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三皇并没有立刻在战役中陨落,而是为了稳定军心强撑了一段时间,所以,人族并没有如同之前一样,在战役中溃散。
即使三皇已经丧失了绝大部分战斗力,但是起到稳定三军、震慑敌人的效果,还是绰绰有余的。
反观烛龙那边,就完全不一样了。
虽说还有几位九龙子坐镇,可九龙子德高望重归德高望重,时至诸王之战,他们各个都已经年近万岁,哪里还是当日“只有千余岁”的青壮年。
早已“龙到暮年”的残存九龙子,已经久疏战阵不说,垂垂老矣的他们更是精气神全无。
别说起到稳定军心、鼓舞士卒的激励效果了......他们能不让那些年轻士卒丧失战意、不起到负面影响,已然算是不错。
所以,在烛江被三皇联手击杀后,原本不可一世,准备一鼓作气杀尽人族的烛龙一族,登时就没了势如破竹的气势,反倒是变得萎靡不振,没过多久便被人族联军杀得溃不成军了。
于烛龙一族而言,失去烛阴之后,还当真是真正意义上的“群龙无首”了。
而除了与自己一族有血海深仇的人族外,烛龙一族还需要面对那些,曾经被他们压迫至无法生存、对他们无比憎恨的超凡种族联军。
常言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有诸多超凡种族支持的人族联军,无疑属于前者。
而暴虐无道、手段狠辣的烛龙一族,无疑是“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的标准模板。
在烛江陨落、烛龙一族失势后,不仅是那些曾经被他们一族压迫过的超凡种族,就连混沌、梼杌等原本站在烛龙阵营的强族,也是反戈一击,背刺了烛龙一族。
只有金翅大鹏以及极少数对烛龙忠心耿耿的超凡种族,选择伴随烛龙一族,战斗到了最后关头。
不过,即使烛龙联军再怎么苦苦支撑,“以天下之所顺”的人族联军,讨伐“亲戚之所畔”的烛龙联军,或者已经不能称之为联军,结果将会是怎样,一点儿也不难猜想。
诸王之战过后,烛龙一族以及其下的超凡种族尽数灭绝。
这曾经位于洪荒大陆之巅的强族,在此次战役过后,终于灰飞烟灭。
而在此后至今的历史长河中,再也无法搜寻到烛龙一族的蛛丝马迹。
当然,人族联军虽说在诸王之战中,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但是也同样损失惨重。
三皇尽数陨落不说,死于此次战役中的永恒境强者,更是数不胜数。
人族尚且如此,那些弱于人族的超凡种族,究竟会有何等凄惨的境地,就更不难以想象。
当然,不管再怎么说,这种下场肯定也远比永远活在烛龙一族的阴影下,直至被赶尽杀绝要强得没影。
而原本连接在一起、没有任何缺口的洪荒大陆,也在接连经历了这三次惊天动地的大战之后,再也支撑不住,分崩离析成无数碎块,不再是一个整体。
而那些由洪荒大陆崩解开来的碎块,也被各个种族的王者,效仿东皇太一使用东皇钟设立结界的方式,改造为无数个不同,且基本互不相通的空间。
也就是现如今人们常说的,“万族界域”。
洪荒大陆的灵气,也不再似之前那般浓郁、纯厚,而是变得无比稀薄、几近枯竭。
这也导致在“诸王之战”过后,各个种族都鲜有永恒境的强者诞生。
更别说像是太一、帝俊这对双生子一样,达到无道境的“真神级”至高强者了。
从这一点来讲,或许“诸王之战”与“诸神黄昏”对调一下名称,似乎也没什么违和感,反倒会显得更为贴切一些。
因为这是神级强者的末路,同时也是超凡种族们的末路。
那些得以在诸王之战后,侥幸存活下来的超凡种族们,也并没有幸运太久。
