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自东城门而出,奔驰入绵延山嶂。
陈白手持缰绳马鞭,目光时不时的谨慎上撇,生怕头顶再有巨石砸落。
车厢内,陈萍闭目凝神,两只手中各自攥有一枚玉坠,轻轻摩挲。
李来福从怀中口袋掏出了半截没吃完的桂花饼,掰下来一块儿放入口中,细细品尝。
要说这胖子也是可笑,非得跟自己的这两口儿早餐过不去,仿佛不多长点肉就不安心似的。嘴角肥肉上下浮动,舌尖味蕾稍泛微甜,胖子满脸的惬意。
车外,风景极好,只是赶路的人都没有心思去欣赏。
一座座布满绿荫的耸立山峦,一条条幽绿深邃的波光水面。随着日渐西移,在众人脚下悄悄逝去。
傍晚,云乡城东南八十里,有一座小镇。
陈萍等人赶路已久,马乏人倦,抵达白沙镇已然是夜色将临。
陈白刹下马车,马蹄敲击在石砖上,“哒哒”声响若鼓点般清脆。
年轻王爷掀开了车帘,将脑袋向外探出,看着那尊矗立在小镇门前,不知过了多少年的破败石牌坊,暗自咂舌。
驾车少年见到陈萍,他眨了眨那双时刻瞪得像铜铃似的警觉眼睛,扭头问道:“王爷,咱们还是和来时一样,去那座学塾?”
陈萍点了点头。
马车踩踏过小镇中轴线上的青石,一个转弯,径自朝着镇子东南一处的偏僻学塾直直驶去。
陈白面色欣喜,兴许是因为马上又要见到那个十分有风骨的读书人的缘故,少年此刻的内心怦怦直跳。
“小白,看的出来,你很兴奋。”陈萍没来由出言打趣道,他看向身旁的少年,抬手轻轻拍了拍他的脑袋。
“啊,有吗?”陈白笑笑,将那颗小脑袋转回身前,眸中藏不住的喜悦。
陈萍将身体缩回车厢,自顾自收拾起行李来,没有继续与陈白交谈。
就这样,马车在小镇里七拐八绕,转了几个弯,便来到了一座四方的吊脚竹楼门前。
竹楼外,一花、一树、一草、一木,井然有序。想来应该是房屋的主人热衷于打理的缘故,各色花木汇聚此处并没有一丝突兀。
待到车驾停稳,陈萍径自从车帘内走出,率先翻身下了马车。
他两步来到竹楼门前,抬手抓住门环,叩响了这座明显有些岁月的房门。
“咚,咚,咚。”
伴着“吱呀”的一声脆响,木门被一位中年书生轻轻打开。
张诚站在门里,看到风尘仆仆的陈萍,嘴角难掩兴奋。
“回来了?”中年书生开口问道。
陈萍微微一笑,他点了点头。
“回来了。”少年说道,心情不禁变得很好。
“先生,先生,还有我,还有我!”陈白站在陈萍身后,朝张诚露出了半颗脑袋,他神色欣喜。
张诚微笑,抬手拍了拍陈白的脑袋,中年人神色柔和。
“这几天,有没有好好读书啊?”张诚笑问。
陈白点了点头,“先生给的那两本书我都有在看,论语确实精妙,至于道德经……”
少年羞愧一笑,“嘿嘿,我有点看不太懂。”
张诚闻言他哈哈大笑起来,脸颊上泛起两只酒窝,十分好看。
陈萍也是一同跟着大笑起来,两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会心一笑。
陈白好生愣住,他抬头看了一眼身前的两人,只觉得中年先生的笑容十分真切,王爷陈萍的笑容则有些可憎。
“哼。”少年呲牙,一言不发的就往回走。
“嘿,你去哪儿?”陈萍仍旧忍不住笑意,他高声问道。
陈白眼神一沉,没来由加快了脚下步伐。
张诚意识到了问题,他朝陈萍比了一个噤声的手势,旋即便跨过门槛,朝陈白追去。
少年翻身跨上马车,目光有些暗淡。他深吸两口气,刚打算抽打马鞭子,却发现方才的中年儒生,此刻竟已然站在了自己身前。
“张先生?”陈白诧异,身为问心境修士,竟对张诚的行动毫无察觉。
张诚点头微笑,他缓缓开口解释道:“方才我与王爷不是在笑你,只是听了你的发言,我们心里有些共鸣,你莫要生气,好不好?”
