾。大刘庄当时也被波及,当时晴天白日,巨浪却汹涌而来,附近农田和房屋十不存一。不少人只能爬到自家屋顶望洋兴叹。
而大刘庄刘璞、刘环家的房子作为地势最高、为数不多没有被水淹的青砖瓦房,自然成了众多村民的聚集地。
当时刘全有家也是没了房子,直接就在刘璞家院子里打地铺。后来过了两天,上面开始空投物资,当时刘全有年纪还小,看到有一大包物资被丢在了不远处的水中,直接就想游过去拉物资,结果自己抽了筋呛水,还是刘璞下去把他救上来的。事后刘全有他爹刘光赶到现场。一脚把刘全有踢倒在刘璞面前,当场拜了干爹。
只可惜刘璞也是因为这次冒险下水染了病,加上治疗不及时,当年就撒手人寰。
此后刘光一家总觉得对刘培文有所亏欠,所以经常上门来送东西,帮忙办事儿什么的,也是绝无二话。
“别说这个了!”刘培文对刘全有的私事更有兴趣,“那天我听培德说你去相亲,结果咋样?”
“咋样?”刘全有支支吾吾,“就那样呗。”
“啥意思,你没看上人家?还是人家没看上你?”
“那倒不是,”刘全有一脸尴尬,面上露出回忆的神色,“我去了之后相错了人,结果人家还看上我了,有点乱。”
“乱了好啊……不是!我意思是说,相错人?什么意思”刘培文此时来了兴趣,板胡也直接扔到桌子上,打算把这个大瓜仔细品尝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