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大臣还在惶恐议论之时,却见闻仲上前跨出一步,在声音中融入了少许法力,用整个朝歌城都能听到的声音说道:“弟子闻仲,愿加入天朝上国,为天朝之建设贡献微薄之力,求陛下不弃!”

    殷商朝廷中一个隐藏的问题暴露而出,以袁洪,金大升为主的妖族出身将领,以及十几位道门出身将领随即走到闻仲身边跪拜,口称顺服。

    十几位武将的表态,使得大殿之上的殷商重臣立刻出现了不同的反应:以商容、比干为主的顽固派对着闻仲等人大骂不已,痛哭流涕。而以费仲,尤浑为首的几十位“纣王宠臣”则飞快上前跪拜,口中满是阿谀之词。

    随后,更多的墙头草,骑墙派也跪伏余地。最后走出的则是眼见大势已去,无法挽回的一众忠直之臣。、

    如此一来,站在大殿之上的便只有数名顽固老臣和死忠之辈。当然,还有沉默不语的亡国之君:殷受。

    众人见二人到来,刚刚归顺的武将之中不少人面露喜色,真是想睡觉,便来了枕头,这可是白捡的功劳。本身就是妖族出身袁洪,金大升二人互视一眼,率先站起身来,他们身后十几位武将紧随其后,众人目露凶光的走向二位皇子。

    纣王见二子前来,一副凛然赴死,全然不惧的表情,心中的良知被唤醒,快步上前,向着吴明伏地而拜,大声说道:“有罪之人殷受,愿臣服天朝,进献绵薄之力以赎己罪,求陛下不弃。”

    二子上前正欲说话,却被纣王严厉的目光瞪视。不得已,跪在了父王身后,向着吴明俯首称臣。

    见“正主儿”都跪地称臣了,商容、比干等人无奈,缓缓的低下了头,向着吴明臣服。

    至此,殷商文武百官,都成了天朝上国的奠基之石,为天朝上国帝国主义建设发光发热,添砖加瓦。也幸亏纣王最后的臣服,让这次政权交替得意顺利进行,没有出现大规模流血事件。

    女娲娘娘见事态已经稳定,向着吴明轻笑道:“为娘有些累了,便先回宫休息,我儿可选些干练之辈辅佐,莫要太过劳累。”娘娘说完,消失不见。吴明带领一众刚刚归顺的大臣伏地高呼:“恭送女娲娘娘!”

    待女娲娘娘走后,吴明有手持剑,坐到了龙椅之上。文武百官齐声高呼道:“拜见大王!”

    俯视群臣,吴明用低沉的说道:“众卿平身。”

    一众文武齐声道:“谢大王!”随后缓缓起身。

    众人之中,除了少数人面露担忧之色外,其余大臣却并不担心自己的身家性命,甚至不担心将来的荣华富贵。因为偌大的一个国家,总是需要有人去治理的,不管陛下如何神通广大,都不可能一个人就能管理整个国家。

    不少人小声的交头接耳,讨论着谁会升迁,谁会降职。就连什么人该担任什么位置,众人心中都有大概的预估。比如:原殷商太师,如今最早加入天朝的闻仲,大概会被封为太尉,统领天下兵马。而后武将之中的袁洪,金大升等出身妖族之流大概会得以重用,而出身殷商的将领会慢慢远离权力中枢...

    吴明扫视众人,锐利的双眼早已看出了这些人心中的想法。按照常理推算,却是应该如他们所想的一样,大肆褒奖百官,以收群臣之心,而后根据远近亲疏,或升官进爵,或罢官流放。而后整合天下兵马,征讨不臣诸侯,进而天下一统。

    若吴明是个英明君主,就应亲近商容、比干等一批忠直之臣,远离费仲、尤浑等阿谀小人。有纣王的前车之鉴,吴明这个开国君主定不会太过昏庸。

    只是,众人正想入非非之时,却见天空之中忽然一暗。原本阳光和煦,万里无云的天空忽然乌云压境,电闪雷鸣,仿佛灭世劫云降临一般。

    百官正惶恐间,却听龙椅之上的吴明淡淡的说了一字:“收!”

    众人忙回头看向空中,天空中无数人异口同声的说道:“得令!”只是简单的两个字,却又排山倒海般的气势,不少大臣被吓得面无人色,瘫软倒地。

    只见原本遮天蔽日的黑云快速的收拢,露出了乌云之后的景象。无数身披黑甲的“天兵”整齐的站在绵延数十里的乌云之上,士兵身上的铠甲和手中的长矛散发着幽幽的寒光。见到这个场景,见多识广的闻仲不由惊呼出声:“这是...南诏天兵!”

    众人闻言,尽皆惊愕,不少人看着天上如同天神下凡般的一幕跪地高呼,口称万乘。但更多的大臣却眉头紧锁,为自己的前途担忧起来。如今的剧本已经脱离了他们的掌控。

    文武百官正暗自思索对策之时,一员黑甲将领已按下云头,走入殿中,当即拜下,口中高呼道:“臣南诏总裁姒启拜见吾主,弟子昨晚得师尊法旨,率领南诏禁卫五万星夜启程,而今不辱使命,请陛下检阅!”

    吴明笑道:“爱卿平身,路途辛苦。”随后转头向百官道:“诸位大人此前对南诏多有误会,今日正好随我一同检阅南诏之师。”随后吴明率先走出大殿,文武百官紧随其后。

    众人走到殿外广场,天空中的黑甲军团便以千人为一个方阵从云上落下,踏着整齐划一的步伐从广场上走过,随后驾云飞去,逐步接管朝歌城防。

    当第一个方阵从众人面前走过时,吴明表情严肃的高声喊道:“将士们辛苦了!”方阵则集体看向吴明放心,回以同样高亢的声音喊道:“为百姓服务!”

    随着方阵不断走过,不少心思活络的大臣开始大声的称赞起来:“王师威武,大王英明...神兵天将,天下无敌...”随着呼喊的大臣越来越多,场面顿时变得有些嘈杂。但很快,在袁洪,金大升等人的带领下,百官也开始有序起开。

    于是,便出现了如下场景:千人方阵走过,“将士们辛苦了!”,“为百姓服务!”随后:“王师威武,天下无敌!”这种阅兵仪式成为了天朝上国标志性的震慑手段,直到后来,被其他国家争相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