陈白一时间不知说些什么好,他看了一眼还站在门口的年轻王爷,抬手作揖。
“王爷,小白错了,不该乱发脾气,请您恕罪。”陈白说道。
陈萍转头大笑,他爽朗道:“小白啊,别一口一个王爷王爷的,你大可直呼我名讳便是,不在王府,你我就是哥俩,咱平辈论交。”
陈白愕然。
张诚哈哈一笑,转头走回竹楼方向,他勾搭起陈萍的肩膀来,两人一同朝学塾内走去。
陈萍突然对陈白高声说道:“小白,等下把我车厢里那两坛子桂花酿拿来,今晚咱们宿醉。”
少年应声说“好”,旋即笑着驾马远去。
……
陈萍与张诚行走在这座算不得有多风雅的小竹楼里,细细的打量着竹楼上的点滴,不觉回忆起了一旬前与陈白初到此地时,听中年书生讲起的一些往事。
要说张诚,那可是这白沙镇乃至整个禹州,远近闻名的读书人,是中过举人的私塾先生。
而这座小竹楼,原本住着一位老学究儿,没人知道他叫什么,只知道是姓范,曾娶过一位姓胡的屠户家的女儿为妻,热衷于考取功名。
只可惜这老头儿年少轻狂,曾因为一些琐碎,得罪了县里的教谕,最终苦读二十年,却也未落得个童生,无缘科考。
童生是没着落,可老学究儿也要吃饭不是?
苦读了二十年,原本地里刨食儿的本事也生疏了。无奈,便回乡修了这座学堂,美其名曰要坐堂讲经,桃李遍天下。
只可惜教书几十年,教出的除了地痞无赖,便是酒囊饭袋,一个正儿八经的读书人没教出来不说,却个个眼高于顶,议论当今世事,嘴下从不留德。大体全是我上我也行的样子,外人看了耻笑,学究也感到难堪,身体随着年龄的增加一日不如一日,终于还是在五年前冬末病倒了,而这一倒,便倒进了坟墓。
好在,老天爷好像只是跟那位姓范的老学究开了个玩笑,三年前,其关门弟子张诚考中童生,而后秋闱,又再次考取了第七名解元,不可谓不春风得意。
如此一来,在张诚的风头一时无两之下,乡里乡亲也便消停了说闲话的嘴巴。再之后,有人去看过那位姓范的教书先生的坟墓,这才知道此人原来名叫“范进”,“进士及第”的“进”。
陈白手持缰绳马鞭,目光时不时的谨慎上撇,生怕头顶再有巨石砸落。
车厢内,陈萍闭目凝神,两只手中各自攥有一枚玉坠,轻轻摩挲。
李来福从怀中口袋掏出了半截没吃完的桂花饼,掰下来一块儿放入口中,细细品尝。
要说这胖子也是可笑,非得跟自己的这两口儿早餐过不去,仿佛不多长点肉就不安心似的。嘴角肥肉上下浮动,舌尖味蕾稍泛微甜,胖子满脸的惬意。
车外,风景极好,只是赶路的人都没有心思去欣赏。
一座座布满绿荫的耸立山峦,一条条幽绿深邃的波光水面。随着日渐西移,在众人脚下悄悄逝去。
傍晚,云乡城东南八十里,有一座小镇。
陈萍等人赶路已久,马乏人倦,抵达白沙镇已然是夜色将临。
陈白刹下马车,马蹄敲击在石砖上,“哒哒”声响若鼓点般清脆。
年轻王爷掀开了车帘,将脑袋向外探出,看着那尊矗立在小镇门前,不知过了多少年的破败石牌坊,暗自咂舌。
驾车少年见到陈萍,他眨了眨那双时刻瞪得像铜铃似的警觉眼睛,扭头问道:“王爷,咱们还是和来时一样,去那座学塾?”