由于日益稀薄的灵气,已经无法再满足超凡种族们的生存需求。
超凡种族中的无数强者,开始像是遇见了寒冬的花儿一般,逐渐一一凋零。
无数超凡种族,也在这场浩劫之后一一灭绝。
令人感觉颇具嘲讽意味的是,最先陨落、灭绝的,不是那些弱者和弱族,而是超凡种族中的强者,以及强族。
这是因为越是强大的种族或者是个体,为了维持生存的必要所需,对灵气的需求也就越大。
而各个界域的灵气,都在不可逆转地变得越发稀薄,所以,最先陨落、灭绝的,肯定是那些强者与强族。
那些能够让自身的实力与肉体强度变弱,适应稀薄灵气浓度的种族,得以侥幸存活了下来,“反向进化”为了现如今的万族成员。
而新古族,也以牺牲强大的个体实力、肉体素质为代价,反向进化为了现如今对灵气需求量更低,但是实力也弱了不止一个档次的人族。
那些无法朝更弱方面“进化”的强大种族,则是因为无法适应环境,一一湮灭在历史长河中。
除了战争、杀伐外,这也是超凡种族尽数灭绝的根本原因之一。
说来倒是好笑,没想到超凡种族们竞争了万余年,最先灭绝的是那些强大种族,到头来,反倒是那些弱小种族得以延续、演变、存活、繁衍至今。
看来物竞天择,当真不是强者生存。
而是适者生存。
而人族这一路走来,一路上磕磕绊绊,如同狂风暴雨、海澜狂潮中的一叶扁舟,左右摇晃、前仰后倾,可偏偏就是能够摇而不倒,直至今日,依旧能够称得上是万族中的十强种族,得以继续书写人族的辉煌篇章。
想必除了不可或缺的运气外,东皇太一和天帝帝俊这对双生子,留给古族和人族的精神传承,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大因素。
而那一路延承下来的,强大、坚韧、即使立于绝境,却依旧能够顽强抗争的钢铁意志,或许是太一和帝俊送给人类的,比血统还要难能可贵上无数倍的珍重礼物。
即使三皇已经丧失了绝大部分战斗力,但是起到稳定三军、震慑敌人的效果,还是绰绰有余的。
反观烛龙那边,就完全不一样了。
虽说还有几位九龙子坐镇,可九龙子德高望重归德高望重,时至诸王之战,他们各个都已经年近万岁,哪里还是当日“只有千余岁”的青壮年。
早已“龙到暮年”的残存九龙子,已经久疏战阵不说,垂垂老矣的他们更是精气神全无。
别说起到稳定军心、鼓舞士卒的激励效果了......他们能不让那些年轻士卒丧失战意、不起到负面影响,已然算是不错。
所以,在烛江被三皇联手击杀后,原本不可一世,准备一鼓作气杀尽人族的烛龙一族,登时就没了势如破竹的气势,反倒是变得萎靡不振,没过多久便被人族联军杀得溃不成军了。
于烛龙一族而言,失去烛阴之后,还当真是真正意义上的“群龙无首”了。
而除了与自己一族有血海深仇的人族外,烛龙一族还需要面对那些,曾经被他们压迫至无法生存、对他们无比憎恨的超凡种族联军。
常言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有诸多超凡种族支持的人族联军,无疑属于前者。
而暴虐无道、手段狠辣的烛龙一族,无疑是“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的标准模板。
在烛江陨落、烛龙一族失势后,不仅是那些曾经被他们一族压迫过的超凡种族,就连混沌、梼杌等原本站在烛龙阵营的强族,也是反戈一击,背刺了烛龙一族。
只有金翅大鹏以及极少数对烛龙忠心耿耿的超凡种族,选择伴随烛龙一族,战斗到了最后关头。
不过,即使烛龙联军再怎么苦苦支撑,“以天下之所顺”的人族联军,讨伐“亲戚之所畔”的烛龙联军,或者已经不能称之为联军,结果将会是怎样,一点儿也不难猜想。