陈萍点了点头。
马车踩踏过小镇中轴线上的青石,一个转弯,径自朝着镇子东南一处的偏僻学塾直直驶去。
陈白面色欣喜,兴许是因为马上又要见到那个十分有风骨的读书人的缘故,少年此刻的内心怦怦直跳。
“小白,看的出来,你很兴奋。”陈萍没来由出言打趣道,他看向身旁的少年,抬手轻轻拍了拍他的脑袋。
“啊,有吗?”陈白笑笑,将那颗小脑袋转回身前,眸中藏不住的喜悦。
陈萍将身体缩回车厢,自顾自收拾起行李来,没有继续与陈白交谈。
就这样,马车在小镇里七拐八绕,转了几个弯,便来到了一座四方的吊脚竹楼门前。
竹楼外,一花、一树、一草、一木,井然有序。想来应该是房屋的主人热衷于打理的缘故,各色花木汇聚此处并没有一丝突兀。
待到车驾停稳,陈萍径自从车帘内走出,率先翻身下了马车。
他两步来到竹楼门前,抬手抓住门环,叩响了这座明显有些岁月的房门。
“咚,咚,咚。”
伴着“吱呀”的一声脆响,木门被一位中年书生轻轻打开。
张诚站在门里,看到风尘仆仆的陈萍,嘴角难掩兴奋。
“回来了?”中年书生开口问道。
陈萍微微一笑,他点了点头。
“回来了。”少年说道,心情不禁变得很好。
“先生,先生,还有我,还有我!”陈白站在陈萍身后,朝张诚露出了半颗脑袋,他神色欣喜。
张诚微笑,抬手拍了拍陈白的脑袋,中年人神色柔和。
“这几天,有没有好好读书啊?”张诚笑问。
陈白点了点头,“先生给的那两本书我都有在看,论语确实精妙,至于道德经……”
少年羞愧一笑,“嘿嘿,我有点看不太懂。”
张诚闻言他哈哈大笑起来,脸颊上泛起两只酒窝,十分好看。
陈萍也是一同跟着大笑起来,两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会心一笑。
陈白好生愣住,他抬头看了一眼身前的两人,只觉得中年先生的笑容十分真切,王爷陈萍的笑容则有些可憎。
“哼。”少年呲牙,一言不发的就往回走。
“嘿,你去哪儿?”陈萍仍旧忍不住笑意,他高声问道。
陈白眼神一沉,没来由加快了脚下步伐。
张诚意识到了问题,他朝陈萍比了一个噤声的手势,旋即便跨过门槛,朝陈白追去。
少年翻身跨上马车,目光有些暗淡。他深吸两口气,刚打算抽打马鞭子,却发现方才的中年儒生,此刻竟已然站在了自己身前。
“张先生?”陈白诧异,身为问心境修士,竟对张诚的行动毫无察觉。
张诚点头微笑,他缓缓开口解释道:“方才我与王爷不是在笑你,只是听了你的发言,我们心里有些共鸣,你莫要生气,好不好?”
陈白一时间不知说些什么好,他看了一眼还站在门口的年轻王爷,抬手作揖。
“王爷,小白错了,不该乱发脾气,请您恕罪。”陈白说道。
陈萍转头大笑,他爽朗道:“小白啊,别一口一个王爷王爷的,你大可直呼我名讳便是,不在王府,你我就是哥俩,咱平辈论交。”
陈白愕然。
张诚哈哈一笑,转头走回竹楼方向,他勾搭起陈萍的肩膀来,两人一同朝学塾内走去。
陈萍突然对陈白高声说道:“小白,等下把我车厢里那两坛子桂花酿拿来,今晚咱们宿醉。”
少年应声说“好”,旋即笑着驾马远去。
……
陈萍与张诚行走在这座算不得有多风雅的小竹楼里,细细的打量着竹楼上的点滴,不觉回忆起了一旬前与陈白初到此地时,听中年书生讲起的一些往事。
要说张诚,那可是这白沙镇乃至整个禹州,远近闻名的读书人,是中过举人的私塾先生。
而这座小竹楼,原本住着一位老学究儿,没人知道他叫什么,只知道是姓范,曾娶过一位姓胡的屠户家的女儿为妻,热衷于考取功名。
只可惜这老头儿年少轻狂,曾因为一些琐碎,得罪了县里的教谕,最终苦读二十年,却也未落得个童生,无缘科考。
童生是没着落,可老学究儿也要吃饭不是?
苦读了二十年,原本地里刨食儿的本事也生疏了。无奈,便回乡修了这座学堂,美其名曰要坐堂讲经,桃李遍天下。
只可惜教书几十年,教出的除了地痞无赖,便是酒囊饭袋,一个正儿八经的读书人没教出来不说,却个个眼高于顶,议论当今世事,嘴下从不留德。大体全是我上我也行的样子,外人看了耻笑,学究也感到难堪,身体随着年龄的增加一日不如一日,终于还是在五年前冬末病倒了,而这一倒,便倒进了坟墓。
好在,老天爷好像只是跟那位姓范的老学究开了个玩笑,三年前,其关门弟子张诚考中童生,而后秋闱,又再次考取了第七名解元,不可谓不春风得意。
如此一来,在张诚的风头一时无两之下,乡里乡亲也便消停了说闲话的嘴巴。再之后,有人去看过那位姓范的教书先生的坟墓,这才知道此人原来名叫“范进”,“进士及第”的“进”。