诸王之战过后,烛龙一族以及其下的超凡种族尽数灭绝。
这曾经位于洪荒大陆之巅的强族,在此次战役过后,终于灰飞烟灭。
而在此后至今的历史长河中,再也无法搜寻到烛龙一族的蛛丝马迹。
当然,人族联军虽说在诸王之战中,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但是也同样损失惨重。
三皇尽数陨落不说,死于此次战役中的永恒境强者,更是数不胜数。
人族尚且如此,那些弱于人族的超凡种族,究竟会有何等凄惨的境地,就更不难以想象。
当然,不管再怎么说,这种下场肯定也远比永远活在烛龙一族的阴影下,直至被赶尽杀绝要强得没影。
而原本连接在一起、没有任何缺口的洪荒大陆,也在接连经历了这三次惊天动地的大战之后,再也支撑不住,分崩离析成无数碎块,不再是一个整体。
而那些由洪荒大陆崩解开来的碎块,也被各个种族的王者,效仿东皇太一使用东皇钟设立结界的方式,改造为无数个不同,且基本互不相通的空间。
也就是现如今人们常说的,“万族界域”。
洪荒大陆的灵气,也不再似之前那般浓郁、纯厚,而是变得无比稀薄、几近枯竭。
这也导致在“诸王之战”过后,各个种族都鲜有永恒境的强者诞生。
更别说像是太一、帝俊这对双生子一样,达到无道境的“真神级”至高强者了。
从这一点来讲,或许“诸王之战”与“诸神黄昏”对调一下名称,似乎也没什么违和感,反倒会显得更为贴切一些。
因为这是神级强者的末路,同时也是超凡种族们的末路。
那些得以在诸王之战后,侥幸存活下来的超凡种族们,也并没有幸运太久。
由于日益稀薄的灵气,已经无法再满足超凡种族们的生存需求。
超凡种族中的无数强者,开始像是遇见了寒冬的花儿一般,逐渐一一凋零。
无数超凡种族,也在这场浩劫之后一一灭绝。
令人感觉颇具嘲讽意味的是,最先陨落、灭绝的,不是那些弱者和弱族,而是超凡种族中的强者,以及强族。
这是因为越是强大的种族或者是个体,为了维持生存的必要所需,对灵气的需求也就越大。
而各个界域的灵气,都在不可逆转地变得越发稀薄,所以,最先陨落、灭绝的,肯定是那些强者与强族。
那些能够让自身的实力与肉体强度变弱,适应稀薄灵气浓度的种族,得以侥幸存活了下来,“反向进化”为了现如今的万族成员。
而新古族,也以牺牲强大的个体实力、肉体素质为代价,反向进化为了现如今对灵气需求量更低,但是实力也弱了不止一个档次的人族。
那些无法朝更弱方面“进化”的强大种族,则是因为无法适应环境,一一湮灭在历史长河中。
除了战争、杀伐外,这也是超凡种族尽数灭绝的根本原因之一。
说来倒是好笑,没想到超凡种族们竞争了万余年,最先灭绝的是那些强大种族,到头来,反倒是那些弱小种族得以延续、演变、存活、繁衍至今。
看来物竞天择,当真不是强者生存。
而是适者生存。
而人族这一路走来,一路上磕磕绊绊,如同狂风暴雨、海澜狂潮中的一叶扁舟,左右摇晃、前仰后倾,可偏偏就是能够摇而不倒,直至今日,依旧能够称得上是万族中的十强种族,得以继续书写人族的辉煌篇章。
想必除了不可或缺的运气外,东皇太一和天帝帝俊这对双生子,留给古族和人族的精神传承,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大因素。
而那一路延承下来的,强大、坚韧、即使立于绝境,却依旧能够顽强抗争的钢铁意志,或许是太一和帝俊送给人类的,比血统还要难能可贵上无数倍的珍重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